如果明天是来生,那今天我要用影像留下些什么?
《过昭关》导演霍猛,著名选片人、策展人吴觉人做客豆瓣影人PRO沙龙

即将在全国公映的《过昭关》近来可谓是风头正劲:在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斩获多项大奖,并入围了多项国际电影节,已经结束的多场路演也收获了诸多好评。4月19日,导演霍猛与知名选片人、策展人吴觉人做客豆瓣影人PRO创作者沙龙,同到场的30余位业内人士进行了直接的交流;探讨青年导演所面临的问题、分享创作的出路与经验。
看《过昭关》就像是在“纳凉”

吴觉人称《过昭关》是一部公路片,但公路片对于这部电影来讲只是一个宽泛的定义。如果可以将这部影片比喻为一种情境,他想用“纳凉”这个词。纳凉的状态是:晚上拿了竹椅躺在外面,人是迟缓且放松的,但身体的感官会被放大,感到暑气的消退,能看见天上的星星,会让人想许多事情。而《过昭关》正是如同纳凉一般朴素的电影,观众渐渐沉浸在谐趣且轻快的节奏中,生死、历史、人情世故这些看起来很大、很沉重的话题只是被轻轻地“带”了出来,这也是这部片子的有趣之处。
每年,以乡村、故土为主题的电影有很多,但是否能传达美、传达其中的哲理、表达乡村生活形态,都是难以把握的。《过昭关》所传达的来自于土地的情感和想法,表达了许多其他地方难以看到的东西。霍猛导演在影片中所传达的最核心的部分是一种“张力”,厚重的、让人思考的东西和轻快的生活形态所表达出来的张力。片中老爷子和小朋友表演的剧情是很轻快、有趣的,但不经意间触及到庞大沉重的部分,产生的张力令人印象深刻。
困境——青年导演在创作中定会面临的问题

吴觉人认为,电影创作本身受制于电影工业的规则,人力物力上的消耗,是青年导演面临的最直观的困境。此外,困境很多时候同切身感相关,这是既是创作的根源所在,但由悖论来看,也是一道鸿沟,导演的切身感可能不为大众所理解。再者,创作者若为缩小鸿沟、牺牲自己原创性,服务于大众化的东西,又会产生新的困境。
所以,电影永远是不完美的。霍猛谈到,他倾注了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到《过昭关》中,思考了四五年来打磨这部电影,但本片仍然会面临一些不同的声音,这是无可避免的。有些人认为,很多电影都是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的故事,霍猛有着不同的看法。在创作的过程中他曾陷入很久的困境,思考过许多问题。这些对人生的理解在写作过程中成为了文本的一部分。人生中很多困境和问题的出口,都闪现在刹那间,甚至用一个普通的道理就能表达或解决。但想在电影中表达出来,就需要坚实、厚重的故事基础来承托它,这是电影不能用一句话总结的部分。
怎么解决困境没有固定的经验可循,因为每个人的困境都不相同。因为每个人想做的片子不一样,擅长的东西也不一样,要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自己解决。经历只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参考。
《过昭关》,如何诞生,如何走进大众视野

霍猛从捕捉到电影的灵感到完成创作,时间共延续了四五年,但实际用于剧本写作的时间只有半个月。最初准备走轻工业的拍摄方式,总预算为三百万左右。因为很难就“商业卖点”这个投资方最为关心的问题给出满意的答案,霍猛决定自己拍摄。在不损失电影的最低技术指标的状况下重新做预算,去掉了服装、美术等部门,又请了很多朋友帮忙,最终将预算压到极致。一个十几人的剧组在豫中大地上奋斗了了35个夏日,两个秋日和1个雪天,《过昭关》就是这样完成的。
青年导演如果是第一次拍电影,首先做出来的作品需要达到院线的技术标准,在这样一个设备数字化、轻便化的环境下,这是做电影的基础。《过昭关》所能提供的参考就是:用几十万拍出电影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拍电影不是那么的遥远的一件事情,将重心放在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和电影本体上,技术不是阻碍做电影的那座大山。
在最初,霍猛只将《过昭关》投送了平遥影展,作品现已入围多项国际电影节,也是出乎他的意料的。但他觉得,不要为入选电影节而去创作。做好自己电影的表达、题材和手法,找出自己的创新之处,建立好自己的美学体系和本体核心。与其向外部索求资源,不如向内追问如何提高自己能够控制的部分。电影节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很好的渠道,但不要本末倒置。
如何送投电影节
许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大部分电影节中文艺片居多、商业片较少?这并不是因为选片有所偏向。而是电影节除了是一个市场平台,其文化机制是为推荐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化传播、美学概述、叙事主题方法而服务的。
很多青年导演选择从电影节开始自己的作品的宣发之路。吴觉人表示,这确实是一个功利的问题。电影节的本质是给影片找一个平台,让适合的渠道或是能给到支持的人来看到这些作品,找到观众的同时也寻找到发行和后续的出路;同时也为电影从业人士提供了一个社交的空间,让青年导演有了认识合作者的机会,积累所需的人脉资源。
导演在完成一部片子后,需要考虑影片前进的方向,制定相应的参展策略:影片适合哪个电影节,从电影节追求的是发行、观众、口碑还是奖金?大部分的影片都需要至少达成收支平衡,只为得到奖项而不追求任何后续的回收在当前经济状况下是不完整的。电影节是一个提供多种可能性的出路,让很多电影的出路和回收变得多元,为影片进一步走进大众视野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国际上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其实非常多,出路并不单一。导演参加电影节时一定要思考清楚自己的目的,找到自己电影的特色,制定正确的影展策略投至相应主题的电影节。

有些在国内很好的片子因为语境的问题在国外得不到共鸣,也许要从自身寻找问题。在创作过程中,技术标准是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些电影主题很有意思,但因技术标准过于粗糙,限制了电影的发展。其次,有些电影陷于障碍俗套中,或是过分注重个人的表达。电影是一种沟通方式,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要留出足够的通道给观众理解的空间。
霍猛建议大家,提高基础的电影语法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成片后任何一个短板可能都是影片的致命伤,所以技术手段的达标,电影感画面的设置,基本的调度走位……所有方面都是每一个导演需要不断打磨自己的地方。
使用长镜头、使用手持摄影机、添加方言元素,这些都是影片中常为人所谈论的高光点。但设立这些部分,究其根本不应是因为它们是“模板”或“必要元素”,而是导演在表达过程中需要使用才出现的。这些技术手法应该服务于创作者的美学体系,而不是作为炫技的手段。每个导演在创作伊始首先应明确创作的根本、花时间去考量,让自己的作品有理可居、能站稳立场。
给青年导演的忠告
很多青年导演在常规表达与创新表达中犹豫不决,想要叙述自己的故事但又怕不为市场所接受。吴觉人针对这一个疑虑给了青年创作者们建议:表达的方式取决于故事究竟要讲什么,适合怎样的方式。
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很多导演在故事中反映了自己切身经历的事情。表达方式服务于营造影片的整体氛围和需传达的情感,既要让观者理解,又要有冲击力。采取怎样的形式归根结底不是触及本质的问题。在创作者不断完善让自己有感触的故事后,在有能力在电影工业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后,再去寻找自己的独特表现方式。
很多青年导演都是从相关专业起步,就如何起步、如何坚持有着一定的困惑。霍猛鼓励大家,首先要勇于开始,将自己多多少少的灵感都落到纸上,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于着重发展哪个题材便自有分晓,多积攒几个剧本对于导演也是很有好处的。
霍猛还用“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将如何度过今天”这句歌词,假设明天是下一生,创作者要用影像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在真正拍摄长片时导演得回溯自己的表达欲和创作欲,想好自己要拍的故事、找到让自己特别冲动的情节点,源于创作欲的作品,能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每个人都会经历困惑和迷茫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宝贵的,对于创作者来水它可能成为创作的经验和素材,成为未来作品的情绪和气质。在此期间,用心感受生活里的东西和人情事故,把困境化作素材积累的过程,形成自己的判断力,有了判断力才推动创作能力。要让自己敏感,去感受迷茫、痛苦、悲伤,当然也有快乐的情绪,让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这些不光会帮助创作者创作,在人生中,也会帮到你。

豆瓣影人PRO长期致力于支持青年电影人,创造青年影人与知名导演面对面交流畅谈的机会。有意愿与豆瓣影人PRO取得联系的创作者,欢迎把简历和作品集发送给PRO小管家,微信号:wedbmpro。
请继续关注豆瓣影人PRO的创作者沙龙活动,下期见。
END.
更多电影产业优质内容请关注豆瓣影人PRO公众号(ID:doubanmoviepro)
-
橘石与山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01 22:55:36
-
陈国笑Eth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7 09:31:30
-
小蜜柑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6 17:09:38
-
风里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6 00:51:34
-
豆友171966519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5 23:19:08
-
郑荆沙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5 19:22:38
-
飞驰人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5 11:33:46
-
Museeee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5 01:25:40
-
大王弯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4 21:03:48
-
维克优文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4 18:30:36
-
简爱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22:43:59
-
楚小平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22:13:1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21:40:35
-
[不注销]三十五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20:39:36
-
Beac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16:44:04
-
无人应答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16:30:4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14:27:33
-
丰川伊莱文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13:57:21
-
隔岸观火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11: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