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实务进阶书目(刑法与刑诉法合集,读书日特别呈现)
作为一位有梦想的法律人,
穿梭于刑法与刑诉法、理论与实践的两栖法律人。
法律人的三项核心技能:能说、会写、善思。
特别声明:整理的未必全面,如有遗漏请海涵。
刑法系列
能说、会写、善思,这三项技能的基础在于读书,只有掌握的信息量大,才能出口成章,才会写出深刻的东西,才能思考出成果。办案中的纠结、困惑、埋怨大多源于技艺不够精深、思考不足、担当不够。如果你不想仅仅就当个工匠,那就赶紧读书吧。
怎么读?读哪些?
先谈谈如何读刑法学书籍,这也是有讲究的,当然如果本身是刑法学硕士(事实上,实践中刑事司法官中具有法学硕士学位不少,但是真正刑法学专业硕士不是很多,当然这一现状正在改变),那么我在这里所说的,你可以直接略过。但是如果你是法律本科、或者法律硕士、或者其他法学专业硕士、或者非法学专业人士,那么我想这些还是有用的。
说明:此书单主要供实务工作者提高之用,研究者飘过。
✰✰✰✰✰
基本方法:在同步阅读分析判例、案例及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坚持三步走:
第一步先读国内代表传统通说观点的书籍
第二步引入德、日刑法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研究的书籍
第三步有关德日刑法理论的书籍。“我法之不善者当去之,当去而不去,是为之悖;彼法之善者当取之,当取而不取,是为之愚。”
做高情商男士
广告
关注公众号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这三步走过程中,阅读和分析判例、案例贯彻始终。这里的判例、案例不仅仅是你所办理的案件,更要仔细研究两高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审判参考案例、报纸媒体热点案例等。司法解释(包括配套的理解与适用)当然也是需要同步研习的,分析其背后的法理,研究其得失利弊,在阅读过程中结合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融会贯通。
三步走的进阶书单如下:
第一步:
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高铭暄《刑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作富《刑法分则实务研究》方正出版社(上中下三册)
以上三套代表中国传统通说观点,尽管有些观点已经过时,但是了解以往通说即便是作为批判的对象,也是必须的。否则第二步中很多书批判的对象,你会不知道他批判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观点,也无法判断批判的是否客观、妥当。
第二步: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这就是当今中国最畅销的刑法学教科书了,江湖人称“太皇太后”。不读此书,算不得懂刑事法。有的人说读起来很费劲,那可能是因为缺乏上述第一步。
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周光权:《刑法公开课》
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明楷老师超强的解释能力,在这套书中得到集中体现,何止如此?他教会你如何解释刑法,如何分析法条,如何适用刑法。我读研时有两本书书籍被读的散掉了,其中一本就是此书,还有一本是大谷实的《刑法总论》《刑法各类》。
陈兴良:《判例刑法学》(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结合案例展开阐述,可读性很强。
刘艳红:《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有两大特点:一是结合案例,有大量的案例分析,独具一格;二是紧扣司法考试,有很多司法考试的案例和题目穿插其中。
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这本小书,以法律格言为线索,以轻松的笔调阐述了众多刑法学基础问题,是难得的好书。
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跟《刑法格言的展开》属于同种风格,陈兴良老师的文笔不得不佩服。
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国内第一部掀起刑法学派之争的著作,第一部喊醒立场意识的著作。目前已经出第二版
陈兴良:《刑法各论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难得的分则精深之作。
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之争三部曲:
张明楷:《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侧重理论,大多是张老师已经发表过的文章整合而成,文集色彩较浓;
周光权:《行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展开》法律出版社,这是周光权老师系统论战行为无价值论的专著,体系性很强;
李勇:《结果无价值论的实践性展开》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结合大量案例,立足司法实践,系统阐述结果无价值论,不仅涉及刑法总论诸多问题,更涉及刑法分则罪名,可读性强,比前两部更容易读,可以先读此部,再读前两部。
形式刑法观与实质刑法观二部曲:
刘艳红:《实质刑法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理论性很强;
邓子滨:《中国实质刑法观批判》法律出版社,批判性十足。
第三步:
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最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德国刑法为主,语言通俗易懂。
【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曾文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大谷实:《刑法总论》、《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日本刑法各论》人民大学出版社。结果无价值论者,结合案例紧密,分则研究深入。
【日】山口厚:《刑法总论》《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结果无价值论者,结合案例紧密,分则研究精细,分则甚至比总则还要厚。
[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又是黎宏翻译,朗朗上口,佩服之至。
然后就是要看的德国的了。
林东茂:《刑法综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笔调轻松,台湾地区学者,大家风范,展现出刑法学研究的“悠闲之道”。是了解德国刑法学的一面镜子。
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经典之作,序言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许玉秀著:《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台湾地区作者,深入了解德国刑法理论的路径。
林钰雄:《新刑法总则》人民大学出版社。
林钰雄《刑法与刑诉法交错适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林是刑法与刑诉法通吃的,德国做派,建议读他的所有刑法与刑诉法及证据法著作。
【德】韦塞尔斯:《德国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特色是结合大量案例,通俗易懂。
王钢:《德国判例刑法(分则)》北京大学出版社,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德】金德霍伊泽尔:《刑法总论教科书》,蔡桂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德】罗克辛《德国刑法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翻译的语言费解)
刑诉法系列
我国整体上属于大陆法系国家,作为实体法的刑法是清一色的大陆法系,但是吊诡的是,作为程序法的刑事诉讼法却长期以来被英美法系的学者掌握着立法和理论的话语权,这是不正常的,导致了很多问题,甚至是误导。近年来,似乎有所改观,大陆法系的证据法、诉讼法理论逐步变得有力。所以,一定要既读英美法系的,更要读大陆法系的。
基本方法:第一步读传统刑诉法及证据法的教义学著作,第二步读实务类著作,第三步读域外著作,在第三步时一定要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兼顾,不能再完全走英美,你上学时老师如果只教你英美那一套,那就更要注意了!
第一步:传统国内诉讼法著作(基本是清一色的英美法系)(如果上学时已经读过就直接略过)。这一步是打基础的。
1.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代表传统通说的观点,就是教材啦,已经用这个教材的略过)。
2. 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3. 陈瑞华《刑事证据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4. 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关注实践已经显现)。
5. 龙宗智:《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龙教授的名著,曾有实践经历,自称跳跃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其观点易受实务界接受。)
6. 陈一云主编:《证据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这本书很久远了,虽然很多观点已经过时,但仍是经典,代表传统通说观点。
7. 陈光中主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很多观点代表官方观点。
8. 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
9. 陈瑞华:《刑事证据法》北京大学出版社,很多是已经发表的论文,论文集色彩浓厚,体系性较差。
10.何家弘:《短缺证据与模糊事实》,法律出版社,何教授自称为其代表作。论文集色彩严重,缺乏体系性。
第二步:实务者必读、必用。是代表两高的立场的,直接在办案中可以用。在前面一步的基础上,就更能透彻理解,两高这些观点背后的法理基础,做到融会贯通。
11.李勇:《刑事证据审查三步法则》法律出版社(堪称实务畅销书,目前第一版已经第四次印刷)
12.戴长林、罗国良、刘静坤:《中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原理·案例·适用》,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13.刘静坤:《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原理.规范.实例》,法律出版社
14.张军主编:《刑事证据规则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虽然是2012年刑诉法修改之前针对两高三部证据规定,但是因两高三部的证据基本被2012年刑诉法修改时吸收,所以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5.胡云腾等:《<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理解与适用》,(就是《刑事审判参考》总第88集(2012年第5集)专题,这一期其实就是独立的一本专著,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16.童建明:《新刑事诉讼法理解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同样是代表官方权威观点。
第三步:中国台湾及域外。
特别提醒两点:
一是一定不能只读英美法系的,要同时读大陆法系。读了大陆法系的才会发现,为什么很多问题混乱难解,你才会发现为什么读到大陆法系的很多内容作为实务工作者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才会发现我们跟他们“一样一样的”。
二是尽量不要读国内学者编写的所谓的“外国刑事诉讼法”。能看原著当然最好,如果不能看原著就看翻译的著作。总之,尽量不要看经过他们裁剪的只言片语、断章取义。
中国台湾:
17.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林钰雄:《刑事法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林钰雄:《刑事证据与刑事干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0.林钰雄:《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法律出版社2008年。
21.张丽卿:《刑事诉讼制度与刑事证据》,中国检察出版社2016年版。
22. 【美】米尔建·R·达玛斯卡:《漂移的证据法》, 李学军等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特别推荐这本,特别推荐、特别推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作者是前南斯拉夫人,因为那场众所周知的战争,他辗转来到美国。这样特殊的经历,造就了他同时精通大陆法系证据和英美法系证据法,独树一帜。“漂移”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其实就是一个比较法的研究。尽管两大法系在很多问题上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传统根本性差异依然存在。达玛斯卡对两大法系证据法的比较研究,让人拍案叫绝!
23【德】克劳斯·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在德国刑诉法译著如此匮乏的中国,这本书非常难得,值得你把它读散架喽。此罗科信就是彼刑法的那个罗克辛,刑法和刑诉法通吃的大家,这个翻译通俗易懂。
24.【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也是难得的德国翻译著作,魏根特同样是刑法和刑诉法通吃的大家。
25. 【美】詹姆士.Q.惠特曼:《合理怀疑的起源——刑事审判的神学根基》,侣化强、李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特别推荐.
26. 【英】威廉·特文宁:《证据理论:从边沁到威格摩尔》,吴洪淇、杜国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这位被誉为证据法的毛泽东的人,这本书深入梳理了英美证据法的理性主义传统,从英美证据法的两座高峰边沁和威格摩尔作为研究对象,精彩纷呈,让人爱不释手。
新大航海时代
广告
查看应用
27. 王进喜等《美国联邦证据规则条解》
28. 【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汤维建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中关于如何询问和交叉询问的一节,我在微信上摘录推过,不用多说,值得好好读。
29. 【美】安吉娜·J·戴维斯:《专横的正义:美国检察官的权力》,李昌林、陈川陵译,中国法制出版社。非常精彩的一本书,澄清了国内很多学者关于一些美国刑事诉讼的误导。
30 【美】特伦斯·安德森、特文宁等:《证据分析》(第二版),张保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1.【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张凌、于秀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2.特别推荐:施鹏鹏:《跨时代的智者——密特麦尔证据法学思想述评》,载《政法论坛》2015年第5期。(密特麦尔德国证据法大师)。推荐书目怎么会出现论文呢?但是这篇论文一定要看,读完之后才会发现我们的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条路上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因。这篇文章中施鹏鹏大声疾呼:“中国的证据法学研究应走出‘英美法中心’的陷阱,走向更契合本国诉讼文化的‘欧陆’证据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