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庐山
去年在成都青城山,听得一位老伯提到庐山的美,很想去,但一直没有提上日程。此次成行,纯属偶然,因去与前任的约定,去武汉参加一次考试,去年开始这个时候都会到武汉考一次试,也许这是最后一次了吧。为了使这次去武汉的行程看起来理由充足,于是顺便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给失恋的心情一个发泄口,让这份感情画上一个句号。庐山,离武汉近,一直心向往之,于是就把江西作为目的地。 早上九点的高铁,11点到九江站,以前外出只做正规公交车、大巴的我,这次鬼使神差居然上了路边的黑车,被坑了80的门票。到牯岭镇十二点多,牯岭镇在庐山山顶,吃饭住宿等各种生活设施便利。因为出发匆忙,没来得及详细规划,到了镇上,没走到商业区中心,并没有看到网上说的各类住宿,不想花太多时间找,看到一家宾馆,价格合适,便入住了,但对比性价比不高。稍作休息,将近3点出发。 庐山的游览分东线、西线,东线自然风光为主,西线人文为主。半天的时间来不及游玩东线,便打算利用这半天游玩西线的仙人洞、花径等景点。但天公不作美,出门时大雾弥漫。坐观光车时,工作人员提醒过雾太大,室外景点什么都看不清,建议去美芦、博物馆等室内景点。这时车来了,他人的提醒以为只是危言耸听,于是还是按计划走。但进入仙人洞才发现,一点也不夸张,景色都笼罩在雾气之中,一片灰蒙蒙,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凭空想象天桥等景点,真是领教了庐山的雾气。仙人洞一行纯属散步,好在空气不错。从仙人洞出来,想去花径,听说是和仙人洞连在一块,但是一直没找着。被售票员指错路,上了观光车,直接回到牯岭镇。想到这天气,去其他地方也是白费体力,就想返回去美芦或者博物馆,可惜室内景点过了下午4点就不能进了。没听工作人员的建议浪费了一个下午,不过就像很多过来人的经验,也许看似对的,但是自己的人生不经过自己摸索总会不甘心。天气不佳,就回宾馆休息,晚上下了点小雨,天气转凉,连逛牯岭镇的动力也没有了,吃完饭就结束了今天的行程。本来还想晚上去那家据说只放映《庐山恋》一部电影的电影院看一次《庐山恋》,可是回到宾馆,就不再想出去。

昨晚一直担心,第二天的天气还是一样大雾迷茫的话,那这次旅行就是白来了,还算幸运,虽然是阴天,但是雾散了。在去五老峰的路上,就看到似乎有云海的雏形,心中一阵欣喜,爬过几座大山,但是还没见到过云海,如果在庐山看到云海,也算不枉此程。下了观光车,果然是云海,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也许到了山顶看到的云海会更壮观,担心太阳出来,雾散云海会消失,于是抓紧时间往山顶走。一路上,云海随时可见,每到一处都想停下来欣赏,昨天被大雾阴霾了的心情瞬间恢复了。五老峰,因有五座山峰得名。爬到一峰,高处果然视野开阔,云海比路上看到的更美了。二峰相比一峰更壮观,置身其中,罔若仙境,站到了云上,不忍离去。庐山的云海很厚,厚度可与在飞机上看到的云层媲美。三峰、四峰的云海相比二峰稍微逊色。四峰的小商店旁是通往五峰的路,当时没注意,已经往回走,寻找通往五峰的路的途中,听说五峰是下坡,路很长,景色一般,就没上去,原路返回,坐车去三叠泉。



三叠泉就是李白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所描述的庐山瀑布。庐山瀑布确实很美,水量虽不大,与黄果树瀑布相比,气势不足,但胜在仙气,配得上“疑似银河落九天”的美誉。景色虽美,可是路途很艰难,一路徒步过来,瀑布在谷底,阶梯很陡,即使做缆车,单程也有3600级台阶。到三叠泉的路途比登上五老峰累得多,真是美景得之不易。从三叠泉返回中途,突然大雾又起,庆幸来得及时,不然千辛万苦去到三叠泉又是眼前一片模糊,扫兴而归了。走不过过一阵子,雾就消散了。返回途中,一下大雾,一下明朗,深刻体会到庐山天气之千变万化。

因为白居易的缘故,一直对花径心心念念,在路上听说花径就在仙人洞对面,便放弃东线其他景点,重返西线。也许是雾太大,昨天没看到花径。花径旁就是如琴湖,据说因为像一把琴,所以得名。但还是因为雾重,完全看不到湖,从花径出来时雾散才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可惜花径内花还没开,只看到零零星星的小花,果真如白居易所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花径亭中有一块石头写有“花径”二字,传言是白居易亲笔手写,旁边还刻着《大林寺桃花》一诗。白居易草堂就园区一角,草堂外是其雕像,周折一番过来纯粹怀着对白居易的朝圣之心。

从花径出来,体力已消耗殆尽,其他景点也没有太吸引力,便下山去。没想到下山途中还有更大的惊喜。阳光透出了云层,云海裹上了一层浅浅的金色,又是另一番韵味。下到半山腰,近距离所见的云海比在山顶更绝妙,仿佛自己就徜徉在这片烟云中,可惜在车上,没法拍下这一景致。身为本地人的司机也不由慢下车速欣赏。 晚上坐上了去南昌的动车,告别了爬山的疲劳,在南昌城的一天是悠哉游哉的一天。十点半才出门,慢慢吃个早午饭,就到了滕王阁。滕王阁于1988年重建,重建次数达28次,是重建最多的名楼,现楼是梁思成设计,楼体伟岸。至此江南三大名楼都打卡完毕,除了工作、成长的城市,武汉是去过最多的城市,但唯独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只有远观,而没有登楼。从前认为都是重建的建筑,没有登楼参观的价值,但是正如一位伙伴所说“是否重建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建筑所代表的历史意义”。深思,觉得很有道理。去岳阳楼、滕王阁也是以武汉为中转,却唯独没有登过黄鹤楼,也算是一大遗憾。滕王阁依江而建,似乎这也是名楼的共性,也许面对滔滔江水、浩浩湖水,文人总是感慨众多,因此成就了一座楼宇。不知道是不是庐山的雾也连绵到南昌,阴天的南昌也笼罩在大雾中,河对面的景观也模糊一片。中途下起了大雨,过于相信天气预报没带伞,被困滕王阁。站在楼上与江水静静相对了一上午。天气很应景,就像此刻的心情。从庐山出来,心里一直噎着噎着,时间越往后,离回家的时间也越近。在庐山云上的日子,人也仿佛从人间抽离出来,进入仙境,现实的烦恼通通留在人间,完全沉浸在幻象之中。下山后离开了天上,回到人间,也被拉回了现实。今晚也将离开南昌,更要从旅行回到生活,不得不再次面对现实的难题。可是这雨啊,越看心里的愁更重。


雨小了,在雨中往博物馆方向走去。途径一座与滕王阁风格相似的建筑,以为这就是博物馆了,没想到走进去竟然是图书馆。相比之下,博物馆的建筑更现代化,缺乏个性。江西省博物馆规模较小,只有一号馆开放,内容只有海昏侯墓和革命历史,原本计划下午呆在博物馆,没想1个小时便看完。犹豫去八一广场还是八一起义纪念馆,因为后者在附近,于是选择了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只有在公交途中远远观望。八一起义纪念馆分两部分,其一为陈列馆,另一部分是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旧址前身为江西大旅社,是南昌当时最豪华的宾馆,内部还保留旅社的特质。因为时间紧迫,陈列馆匆匆浏览就去赶火车了。





因为疏忽,机票没买成,只在最后关头抢到一张火车票。多年没坐过火车了,不过也好,可以慢一点,只要还在途中,就可以暂时远离现实的困扰,在幻想中多停留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