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时光-纪录身边
甲午战争之后,袁世凯奉旨在此督练"新建陆军"。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袁世凯接替胡燏棻,在小站督练新建陆军。他在原10营近5000人的"定武军"基础上,又增募新兵2000多人,聘请了更多的德国教官,采取近代德国陆军制度,组建步、马、炮、工、辎等兵种,全部采用外国新式武器装备,并制定新的营规营制、饷章、操典。袁世凯在小站设立了"新建陆军督练处",除了起用当年随李鸿章来北方驻防的淮军旧将外,又派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等分任各处总办或统带;派曹锟、卢永祥、王占元、段芝贵、李纯等分任各营哨官;并委派旧友徐世昌、任秀深、唐绍仪办理文案。为了提高兵士的素质,同时控制军事教育权,袁世凯还建立了步队、马队和炮队等随营学堂和德文学堂,统称“行营武备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袁世凯出卖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博取了慈禧和直隶总督荣禄的信任,他的新建陆军也从此出了名,与董福祥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并称为"北洋三军",这便是袁世凯军阀集团冠以"北洋"二字之始。在军事装备训练方面,袁世凯极力采用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然而,在选拔将领方面,仍因袭湘淮军阀的旧习,“兵为将有”,专门培植依属于自己的势力,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最后形成军阀集团。北洋军阀集团是清末民初由天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武装集团,这个集团曾经影响中国政局10多年,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

小站练兵园,是天津市“近代中国看天津”项目之一。建设规模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除兴建了城墙、讲武堂、军事博物馆、新军督练处外,还建设了袁世凯行辕、行营买卖街等。

1894年,在李鸿章的军事顾问汉纳根的建议下,清廷派遣长芦盐运使胡燏棻在小站以德国陆军操典编练“定武军”十营,计4750人。该军各级军官多为淮军将领,另外还选拔了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生何宗莲、吴金彪、曹锟、田中玉、刘承恩等担任教习或军官,并购买西洋先进武器,期望以新式装备、新法训练形成新的军队阵容。不久,胡燏棻被调去督办津芦铁路。袁世凯奉旨接替胡燏棻后,立即将“定武军”进行扩编改造;全部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即成“新建陆军”。自此,“小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成为中国日后各自雄踞一方、相互征伐不已的军阀武夫们的摇篮。

云遮日
小站距天津东南70里,原名新农镇。清同治十年(1871年),周盛传部盛字军屯防于直隶青县的马厂驻扎;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屯防需要,在马厂和新城(今属天津滨海新区塘沽)之间修筑了“马新大道”,沿途设立驿站。光绪元年(1875年),盛军主力由马厂移屯津南涝水套,这里是大沽以西的第5个驿站,军士习惯称小站。小站北侧驻扎亲军营;为活跃防区经济,周盛传在亲军营南侧筑“新农镇”(兴农镇)和买卖街,由此成为后来小站镇的雏形。此即今日小站镇地名的由来

小站
石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以石材为原材料雕塑成狮子的形象,具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雕塑品。最早的石狮是东汉高颐墓前的石狮。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但更多的时候,石狮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狮子。其造型并非我们现在所看见的狮子,可能是因为中土人士大多没有见过在非洲草原上的真正的狮子,但也有说法是西域狮与非洲狮体态不同的缘故。

北京狮

作家龙应台在其著作《百年思索》中“从石狮子出发”一文里说道:“中国没有活生生的狮子,所以庙前画里、锣鼓阵中的狮子是走了样的狮子。然而走了样的狮子并不是谎言,因为它是图腾,既是图腾,当然就无所谓走样不走样……。”

镇宅狮
曹雪芹《红楼梦》五十回末黛玉的谜语:“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谜底是:小毛驴儿拉磨。

磨

泡桐(学名:Paulownia Sieb.)是泡桐科中仅有的一个属,有6-17种相类似的乔木,都是速生树种。泡桐的树种都是原产于中国的,很早就被引种到越南、日本、和亚洲各地,如今已经分布到全世界。白花泡桐在越南、老挝也有分布,心脏形至长卵状心脏形的叶形与漏斗状钟形至管状漏斗形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