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阅读是获得智慧和精神避难的途径 ——读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阿兰·德波顿要通过这本书给人一把钥匙,把哲学和慰藉联系起来。而哲学的慰藉,实际是通过阅读和哲学的思考,用智慧的眼光更为通透、更加客观去看待如"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等等生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心灵得到慰藉。
一切问题都可归结为哲学问题。一切问题也都需要通过哲学去解决。知识不等于智慧,拥有了智慧,才会真正拥有力量,力量也不等于强大,力量是种冷静的客观,是思考带给人的安宁与解脱。
这本更似是一本哲学普及书。使人可以简单粗略地了解那些似乎耳熟能详可却又不甚了了的几位哲学家——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的思想、生活和精神世界。而之所以这几位不同的哲学家以及哲学思想都能与带给人不同层面和承度的慰藉,在于他们所拥有的共同精神:
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并以此为乐趣。
所以,哲学的慰藉,实际是智慧和思考带给人的,仿佛苍茫黑暗中的一道光,区别只在于,这光明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内在的自我。
读书的乐趣在于发现思想上的共通之处,尤其是与哲学家们的。比如不太记得自己曾在哪篇散文里写过,“上天已经给了我很多,希望它不会注意到我。我害怕他随时会从我这儿拿走一些什么东西,虽然我还不知道,那究竟会是什么。”这粗浅的思考与塞内加的“命运女神”类似——“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即使在她似乎愿意和平相处时也没有。我把她所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那些东西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
“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
塞内加时刻提醒着自己“命运之神,你欺骗不了我,你要乘我不备扑到我身上。我知道你的计划。诚然,你打击了别人,但我知道你的目标是我。”
所以,哲学使我们获取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独立的思考方式,而这种思考方式,正是生活的智慧。许多人,会在遭遇不测或者生病时发问“为什么会是我,我没有做错事。为什么要经历此番苦痛?”而哲学的思维方式,会使我们总是心存遭遇事故的可能。我们的命运不总能用我们的道德价值来解释。我们可能受诅咒,或受祝福,其中并没有什么公正。并非我们所有的遭遇都与我们的为人有关。
正如塞内加所说,“吾等生存其中,而周围事物皆必有一死。汝生而终有一死,汝所生者亦终有一死。一切都就在考虑之内,一切都就在预料之中。”
我记得自己还总结过,“你若想得到多少快乐就要做好思想准备,用多少的苦痛去交换。”相似的观点也在书中尼采的一段话中找到了共鸣:“苦与乐如此紧密相连,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学到多少另一面……你可以任择其一:是尽量少要快乐,简而言之就是无痛苦呢……还是尽量多要不快,以此为代价,得到迄今很少人享受到的内在的乐趣?”
阿兰·德波顿对这种默契的读书之乐也深有同感,他在前言中写道——这些书能有效地防止我们因自觉并不完全属于人类大家族而滋生的伤感情绪:我们觉得孑然孤立,谁都不理解我们。我们身上那些更加隐秘的侧面——诸如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愠怒、我们的罪恶感——有时竟然在某一书页上跟我们撞个正着,一种自我认同感于是油然而生。那位作者用确切的文字描述了一种我们原以为只有我们自己才会有所会心的情境。我们会把书暂时放下,带点乖张地微笑着盯着书脊不放,仿佛在说:“何等幸运,邂逅此君。”不过,我们在发现自己并非如此孤立的同时也要付点代价:我们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与众不同。
写书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人搞不懂为什么他的大著地球人没有人手一册;另一种人则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竟然有人肯巴巴地花钱买他的书而且认真读过。
阿兰·德波顿无疑属于后者。他的文字风格简单朴素。这当然也挺冒险的,因为虽说是刻意写得朴素,可难免也会冒乏味和幼稚之讥。不过他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要想附庸风雅、假充聪明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了,你只需帮作高深,让人弄不懂就成。如果有本书我看不懂,也许就意味着作者比我更聪明——这是我们作为读者都未能免俗的一种普遍的受虐欲心理。”而他则宁肯抵挡住这种诱惑,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写作。
在文艺作品中认出我们自己,可以使我们换一种达观的态度看待我们自身的困境,因为我们可以学着站在普世的高度看问题。
懂了哲学的凤毛鳞爪,总会觉得自己有了点不一样。也会发现还有点一样。我们读书,正是为了获取这点不一样与一样吧。
不论哲学家的主张如何,——不随俗、不从众、不畏权势,通过独立的深思熟虑而得出自成体系的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最重要的是你可以运用这些看法,从容对待疾病、苦痛、贫穷甚至死亡——这是我读这本《哲学的慰藉》最大的收获。
德波顿说,读书时总抱着非常个人的理由:为了帮我更好地生活而读书。不想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更有自知之明、更多才多艺的人。几乎从来都不为了“取乐”而读书。
何等幸运,邂逅此君。
-
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20 07:06:01
-
GingerLak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8 22:00:2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6 21:56:12
-
阿池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0 04:21:09
-
玫瑰园的影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4 01:18:56
-
无昵称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07 17:48:50
-
DesignerWYF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0 14:07:02
-
弘农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3 00:15:23
-
热心路人小刘鸭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31 19:57:38
-
bettyji123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0 22:59:54
-
Tale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4 18: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