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都是虚妄
有时候和不那么熟悉的朋友或同事聚餐,大家天南地北地聊聊天。
A说最近公司新来了个肌肉男帅哥,实习生妹纸的皮肤嫩得能掐出水来,B说年底了算算自己的年终奖又可以多买一件大衣了,C说上周写的稿子被采用,但是经常加班掉发又严重了,D说和爸妈通电话,又开始暗示自己年纪大了,卵子的质量都要下降了....
看起来鸡毛蒜皮的聊天,混杂的信息量,我们图的是一时宣泄的快感,可是往往很多事情是确实我们想表达,又觉得说得太复杂别人也不会理解,也不一定那么有耐心听细节,于是陈述的“事实”不由自主地偏离了轨道。
可能原本一件压在心里苦恼已久的事情,跳出了舌尖就变得轻盈起来,漫不经心地用一些诙谐的辞藻雕饰成大家都乐意接受的故事形式,经过各人的不同看法调调味,也就成了一道愉快的谈资,再就着下午茶,吃进胃里。慢慢地,连我们自己都快要接受自己所说的了。

比如A,她口中令人艳羡的肌肉男、娇嫩的实习生妹纸。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可能是:肌肉男小哥哥其实是她觊觎已久的人,两人在微信聊的算火热,A心里一遍暗自得意,自己“一把年纪”魅力犹存,一边故作镇静欲拒还迎,不知不觉走了心,却发现他跟公司的多名实习生妹纸暧昧不清,于是心里怒火中烧,冷静之后发觉自己根本没有质问的立场,自己也是被暧昧的人之一而已,原来在别人眼里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备撩的“妹纸”,给他扣上渣男的帽子吗?谁还没有选择的权利呢,即便这种选择的方式令人不齿。
比如D,口中抱怨父母的催婚,心里困困扰的其实是父母的态度,明明对闺女的婚事着急得要死,却要强忍住,小心措辞,怕说重了话忍闺女不高兴,怕不说,闺女不当一回事,他们不会知道,这样小心翼翼的姿态比逼婚的语言还让人难受,心疼的难受。
我们内心都有一个小小世界,坐在拥挤的车厢或是走在喧嚣的街道,只要进入自己的空间,四周都变得安静起来,你的世界里只会出现你想出现的人,只会发生你想发生的事,你就是故事的编剧。
有时候是一幕哑剧,有时候会循环一首熟悉的歌曲,有时候只有茫茫无际的一片水域,大多数时候应该是一出舞台剧或者情景剧吧。台词、对白、人物设定、情节发展等等,都可以天马行空任意设定,就像是一个你可以控制的梦境。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场景景里饰演不同的角色,同一件事情在你的世界里出现不同的结局,不管结局是喜是是忧,就像你在聊天的时候,自己脑子里对事实的再加工。
以前在朋友的文章里面看到一句话:
“表达都是虚妄的,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往往因为过于简单而不被别人所理解,人们总是很难理解简单的事物,总以为心灵的世界复杂无比。”
可是不表达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没有宣泄的出口,人很容易长时间纠结于某一件事情,很容易从执着变成执念,执念太深便成魔障。
我们常说的要破除我执大多是指“人我执",凡人皆有贪嗔痴念,“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能有多少人破除我执,任意人生呢?大多都在看透与看不透之间奔图。
看不透才是人生常态,虚妄的表达才是人生常态。
明白了这一点,好像表达的内容已经不重要的了,能不能被理解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表达中跟叙述中的你达成和解。
有时候,我们仅仅只需要一个拥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