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阳阳的信
一九九〇年,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开播,其中的正大剧场曾经播出过一部叫《侠胆雄狮》的美剧。作为一个那个年代的央视儿童,这部剧让我第一次了解了美女与野兽的地下世界。虽然在二〇〇四年上映的《地狱男爵》中我没有认出来主演就是《侠胆雄狮》里的那位男主,但是我清楚的记得《侠胆雄狮》里曾经提到了“中国”,好像是男主角文森特派了个小孩去买东西,告诉他不要在复杂错落的地下世界里乱走,要不然就会走到中国去。之前咱们说了,萧龙女在东京汴梁城大名鼎鼎的夜总会——樊楼里卖唱过活,然而这只是都市生活的表面光鲜。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当时汴京的下水道系统四通八达,延伸极广,却是另外一个世界。有很多不良分子因为各种原因怀着各种目的藏身于此,出来进去越来越多。以至于最后里面竟然出现了买卖东西的人,发展出了一个黑市。因为热闹程度可以媲美樊楼了,又叫鬼樊楼(这个是历史事实,陆游写的《老学庵笔记》有过记载!)。这样的场景在狄仁杰的《通天帝国》里也有所展示,只不过那是唐代,而我们说的是宋代,无忧洞主晏无忧便是这“鬼樊楼”的创始团队中的核心人员(这个是我瞎编的,算不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为晏无忧向开封府走报机密传递消息的又是些什么人呢?他们是些宋朝的环卫工人——条狼氏。关于这个名字早在《周礼》之类的书里就有记载,条就是今天的“涤”,狼藉的“狼”指的是路上的脏乱之物。在中国的历史上各朝代的刑律中还都对破坏卫生的行为有对应的处罚,比如《唐律》中就有“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我琢磨着,唐代之所以比较注意公共卫生,可能跟隋代的迁都有关。隋朝刚建立的时候都城是长安,这个长安其实是旧长安。当时经过连年的战乱,旧长安很多建筑都破败不堪。排水系统更是因为不注意卫生,不注意维护而堵塞。下水道都堵了会有什么后果,臭气熏天!虽然没听说下大雨淹死人,但是最后把饮用水给污染了。污水就那么积在城里,都快成人工湖了。井里打的水都是咸的,也不知道是啥味!简直不能忍。
隋文帝没办法,只能迁都。后来就在旧长安附近找了片水草丰美的,关键是没有污染的地方建了座新城。然后整座长安城就给迁了过去,这座新城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长安城——也就是大唐盛世闻名天下的都城长安。所以中国历史分期都是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并称的,前一个朝代给后一个朝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一个朝代才能发扬光大。新中国也是从中国走来的,我们还算是客气,创始人的画像也会放到广场上晒晒,另一个就跟开通了大运河的隋炀帝一样“评价复杂”了,不怎么往正面上提了。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里说的好,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面子不能沾一点血,流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带到了面子上,就是毁派灭门的大事。说到底,无论表面上如何表达,实地里他们都还是“一门”,一门心思的糊弄。
但是我们不能自己糊弄自己,或者借着“难得糊涂”的名义去敷衍了事。尽管我个人的成长之中受旧学的影响很深,正是以为这样,我才明白,很多现在习以为常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是没有,哪怕只是个人的体面尊严也是极为薄弱的,更不要说什么自由与平等了。今年距离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整整一百多年了,虽然很多事情渐渐的有了改善和转变,但是作为一个认点儿字的非文盲来看,真的还很不够。俗话说的好“欧洲甜樱桃虽然好吃但是树难栽,幸福生活无论怎么向你招手,光是等也等不来”,我看我还是别在这里抒情了,一会儿该有人喊我吃药了。
好了,吹哨儿集合,点名。
王猿,男,宋人,自岭南进京赶考的举子,相貌奇异状若猿猴白衣飘飘刀法一流,身怀绝技还不怎么外露的天刀门弟子,爱上了萧龙女。
萧龙女,女,辽人,东京汴梁夜总会的驻唱歌手,实际上是一契丹间谍。
晏无忧,男,宋人,表面的身份是无忧洞的洞主,暗地里是开封府的官人儿,喜欢上了萧龙女的侍女。
奚小蛮,女,辽人,萧龙女的聪明伶俐女助理,晏无忧的相好,在故事中逐渐演变成了double agent(这个没粘贴错吧─━ _ ─━?)。
双男双女双雌雄的脉络,那这人物基本就齐活了。发生在大宋朝首都东京汴梁的一场没有硝烟的谍战无间道,你说能不好看吗?要是没人看,就随他们,爱看不看吧( ̄_, ̄ )
在单田芳先生的评书《白眉大侠》中,王猿是个瞪眼就宰活人的野人形象,但是在我的《灵猿听箫》中王猿尚且是个白衣秀才的样子,这也是为了呼应《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的猴行者。至于经历了悲惨故事的结局之后,他是不是能变身成《狄仁杰四大天王》那巨猿似的从乃师而去,当时我还真没啥想法。不过《四大天王》这电影拍的也还算中规中矩,只是现代观众的智商早就脱出界线去很多年了。
评书中王猿的师傅是万年古佛,早期版本叫空空和尚,后来改成了喃喃和尚,我听这套评书的时候已经是喃喃和尚了,身份是海外派的教主。就是因为个喃喃和尚的名字,让我了解到了一种汉字的变体——“喃字”。喃字,又称字喃,狭义指的是越南主体民族京族曾经使用过的文字,也泛指越南国内出现汉字形体的文字,包括越南主体民族京族记录京语(越南语)的越喃字、岱依族记录岱依语的岱喃字(在中国又被称作岱音古壮字,记录壮语南部方言)和瑶族记录瑶语的瑶喃字(在中国又被称作方块瑶文)。详细的资料百度上有,你可以自己读一下。我想既然万年古佛是海外派的教主,备不住是生活在现在越南地区的一位高人吧?不得不说年幼之时我的脑洞开的犹如散碎的蜂窝煤一样,大窟窿小眼的。而且我觉得万年古佛这个名字不好听,便改做了万念和尚,什么空空啊喃喃的就都省了。“万念”这名字显得多有宗教艺术气质啊,堪比楚留香故事里的“妙僧无花”了。
王猿参加的是宋真宗时咸平三年庚子科的春闱,那一科的状元叫陈尧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里有个寓言小故事《卖油翁》,说的就是陈尧咨的事迹。这是我上学的时候语文课里的一篇文言文,所以卖油翁、陈尧咨两个角色也出现在了《灵猿听箫》的故事里。通过他们俩的对话,我复制了《水浒传》中落跑教头王进和九纹龙史进关于“赢不得真好汉”的场景。请注意!这不是抄袭。细节稍作修改,这就是借鉴,略微提升点儿说这是致敬,往长远了说这叫一脉相传。反正就是要饭的打官司,没得吃,但咱有的说。
© 本文版权归 chowerwo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