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记
查看话题 >「慕夏Mucha」上海展览repo
上海明珠美术馆这次的穆夏展据说是国内最大的一次,我逛了快4小时,真的特别好。

一是展品丰富,200多幅真迹+历史照片翻拍+少量相关实物+适当数码影像,我觉得"差不多该结束了吧?"没想到后面还有。真真量足质优,票价超值!
二是展品布置很用心,按照穆夏的生平事迹时间顺序来的,每个时期的介绍+代表作+相关照片,知道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整个创作生涯基本上有名没名的作品都来了,除了《斯拉夫史诗》没法搬来,也给了好多创作草稿+所有画的影像放映,非常良心。

进去看到穆夏的成名作,为莎拉•伯恩哈特的剧画的海报时,整个人都为之一振。一直以来看的都是小图,没想到剧场系列的真迹竟然有2米长,站在比人还高的海报前简直震撼到哭泣,实在是太美太美了。







整个剧场系列看大图才发现,有很多和原作相呼应的细节,比如《哈姆雷特》最下面躺着的奥菲利亚,比如《茶花女》头上和地上的茶花。

后面的《四季》也是,看大图才发现四幅画的元素互有联系:春的三只鸟儿和禾苗,夏的禾苗和葡萄藤,秋时葡萄藤上已硕果累累,背景有弯曲的树,冬时叶子落光只余荆棘,鸟儿嗷嗷待哺孕育着下一个春天。




今天才知道,穆夏大部分画都是彩色石板画,看了下工艺然而并没有弄懂😂 大概是类似于浮世绘的一种套色印刷版画,但是套的颜色很多可以印十几种颜色。所以穆夏的画面为什么那么干净也迎刃而解,看画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家伙是怎么把水彩涂的那么均匀平整,没有一点重叠和晕染水痕的",原来是直接印上去的。



看完这个展后,感觉也对"穆夏风格"有了更深的理解。穆夏因为自身共济会的背景,信仰真善美,所以画作大多以女性为主体。他笔下的人物一般只有两种表情,一种是姿态舒展、眼神睥睨,侧头眼神无焦点地眺望远方。二是正对观众,眼睛直勾勾地凝视着你,似乎想对观众诉说什么。









穆夏的画其实基本上都有原型,他的画画流程是找模特穿上想要的衣服+在想要的背景前摆出表情和姿势——拍照——临摹照片加上背景。甚至很多画的模特就是他自己或他女儿,照片中他指导模特摆pose自己却随时在偷瞄镜头真是笑死我了😂

穆夏整体用色很柔和,喜欢让人物穿拜占庭(东方风格)或者波西米亚(斯拉夫人民的民族服装)的服饰,略带一丝异域风情。





他非常喜欢在背景用圆形和曲线作装饰,配以大量的花草树木果实在四周。繁复的细节主要在人物头部和上半身的衣服和背景上,下半身一般比较简洁,而脚部为了平衡也会加上方框和装饰性文样(是的穆巨巨甚至还专门岀过两本装饰文样素材大全的书😂)






而这种浪漫优雅又富有装饰意味的曲线+花草,也逐渐变成了世纪之交名噪一时的"新艺术风格"的主要构成。





看完这个展也明白了为什么他会被称为当今日漫鼻祖,一方面他画人时确实是基于真实人物抓住特征又做了适当美化和简化,另一方面他喜欢对人物勾线以示突出,而且是整体勾粗线,细部勾细节这样的技法,和当今日漫技法是一样的。


穆夏巨巨的一生,其实总体来说算很平顺的。1860年生于捷克的一个小镇,19岁开始在剧场画布景,23岁遇到了好心伯爵送他去正经学画画,每个月拿着200磅的津贴在艺术之都巴黎和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家们谈笑风生。伯爵的钱路子断了,又很快做起了插画师,收入不错。34岁给莎拉•伯恩哈特画了招贴画一夜成名,从此基本上风调雨顺过上了成名大画师的舒适生活。


所以看他的作品就能感受到茨威格所写的旧日欧洲的荣光仍在,真诚善良、爱与美的宁静基调遍布在前期的所有作品中。血腥惨烈的一战没有在他的作品中留下痕迹,艺术家和上流阶层依旧沉迷于永不停歇的沙龙与甜点中。


自身过得太幸福平和,他渐渐开始良心不安,"我的祖国正在受苦,我自己在这里过得如此幸福,这样真的好吗?" 1900年参与巴黎世博会的工作更让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彻底冒头。他当时为奥匈帝国及波黑设计了展馆,彼时奥匈帝国吞并了波黑和捷克,所以附属国的世博会展馆设计也由其一手包办。
穆夏作为捷克人,同为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民,对波黑被吞并深有同情之感。而自己甚至还"助纣为虐",为元凶大国工作,颇为良心不安。(这里其实看世博会菜单设计就能看出来,巴黎正式筵席菜单设计的非常精美,尺寸也很大。而波黑的菜单元素就简单了很多,尺寸就像个广告传单一样,对比之下颇为心酸😂)


1908年,穆夏在听了捷克大师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组曲《伏尔塔瓦河》之后,决定开始创作《斯拉夫史诗》。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坐船漂洋过海去美国找赞助人(。)在美国找到一个有钱的爸爸后,他才开始了创作😂 一画就是18年。
1918年,奥匈帝国一战狗带了,捷克正式建国。穆夏的一腔热情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简直包揽了整个国家的设计工作"。从市政厅到教堂,从邮票到钞票,从运动会海报到捷克共济会的奖杯(是的他还是共济会高层😂),处处都有他的身影。甚至1928年捷克建国10周年,他还专门画了海报庆祝。



那一年,他把20幅的鸿篇巨制、巨幅油画《斯拉夫史诗》捐给了国家,画中的斯拉夫人民终于站起来了,画面从被压迫的灰蓝色,逐渐变为健康荣耀的金黄色。然而彼时的欧洲在纳粹阴影下风雨飘摇,1938年《慕尼黑协定》后,建国仅20年的捷克宣告灭亡,离《斯拉夫史诗》完成的理想图景仅仅过了10年。捷克人民没有从此站起来,而一年后79岁的阿尔丰斯•穆夏也因被德军带走审讯染上肺炎去世。

旧日欧洲,黄金时代,就此谢幕。80年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穆夏大概做梦也想不到,他在本子上的信笔涂鸦会随小本本一起来到地球的另一边。政体不一定是永恒的,战争是会过去的,但真正的爱与美会留下来,永远照耀人世间。



延伸阅读推荐:
风蚀蘑菇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猫需要多大的生活空间?猫憋疯了会跳楼! (46人喜欢)
- 记录坎贝尔仓鼠、通心粉鼠、金丝熊食性习惯 (9人喜欢)
- 极简养鼠法 | 我用猫砂养一切 (9人喜欢)
- 女侠我妈无痛离婚后,被浸泡在“仇父教育”里的我 (33人喜欢)
- 我很难过,也等着你回来。写给邵艺辉的话。 (45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