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的你必须要看的三部电影,豆瓣评分全部9.2以上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是一个分界线,意味着一个人开始走向成熟。一部好的电影可以给人启迪,在这个年龄段有哪些好电影是必须要看的呢?

第一部:《肖申克的救赎》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已经看过了。小编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朋友推荐的,当时对这部电影的印象就是一个坚强的囚犯成功越狱的故事。如今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小编已经接近而立之年,对这部电影也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影片中安迪面对狱中的种种困难,现实中的我们又何曾没有面对呢?我们就是自由的吗?车贷、房贷、生活不如意、工作不顺利,桩桩件件不也是正在束缚着我们吗?安迪可以坚持20年如一日,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自由充满了希望。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让我们自己也充满希望。如果当我们信心不足的时候,可以再把这部电影翻出来看一遍,给自己鼓鼓劲。

第二部:《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从要靠金属支架走路到飞奔如风成为大学橄榄球明星,从籍籍无名成为街知巷闻的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大使,甚至是拥有十几条渔船的公司股东的故事。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要执着,谁也不是天生下来就是成功人士,不是有钱人。有朋友会说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有的人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衣食无忧。有的人生下来就朝不保夕。但可是,我想说如果抱怨有用的花,我们就什么都不用干了。努力可能不会成功,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不努力,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不会改变。

第三部:《海上钢琴师》

虽然豆瓣评分只有9.2分,不如上两部电影,但《海上钢琴师》是小编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第一次看时真的落泪了。这是一部探讨生存价值的电影,能带给你振聋发聩般的感悟和思考。
影片主人公一出生就被人遗弃在一艘豪华游轮上,被一个黑人水手收养,由于出生于1900年,所以取名叫1900。1900慢慢长大,却从未下船到过陆地,在耳濡目染中,他学会了弹钢琴,还加入了船上的乐队,展现出了世界级的音乐天赋,并打败了上船挑战的美国摇滚巨星,当时陆地上几乎所有音乐公司都邀请他下船加盟,只要踏上陆地他就能拥有金钱、房子、美女、声望,成为众人仰望的音乐家,但他拒绝了,当他鼓起勇气准备下船时,他看到了望不到尽头的马路、无边无际的楼房、和密密麻麻的人群····

让1900最恐惧的还不是那些他已经看到的,而是那些他还未看到的,他已经在游轮上呆了几十年,他习惯了简单,习惯了单纯,更习惯了一个人。让他去陆地上面对纷杂的人情世故、金钱、名望、地位···还不如让他去死,最终他与那艘报废的游轮同归于尽。可能小编对电影的叙述还不够完美,很多人影评人也都在争论这部电影所表达的涵义,小编的感受是,人无论到何时何地,都要在心底保留一份简单和单纯,虽然我们不必像1900那样为了内心的那份单纯去死,但至少在灵魂深处,给初心留一块位置吧。

本文始终围绕"而立之年"展开讨论,对于现实中而立之年的大家来说,经济因素肯定是首要考虑的,说白了就是挣钱,而在这方面,电影同样能带给你不俗的收获。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电影行业是大佬们玩的东西,距离自己很遥远,事实并非如此,尤其在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电影行业也跟着进行了不小的改革,2017年《电影产业促进法》颁布以后,业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普通人参与电影的道路被打通,以前电影只是圈内人的摇钱树,而现在,普通人也可以参与了。

电影这颗摇钱树有多能摇钱?举个例子,去年上映的《超时空同居》,根据猫眼的统计,这部电影的累计票房是8.99亿,片方能拿到的收益是3.18亿,由于电影成本是3000万,也就是说票房收益是成本的9.6倍。当时这部电影的投资人郑先生只花了十几万购买版权份额,最后的票房收益就超过了100万。

这样的例子在当下的电影市场是常事,绝非个例,像《老师·好》的票房收益是成本的15倍以上,《羞羞的铁拳》的收益也是成本的7.5倍。所谓购买版权份额,就是指以个人身份与电影的制片方合作,购买电影的版权份额,电影上映完成后,按照份额的多少获得相应的票房分红、网络播放分红等;制片方之所以出售部分版权份额,并不是缺那点钱,而是为了电影的宣发考虑,为了集合更多资源为电影做宣传。

所以,电影不仅能给人思考,还能给人一条出路,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