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 自由泳体会心得———HS 于4月23日 读书节
今天收到何先生的游泳心得,赶紧存下来,以后慢慢体会。
1、小臂和手的抓水动作:小臂和手插入水中后,就势向前伸出(有点向前够东西的感觉),随后放松小臂,自然下降一点点(如果没有这个放松和下降,若是大臂平行水面,小臂在随后折成与水面垂直时,肩部肌肉向后发力推水时,容易受伤、疲劳),将小臂稍稍向身体中轴旋转,同时往后折成与水平面垂直,与大臂形成高肘姿势。这时,有利于背阔肌而不仅仅是肩部三角肌发力,做好带动大臂、小臂和手掌,斜向中轴线再往后推水,推水经过身体下方,但不要超过中轴线,持续向后推水,直至大腿跟(手掌推水过了肩部后,就不再与小臂视为整体,而是与小臂渐渐形成夹角,直至出水前达到和小臂近似垂直的状态,其目的尽力向后推水)。出水时手掌竖起小拇指先出水。
2、头部和换气动作:头部没入水中,大都保持水平状态,眼睛朝下看,仅仅在换气时,绕身体中轴转到换气一侧,一半嘴漏出水面即可快速吸气。此时,头部仍尽量贴着非换气侧的肩膀和大臂。头回到水中,要用鼻子和口一起均匀持续吐气,吐气要吐干净,以便更好地吸入更多氧气参与体内代谢,否则,不能持续游,就感觉气不够用。这也是我们不能长距离游泳的重要原因之一。
3、躯干的形态和动作:躯干并不是平趴在水里,而是随着左右手臂的动作,忽左忽右(从横断面看略呈45度)侧在水里前进,这样的形态使得身体在水里的横断面最小,从而游进的阻力减少。躯干的驱动、传导或配合四肢发力的动作,形成整体的合力,有助于减少四肢单独动作乏力感,保持全程的体力。
4、腿和脚的打水动作:打水时,双腿并拢不要分散,想象双腿很长,向后延伸的感觉。双脚尽量绷直脚背,略微内扣,有时两脚大拇指上下过程中有接触到。髋关节为支点,臀部和大腿肌肉发力,将整条大腿、小腿和脚,上下甩动,脚背作为末端能感觉到向后方击水。脚掌底最高位是平齐或略出水面,往下30-40CM的击水位移,不必太大。
5、下半身保持高位的练习:鉴于我们的脚背不够绷直,除了可以在岸上采取跪式坐姿,压平脚背的练习以外,还可以采取在水中泳池边,平趴在水面,将双腿双脚并拢,将双脚勾住泳池边上不锈钢扶手,前半身采取蛙泳的方式划水换气,或者练习自由泳的划手,但整个身子保持不前进(因为双脚勾住了扶手)。此举,由于脚的位置被固定了,而上半身因为换气必须在水面抬起,且浮在水面上。这样,头和脚作为身体两端都被抬起,能明显感觉到中端的后腰部肌肉紧张,这个姿势保持下去,对我们自由泳时保持腿部在高水位的感觉是有帮助的,腿部保持高位也弥补了脚背不能绷直带来打水驱动的不足之处。这个练习有助于改善我们自由泳和蛙泳过程中,下半身容易下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