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喜爱的一座城市的动人之处
查看话题 >在西安,逛公园要多留点心了!
阳春三(四)月
花开正旺
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
听从大自然的召唤
去公园玩耍

然而
你们殊不知
西安的很多公园里都藏着大秘密
比如高新这座低调的
木塔寺遗址公园
慈恩寺竟然不是寺庙1哥?
木塔寺公园位于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与科技六路十字的东南角,被高新万达广场、天地源兰亭坊、枫林绿洲夹在中间。

这个遗址公园在我们很早之前来看看你住在唐长安城的哪个坊?一文中标注到,是唐长安城的西南角、和平坊和永阳坊所在的位置。而两坊之内,则是两座大佛教寺庙:大庄严寺、大总持寺,目前两寺遗址合并称为“木塔寺”。

光标记个寺,意思是没别的东西了?没错。城坊虽然平铺全城,但也有集聚性,靠近皇城两市的城区才是人流、居民密集之地。而诸如西南城角这种地方,自然人烟稀少。所以两寺有个重要特征,就是将永阳坊左右平分,占了整坊那么大地儿。当然,占地也是有理由的。
大庄严寺来历:
东侧的大庄严寺在隋长安建都时,还是贵族宇文氏别馆。仁寿三年(603年),隋文帝为纪念亡妻,立为禅定寺。宇文恺以京城之西有昆明池,地势低下,乃奏于此寺建木浮图,崇三百二十尺(案:宋志三百三十尺),周回一百二十步,大业七年成(611年)。武德元年(618年),改为庄严寺。“天下迦兰之盛,莫与为此”。寺内有佛牙,长三寸,宋时沙门法献从乌踵国取以归,豫章王暕自扬州持入京,隋文令置此寺。大中六年(852年),改圣寿寺。
大总持寺来历:
在永阳坊。隋大业三年(603年),炀帝为文帝所立,初名大禅定寺,寺内制度与庄严寺正同。武德元年(618年),改为总持寺。庄严、总持,即隋文、献后宫中之号也。寺中常贡梨花蜜。景龙文馆记曰:“隋文自立法号,称总持,呼萧后为庄严,因此名寺”。
——参考自元代《类编长安志》

唐朝时,两坊得到扩建,上图里的和平坊整坊被并入两寺,也就是说两寺分别占了一个大坊整坊的面积。大雁塔所在的慈恩寺只占了半个坊。这样的顶级规划待遇,除了这俩邻居,只有今天小寨的大兴善寺与之平级,而大兴善寺所在的坊规格较小,所以长安城寺院规模排行榜里,藏在城市拐角这俩应该是坐了头把交椅,堪得“高新区佛教产业中心”之名。
中世纪东亚最高双子塔
就像唐长安城西出西域的大门开远门,因为最后的夯土遗迹变成“土门”,两大寺院也是因为最后的木塔遗迹,被称为“木塔寺”。所以,这木塔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史料上记载,东侧庄严寺先行建设,耗时8年,塔高三百二十尺,约是今天97米高,总持寺塔则耗时5年建成,《两京新记》残卷上说:其“高下与东浮图不异”。《续高僧传·昙迁传》记载:禅定寺“架塔七层,骇临云际”;炀帝“奉为二皇,双建两塔七层木浮图”来看,两塔都是七层,建筑形制应一致或相似,基本就是双子塔的造型了。
97米有多高?

泾阳崇文塔高度对比
之前我们介绍泾阳崇文塔时(隔着西安城,在中国最高砖塔之顶遥望终南山),做了上面这个示意图,然而皇城俩木塔还要高十米,基本上是目前城里高层公寓的观感。

再举个例子
山西应县木塔是现存唯一中式阁楼木塔,与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同时也是世界最高最古老木构塔楼,建成于辽宋时期(1056年)。它的高度是67.3米,和唐长安两寺双子塔结构近似,我们来看看它的观感:





那么再高2层30米,并且是两座并列双塔呢?
实际有多么壮观,好题词的唐代人早就纷纷前来如今的高新核心区,爬梯登塔,写了各种诗歌激情感慨:
建议逐一朗读,连通古人观感
登总持寺阁 张九龄 香阁起崔嵬,高高沙版开。 攀跻千仞上,纷诡万形来。 草间商君陌,云重汉后台。 山从函谷断,川向斗城回。 林里春容变,天边客思催。 登临信为美,怀远独悠哉。
登总持阁 岑参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登禅定寺阁 (一作登总持寺阁) 宋之问 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函谷青山外,昆池落日边。 东京杨柳陌,少别已经年。
登总持寺阁 崔湜 宿雨清龙界,晨晖满凤城。 升攀重阁迥,凭览四郊明。 井邑周秦地,山河今古情。 纡馀一水合,寥落五陵平。 处处风烟起,欣欣草木荣。 故人不可见,冠盖满东京。
当然,有人可能会想起神都洛阳,武则天敕建90米高的“明堂”,然而建成7年便被放火烧毁,资料信息都不足,不便多比较。
传奇“双子塔”的后世
安史之乱后五十多年,唐武宗继位(840年),由于自己信道教,同时佛教势力在唐朝被惯得太影响国家发展,于是在其任内会昌年间发起了灭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845年)。好在,当时有4座佛寺由于其自身地位得以保留,他们分别是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大雁塔所在的慈恩寺、位于今天白庙坡所在的西明寺,和大庄严寺。


没错,西侧的大总持寺没在保护名单内,在会昌法难时期就已经被损毁殆尽,史料记载:“香径甚侵,尚存基址”。虽然武宗之后就有修复,但规模自然完全比不上曾经“皇城最大”的那个规模,寺中这座“西浮屠”是否得到保存,也不得而知。“双子塔”独留大庄严寺继续香火。

龙抓槐恭迎着的,是曾经的大雄宝殿,而后来只剩下几排窑洞房,被简单围起,现在有几名老僧在一侧的简易棚房中留居打理
后来,仅存的寺庙随着后续几朝的更替,在太平时得到倾力修复,在乱世时再遭浩劫,然而国力在这期间是持续下坡,修复自然也修复不起来多少。清末至解放后,大庄严寺最后的一丝香火终于无以存续,和尚们都被收至大兴善寺,原址后来成为“木塔寺苗圃”,直至21世纪,高新区的开发扩张到这里。


至于庄严寺“东浮屠”留存到哪个时代,也没有明确的记载。近百米高、城南地标一般的木制塔楼,在兵家必争的长安古城上,想必坚持不了多久。有人以元代李好文所绘《长安志图·城南名胜古迹图》中只绘有大、小雁塔,已无两座木塔来看,木塔应毁于《长安志图》成初稿之前,即至正二年(1342年)。

今天,虽然已经看不到木塔寺的遗迹,但遗址公园用造景的方式,大致复原了原来两座双子塔宏伟的基址,让我们管窥唐长安盛世。


注意!!!
逛这个公园最需要留意的细节来了!!


看出什么细节没?
在木塔寺遗址公园当中的地面景观的设计上,巧妙留下了两座塔的影子,几乎就是原塔的尺度,让这两座消逝的唐长安建筑奇观,在故址上得以重现。


两座中世纪高塔的影子
一直藏在公园里
来过这儿的你发现了么?
在西安的很多遗址公园里
都有被低调标记的遗址

(不然怎么叫“遗址公园”)
逛公园的时候记得要多留意!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罔山札记”
我们为此还画了张地图:

淘宝搜《古今长安图鉴》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