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成就了《如懿传》,她是如何从少女变成现在这样的?
导语:
周迅从少女到现在的转变,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
《甄嬛传》播出之后,《如懿传》已经被赋予了太多期待,七年改变了很多事,包括魔王自己。
周迅的脸并不是攻击性很强,当人们吐槽完她的脸没有胶原蛋白后,随着剧情的深入,看剧群众们表示:其实周迅演技还是在线的,完全忘了当初吐槽她时的样子。
时间转到2011年,那一年《甄嬛传》持续热播,犹如燎原之火,人人都在谈论它。
2011年我刚大学毕业,人生不知去往何处,去了一家报社当编辑,有点混日子的嫌疑,于是痛定思痛,开始琢磨着去深造,这次一定要学自己喜欢的专业。
决定去香港上学其实还蛮需要勇气的,因为大家那时都在说女孩子年龄很重要云云,社会舆论没有现在宽容,学成之后年龄也不小了,还要面临找工作、找对象的压力,可是我还是要试试。
一旦决定就没有回头路,硬着头皮往前走。
当年香港研究生毕业之后,和我一起找工作的姑娘已经成为一个小网红,如今我也慢慢找到方向。
七年仿佛一晃而过。
爱看这剧的都是什么人?
相信年轻一代不太会对这剧情感冒,她们可能更爱看《延禧攻略》吧。
《如懿传》太过真实,真实地就像我们自己的人生,不忍直视。
工作像是一场战争,谁赢谁上。在工作中,领导说什么不能直接反驳,领导一句活,下属跑断腿。
官大一级压死人,我听朋友说过一个姑娘本来有酒精过敏的毛病,还是不得不去陪领导喝酒,最后反而领导还觉得她敬酒不够恭敬,这就是生活啊!
按照《如懿传》的介绍,是写如懿与乾隆从年少相知相爱到迷幻破灭的故事。
爱情的迷幻破灭,是建立在有期待的基础上,以前的妃子对帝王的感情有的不是爱,而是获得宠幸之后象征的一种权利:我在后宫权力最大。

如懿对皇帝更多的是一种平等之爱,她不想参与宫斗,偏偏被命运拖着进入宫中的尔虞我诈。
纵使如她般清醒,也会在人群退散之后,发出一声叹息。

成年人的世界都被这背影道尽了心酸。
曾经有一篇文章《小姐,你长了一张未婚妻的脸》描述过周迅的诸多特点。
周迅的脸给人感觉很陌生,还有一种莫名的焦灼感。

她的脸很有时代特色,小巧精致,眼睛充满闪光的灵气。
她演过的角色可以说投射了她本人的性格,敢爱敢恨,爱情最大。
声音也像是灼烧过的沙哑,像是从大沙漠走出来的干渴的人。
蒋勋说过:她有一张在面貌上让人感到陌生,在精神上让人熟悉的脸。

她的角色诠释,最好的版本都是扮演异乡人,像水中的浮萍,无根漂泊,无论是女间谍还是狐狸精小唯,其本质都是她在《苏州河》的角色,住在水上,漂泊一生。
也正如她在歌中唱到的:我飘啊飘,你摇啊摇,无根的野草。歌的名字很悲凉——飘摇。人生没有方向,更多是一种无奈。人在外地漂着,没有归属感。

周迅适合演异乡人,演员有时是需要这种动荡生活的,她对此有深刻体验,在任何一段关系中时,她努力沉浸其中,该道别时也丝毫不犹豫。
她在遥望有光亮的窗口时会不安,但最大的不安还是源于她本身不愿意不安消失。

黄觉评论她说:“她是一个漂泊的人。”
完全信任、完全投入,使得当周迅结束一个剧时,看上去就像失恋了。在一个地方拍戏时间长了会不舍得,以前每次拍戏完了她都要多留一两天,「好慢慢地离开」。
周迅演戏是有灵气的,这源于她的演戏天赋。2011年以前,她的角色还是以少女为主,在电影《云图》献出精彩表演之后,她偏于回归恬淡生活。

后面的工作其实都是在探索自己的另一种可能性,《红高粱》《撒娇女人最好命》都是如此,就连宣布结婚,也是甩出一个百度链接,潇洒随性。婚后在杂志上亮个相,算是交代了自己的近况。

现在的周迅脸上红润有光泽,不同于以前的少女感,变得更淡定、从容、质朴。
荧幕上的她越来越温润美好,看着一个女演员从年轻逐渐演到年老,这对于我们观众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 / END / ————

电影 | 生活 | 艺术 | 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