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过眼
补叙董其昌展开始。
观看即为造影。有准备无准备有别。
董其昌展最后一次看是3月1号,展厅里遇见尹吉男与人同行。这次看得心不在焉,所以残留的印象大约是二月中。
这次最大的收获算是对中国画有些了解,王季迁画语录大致可懂。董氏很勤奋,机心重。印象深的可能是展览以外看到黄公望的整体,黄公望发展了图示语言,很独特。另得观蔡京字,宋代属一流,结构感突出明确比例也好,用笔不差,但也只限于宋代。董氏作品中印象深的是几件册页,以及王季迁旧藏,现存纳尔逊-阿特金斯十开册页之仿倪瓒一张,展前找资料时即为这一件吸引。董氏晚期对于画面空间感的发展,以及笔墨的运用,确有所成。这次反复多次看展,理解到视觉效果的组织手法与听觉相似。另读了不少文论,总体为收获颇富的一次展览。
一月底往杭州,看了浦华吴昌硕任伯年三人展,浦华声名不显,其实书画兼美,气象浑大,今人不识罢了。
浙江美术馆延展的意大利雕塑家瓦尔波特作品展,年轻观众不少。作品继承了意大利宗教性的基因,各材质表现皆出色。
过苏州顺道看苏州美术馆柯布西耶模型图纸展,的确是非凡儿童。
南京住了两晚,没想到南京博物院春节谢客。辞了旧岁再去,乌泱泱人海无边无际。司马金龙展构思陈列与展品颇具心思。和屏风不期而遇,但未及细看。南京可以细看缅怀之物不少。

归途经镇江,特地上焦山看瘗鹤铭,冷黯。
镇江博物馆规模有限,遇到周游至此的周代玉璧和敦煌写经若干,有时空穿越之感。
三月以来少出门,只特地往龙美术馆看喻红个展,振奋人心。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