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答|眼睁睁看到孩子跳桥自杀,除了嘴下留情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距离4月17日上海卢浦大桥事件已经过去3天了,但热度仍然不减,今天我们不想分析孰对孰错,只想通过这件可以称得上悲剧的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在反省自己与子女交往过程中的错误言行基础上,细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做得更好……

每次回顾,都让人的心揪着痛


▲微博热搜榜

视频中,女子的手曾触及孩子的腿部。男孩跳桥后,女子跪倒、捶地、悲痛欲绝。


▲视频截图
抛开舆论导向,我们客观地提出建议:
可以管教孩子,但要有原则、不带着情绪管教
- 什么是有原则的管教 简单地说,有原则的管教是就事论事,道理分明、有理有据。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正面管教。看看下面这位网友的留言,他的妈妈就是有原则地管教他。不但没有留下心理阴影,而且让他成长成为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很自信的人。

“我小时候经常被揍,因为家有虎妈,但妈妈有一点特别好,她就事论事,批评我不对的地方,揍后还讲道理,而且从不在外人面前说我半句不好,所以我的心里承受能力非常强,也比较自信。我认为小朋友该揍要揍啦,但这个揍在于父母对自己情绪的把握,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和西方社会不能比,从小明白来自权威的底线,尊崇和敬畏之心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所以说,我们的孩子也是讲道理的,他们大部分能够接受父母的管教,对自己的错误行为给予指正或者责罚。家长看到太多的孩子自杀的负面新闻,就吓得马上闭嘴,不敢再在孩子面前说“不”,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 什么是带着情绪管教
简单地说,就是“不带敌意的管教”。我们大人们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带着自己的惯性思维,说话的语气由着自己的心情来定,脾气上来了就口不择言,怎样解气怎样说,只图自己一时痛快。威胁与打压一并使用,只为保证自己一直占有上风。
以下是网友留言,


上面给钱让孩子自己去买安眠药自杀的家长一定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是他们已经被坏的情绪完全包围住了不能自拔,只想自私地发泄着自己的脾气,失去理智,已经无法评估此举动给孩子带来的危险与心痛。
恶毒的言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很多文章已经大篇幅做了论证,这里我们就不赘述了。
我想解答的问题是:有些家长会在与孩子发生极不愉快的争执后,对自己曾经说出的十分过分的话相当地后悔,恨不得扇自己几个耳光或者打自己一顿。但是下一次他们同样还会对孩子说出更过分的话,然后再去后悔,反复这样循环着。
如何不带着自己的情绪,应该怎样做呢?
很简单,就是当你发现自己已经被坏的情绪控制的时候(例如:语数加快、已经没有耐心听孩子的辩解,面部有些涨红、心跳加快、手上动作加多)马上闭上你的嘴,放下你的手,倒退几步与孩子保持一定距离,然后说一句:让我们都冷静一下。给出空间和时间,放空一下自己。
谈到这里,让我想到,我们当父母的其实也有很多压力,我们有很多苦衷,也有很多难言之隐,甚至有个别父母如果不是因为舍不得孩子,不想留下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自己都想放弃生命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成人也是曾经受过伤的小孩。
心理健康的大人才能给孩子一片明朗的天空
你自己如果始终是一朵乌云罩在孩子的上空,那么给孩子的成长环境一定是阴雨连绵,电闪雷鸣。
首先要自己疗伤成为健康的大人才能有能力更好地抚养自己的孩子。
希望下面这位读者的留言能够给您一定的启发:

“每一个失控失败的妈妈,她们也曾经是孩子,她们也是带着伤养育我们的。”没错,有一部分做了父母的成人就是未长大的孩子,甚至是带着伤的小孩子
那么这群大人们如何从带着伤的孩子成长成为健康的大人呢?
1、来自于自我学习
多看些心理方面的书籍,有针对性地听一些适合自己的专业的心理课程。治愈性影视作品。
2、释放自己的压力与情绪
在适当的环境中,说出压在自己心底多年的伤痛,揭开伤口虽然很痛,但只有让它流血后才能结疤重新长出皮肤,要不然伤痛会永远停留在心底暗暗滴血。
3、需要外在的心理疗愈
这需要第三方干涉,需要您慢慢敞开心扉,接纳现在的自己,与自己和解,慢慢走出伤痛,勇敢活出全新的自己。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心急。
培养孩子能够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2006年那一年,哈佛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其火爆程度和听课人数超过了哈弗大学的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
幸福不仅仅是一种状态,而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能力。
幸福不是一成不变的,你有没有能力提高自己的情商,改变自己的认知,决定了你能不能让自己获得幸福。经营幸福的能力决定了自己的幸福指数,那些幸福的人都是有能力经营幸福的人,那些现在还不幸福的人,一定要从此刻起,关照自己,提升能力,从而让自己幸福。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幸福的能力,太多章节,我们会在今后的“你问我答” 栏目中做详细的讲解。
关于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这些年被提及得太多了。就像以下网友所说的:父母在管好自己的嘴巴的同时,更应该让孩子平时适当地受点委屈,给一点点的挫折,让孩子在生活中慢慢地成长,学会控制自己,学会对一切事情负责,正视生命的意义。
犯罪心理学李玫瑾教授也讲过,儿童时期就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长大后才不会因为老师的训斥、恋人的背叛、领导的批评而选择自寻短见,从而会拥有在压力来时的一定的心理承受力。
心理学家认为:
一个人取得成就,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 在智商、情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成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幸福来敲门》有一句经典台词:
当你认为最困难的时候,其实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时候。

给孩子挫折的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在逆境中依旧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用以承受各种失败的打击。
我们需要和孩子说清楚,比赛有很多种可能性,有人赢,也会有人输,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输并不可怕,怕输才可怕。
把孩子看成重要的家庭成员,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独立完成有点难度的事情,是锻炼,更是挑战。
例如:参加“卖报纸”、10元钱生存1天等等类似的公益活动。

其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锻炼孩子的逆商。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认同孩子出现的情绪,比如难过、无奈,感同身受地表达对孩子的理解。
关于生命教育
给孩子留下10套房产很难,但做好生命教育,让他能对生命有更多的感知,让自己过得更加幸福,其实一点都不难。
如何做好生命教育,我觉得这几点特别重要:
- 赋予孩子生命的意义感
生命的意义听上去很虚,但它才会让人懂得珍惜活着的分分秒秒。
孩子实质上的进步确实重要,但不能为了提高他们的成绩,就剥夺大人眼中那些无意义的东西。
只要不影响学习、生活,多多鼓励他们多点无意义的事情吧!
别给孩子挡住了所有风风雨雨
有的家长害怕孩子受挫,会替他遮挡很多风风雨雨,给他一个经过滤镜处理的世界。
也许,你是保护了孩子的纯真,但也让他少了感受真实世界的机会,放手让孩子在自己的江湖去闯荡吧。
你会发现,你孕育出来的生命,原来还有这么让你惊喜的一面。
- 用巧妙的方式告诉死亡
不要惧怕告诉孩子死亡,你可以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去告诉他,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
从小就给他灌输生命短暂的概念,不要让他误以为每一天都可以拿来荒废。
推荐电影《寻梦环游记》,这真是用很可爱的方式告诉孩子,死亡的真相。
- 如果可以,养只宠物吧
人只有在弱小面前,才会生出怜爱与同情。
可以给孩子养一只宠物,养宠物的过程会让孩子变得更有爱心、更有耐心,更加懂得珍惜别人的生命。
当然,如果条件受限,那就让他去养金鱼、花花草草也可以。
有人说,人生最常去的几个地方,一个是医院,另一个就是幼儿园。
在医院里感受生老病死,看看那里的众生们,有的头发花白还能陪着老伴做检查,有的年纪轻轻就已身患绝症。
在幼儿园里感受生命的鲜活,看看那些稚嫩的孩子们,他们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对世界充满的热情。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善待自己的生命,无论大人还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