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徐文兵黄帝内经干货版(12)
四气调神大论篇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四气调神大论” 中医讲的四气是什么?寒、热、温、凉。就是它有四种性质,吃了以后让你热,或者让你温,或者让你凉,或者让你特别寒。四个不同的等级。它这个四气呢,代指天气对地球或者对我们居住环境的影响,也分成了温、热、凉、寒,春、夏、秋、冬,四个带有明显特点的变化,所以叫四气。人的意志,我们后天被培养出来的理性思维,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起居作息,可以通过后天的这种训练慢慢学会控制,然后调设自己的魂魄,使得自己的心和意达到一种沟通。道家或者中医早就发现肺是唯一的受心和意同时控制的器官,也就是我们心和意中间的一个桥梁。所以调自己的呼吸是沟通自己心和意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中国人很有意思,他把指挥人的内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套系统称为神!所以我们中医穴位里面有很多带神的名字,再一个呢,中国人把指挥宇宙万物变化的背后的那个也叫神。所以中国人讲的天神和人神应该是合二为一的。所以调神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说,让你人身的小宇宙和主宰天地背后那个大的神变成什么?和谐统一、和谐共振。所以四气调神大论讲的不是说怎么调呼吸吐纳,讲的是说你怎么调整自己跟天地的那个神变得同步。 古人把这个五天一个这个显著的变化叫一候,什么意思?就是说,当你接受我的治疗以后,我所做的一切,包括给你扎针、点穴、按摩、艾灸、针刺这些一系列的东西,我的气对你的产生了影响。而这种受到影响,这个气往往在五天以后,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变化,所以我们一般叫病人五天以后回来复诊。一年就是有72候。一候是个小变化, 15天的中变化叫一气。所以我们讲的24节气,多了一个字,24气。节是在气的基础上,三气45天叫一节,我们经常说四时八节,这个八节是指什么呢?立春、立冬、立夏、立秋,还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两节也就是九十天是一季,四季为一年。 "春三月"冬至以后四十五天就是立春了,立春这一天往后的持续的这三个月我们命名为春天。 "此为发陈"生发之气往上走,就象人长出头发的那种感觉,它是指发芽、发生,最早变化的它不是长出来枝叶,而是涌动出一种气。我们经常说冬天要闭藏,要进补,要养精蓄锐,留到春天让它去生根、发芽、开花,所以叫发陈。换句话说,如果您没有陈,您发得起来吗?很多人冬天还在燥,到春天他也发不起来。而另外这个陈还有一层含义,如果你攒了很多年的旧病,到春天也该发了。春天也是个很多疾病爆发的季节。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嘛。很多人就得了这种温热性的感冒,它不是伤寒。他表现出来什么,先咳嗽,然后马上就是嗓子红肿,热痛,心跳加快,心率变快,甚至还会出血,最后到高烧、昏迷、抽搐,这表现的一系列的都是一种温热病的这种状态。我们叫伏邪。春天对应的叫肝,很多原来就有肝火、肝气过旺的人,到春天他就表现出一种莫名的烦躁,然后易怒、易激惹还发怒,病冒出来的时候去清他的肝火,把肝火给他平复一下,正好借此机行事。相反呢,有些平时胆小怕事、优柔寡断,阳萎甚至那种筋比较软的人,正好借着春天这个劲,再加点食物或者是辛辣的味道,或者喝点酒,滋补你肝气。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到了春天呢,这些人体的小小的汗毛,汗毛孔开始开放,人的脸呢也开始舒张,人的气血呢又开始从内脏、从肠胃,开始向四肢、向头面、向末梢奔涌,这时候人也会显得万物以荣,容光焕发。为什么冬天要进补呢,因为人冬天的气血会从表皮收敛到内在。所以冬天吃点这种高脂肪高蛋白的有营养的,甚至吃点冻柿子、冻梨、甚至吃点冰棍,能消化。春天了人的这种气血这种能量就开始往皮表走,不是气温变了,是你的内在那个气血变了,人在本能的从一种收敛闭藏的状态开始改革开放了。 “夜臥早起”所谓的夜卧,就是晚上的9点到11点,早起指的是早晨,就是3点到5点——寅时。他们一般早睡,然后比如说9点睡觉,到凌晨3点起来,就开始什么?开始呼吸,吐呐,练功了。 “广步于庭”这个广步一个是指他的步幅,再一个是指他的节奏,是一种很悠然的,迈着大步子散步的这么一个状态。你看他广步于庭,不是广步于野。还没有到太暖和的时候,不是去春游、撒野,是在院子里面散步,还是相对封闭的。不是让你去做剧烈的运动。春天因为刚刚萌芽,刚刚生发,还没到应过于剧烈用它那个时候。 “被发缓形”被是披的通假字。古人束发意思是说我行为有准则,有约束了,不能由着性子来了,这叫做自我约束。只有在春天的时候早早起来,把头发让它解开,让它自由地披散在肩上或是身上,中医的身心灵这种关系,从来都密不可分。你可以通过调整你的形体、形态、姿势达到影响你的气血流动,达到影响你心情、思想的目的。从形体上约束自己的结果,外面好像苗条了,或者是纤细了,但是内在呢?气血运行全堵住了。春天是萌芽,生发的季节,你这么压着自己,箍着自己,勒着自己,你那些生机、生气,还能出来吗?不可能。
“以使志生,生而勿杀”这时候你就会发自内心地想去做一些事情,所以到春天应该尽情地鼓励自己去顺应天地的变化去做些事情。因为很多动物是在春天产仔的,所以春天不是杀戮的季节,不是杀人的季节,也不是杀动物的季节。春天是把冬天储存下来的营养,让它去转化成我们的气血、精神能量的时候,要化它的时候。所以春天不是吃肉的季节,而是吃青绿色植物的季节。 “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当你杀戮的时候,你杀人三千,自损八百。当你杀动物的时候,它有个后坐力,把你内心的那个生机也干掉了。新的一年开始了,赏而勿罚,就算你做错了,咱留着以后再说,绝对不会在大开春的,大过年的开始清算旧账,陈芝麻,烂谷子闹一片,这叫违反天地之气。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在春天顺应天地之气做这个事,叫养生。春天发了芽了,到了夏天就要茁壮成长,到秋天叫养收。到冬天叫养藏。所以真正地讲中医课应该讲生长收藏之道,而不都是生。我们现在这个养生变成广义了,是指养护生命的意思。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犯的毛病也是,就是什么?光有加油,没有刹车。光有生发,没有收敛。正常的人春天吃点辛辣的有助于自己的生发之气,有助于自己的营养转化成能量,从体内向四肢末梢去疏散、去疏布。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zhǎng)者少” 春天对应肝,对应木,木呢有曲直。大风刮来,弯下来,大风过去,它挺起来,大丈夫能曲能伸。所以对应着我们人体的肝,这是脏。对应的腑是胆。对应的身体的其它器官和组织是筋。对应的开窍是我们的眼睛。肝胆开窍于目。对应我们的指甲,这是一系列。五行里边的木生火,火生土。到了夏天属火的季节。你的肝,这个木没有旺起来的话,到夏天你火不起来。奉长者少。就是到你夏天提供给夏天生长,茁壮成长的那个能量气血就不够了。到夏天本来人应该热,天热,地也热,人也开始热。可是有些人到夏天就热乎不起来,寒颤打摆子。你比如说夏天太阳如果不暴晒的话那个麦子就熟不了,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