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干货|为何你挑选的绘本总是被孩子拒之“眼”外?
绘本应该帮助孩子理解生活所有的主题、所有的问题、所有的困境都是有益的,需要有一些绘本来讲述生活中的美好。但同样需要有一些绘本来讲述困境恐惧和忧虑
——延斯·蒂勒教授
今天若晴姐姐就“如何给孩子挑选合适的绘本”梳理了几条挑选方法/建议,让孩子在绘本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在乐趣中培养优质的阅读习惯。 儿童的世界是奇幻、充盈着魔力与想象的幸福国度,但在这样的幸福国度里,都会有一群迷茫、困惑、倍感压力无限的宝妈、奶爸:

我家宝宝很反感我给他讲故事,每次给她讲故事她就“妈妈,我不要听,不要听”叫个不停,甚至每次故事还没说完,中途小家伙儿就打断了…
我家孩子也是,我每次辛苦买回来的绘本他都不看,除了学校那几本,在家就不喜欢自己看绘本,是绘本选错了吗?还是不符合他”口味“?

你 们 是 否 也 成 功 入 坑 呢?

其实作为新手爸妈,在儿童阅读初期,总是会遇到最为棘手的核心问题“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挑选合适的绘本?”

因为孩子还没有大到可以自己选绘本的年龄,父母买的绘本孩子有可能不喜欢、非专业的家长也总是把握不好“绘本的艺术性和趣味感”。


避免“你以为” !
给孩子兴趣更多的可能性
每个孩子成长发育不同,生活环境也大不相同,文化教育的差异很可能造成同龄孩子喜欢与关注的点也不同。

所以千万不要陷入“我认为”的死循环:4岁的孩子就应该喜欢这种绘本啊?别人家同龄的孩子怎么都喜欢,就我家宝宝不喜欢?甚至还有些家长用“自以为”合理的观点对孩子讲:“妈妈都花钱给你买了,你怎么都不喜欢看呢?”

在挑选绘本上,切记不要一概而论,不要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的“以为”来限定孩子的阅读内容。选择时要多问孩子的喜好和志向。
可能同龄小女孩都喜欢装扮、洋娃娃、小魔仙等品类,但家长可以选取不同类别的书让孩子尝试,或者情节引人入胜、悬念迭起的探险小故事,也是小女孩可以读的!

和乌克兰著名插画师米哈伊尔笔下:样貌可爱,一头卷毛的尤莉亚置身于惊险紧张的探险故事中,父母要善于引导:宝贝你看了呢么多安静、小公主的故事,今天要不要来看点不一样的呢?

你知道吗?在一个遥远的国度中,幼儿园里发生了一起奇怪的案件,有人偷了小男孩尤拉的便盆。什么人会偷尤拉的便盆?为什么要偷尤拉的便盆?你想和小侦探尤莉亚一起去探求真相吗?

在环环相扣,紧张的探险中孩子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便盆的有趣史实:古罗马人厕所故事,日本人生活习惯,还有法国拿破仑的小趣事。

小侦探尤莉亚-《便盆失窃的秘密》用独特的视角培养孩子缜密的逻辑思维,像名侦探一样思考的同时也培养了女孩理性的观察能力,纵然小女生也可能会对探险爱不释手。

孩子兴趣的无限延展性很多时候取决于家长选择的维度,和扩展他们兴趣的方式,不要用固化的思维限定孩子的阅读范围:女孩就得/喜欢读小女生的绘本,怎么变美变优秀、小公主类故事等。

其实孩子的阅读范围是父母营造出来的空间,合适的时候小女孩也可以读科普、冒险的绘本,小男孩也可以选择温暖系的小绘本。具体怎么转换需要家长自行调整。

与孩子共读
做他/她最忠实的“陪读”伙伴
不要让孩子在读书时感受到你施加给她/他的压力,视作一种任务。而需要教引孩子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潜移默化产生影响,挑选那些父母与孩子间的小故事:

例如:设置一个爸爸与孩子之间的故事时间,《抱抱我,好吗》讲述了一对森林里可爱的小熊父子之间的故事,选择这样亲子间互动性强的故事,爸爸可以设置许多小惊喜、小技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故事最后优质的传输与在孩子心中产生的意义。

讲述前可以将自己和宝宝装扮成小熊,边游戏边讲故事:从前,森林里住着熊爸爸比和小熊,他们需要简单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有一天,小熊突然有了一个大胆而新奇的想法,他们为何不尝试着去拥抱森林里的其他小伙伴呢?这样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熊爸爸对小熊的做法很支持,于是他们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孩子将自己充分融入于角色中,故事中爸爸可以深情并茂地讲述这个用拥抱表达爱意的故事,教会孩子爱要学会表达,表达给对方。小熊虽然礼貌的拥抱了黄鼠狼小姐,但是要经过女士的同意才可以哦!小熊拥抱了所有人,最甜蜜的是熊爸爸和小熊最后拥抱了彼此。

试着用故事中这样有爱的方式拥抱孩子,教会孩子如何爱。这一过程中孩子与父母得到了深度的互动,小游戏式的讲读方式让孩子印象深刻,同时也增进了父子间的感情。

共读类的绘本有很多阅读的方式与技巧,陪着孩子一起读完,你才会发现并不是孩子不喜欢阅读,而是没有你的参与!

带有主观目的性
首选解决育儿难题、教导类绘本!
父母不要将读书视为单纯的阅读和接收的过程,传达和反馈是互相关联的,读书可以培养的能力,但并不是单一的,由浅入深的及时的引导孩子思考,绘本阅读不只是单纯的传输故事!要让孩子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每个孩子都对世界充满幻想,希望自己的某位长辈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蓝色森林》满足孩子幻想愿望,同时也是帮助孩子认识和接受长辈的去世,有了美好的幻想,才会幸福的生活,有了对长辈去世的正确认识,才能更清楚人生的意义。

在带奶奶的陪伴下,小薇走进了蓝色森林,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在那里会遇到童话故事里的人..

把人生将会面临的议题用绘本的方式传输给孩子,不需要深刻的理解,只希望他们未来遇到的时候不会措手不及、慌乱不堪。

父母每次贴心地挑选绘本的过程,其实暗含着对孩子美好未来无限的构造,希望他能:
开开心心的与玩具告别、与不愉快告别
《奥斯卡的小红船》

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的缺点、正视别人的缺点
《陶瓷男孩》

留出时间给身边最重要的人
多花点时间陪伴彼此
《没时间》

有爱心、善良
能多关爱身边特殊的朋友
《来自星星的约翰》

父母对孩子的爱太多了,绘本也太多了,选择你想为它建造的美好未来便好。

躲开“水土不服”
适合才是攻破童心的关键!
伴随启蒙教育热度的不断升温,童书也犹如狂潮,一味狂涌来,家长在挑选的过程中也是乱了眼,但其实把握好选择标准即可,不一定畅销就是适合孩子的,也不一定价格贵的就是最好的,条件允许可以选择贵的,但阅读的乐趣往往比价格更为重要。
阅读绘本的时候,不需要完全按照绘本内容来。国外的绘本可能与国内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强行按照内容来,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就会有难度。

同时市面上多的是一些国外引进版权的绘本,很容易将父母的选择引入到“外版的书就是好的”思维圈中,但在我们都随大流的同时,可能会忽视掉一些就在我身边的原创好书。

节选自《套娃妹妹》 著名少儿文学家曹文芳老师的原创类书籍《套娃妹妹》用中式思维告诉孩子们写作就是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以身边的小事为题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弘扬爱与责任。

节选自《套娃妹妹》
更加巧妙地用绘本的方式传达文学的理念:
冬妮在俄罗斯学习跳舞,回国时,她买了一套套娃带回家。平时,她很喜欢摆弄这些套娃。一天,冬妮收到邀请,去俄罗斯跳舞,她打算带着套娃回家乡看看。本来相安无事的15个套娃,因为谁在外面看家乡的风景起了争执。最小的套娃妹妹为此赌气,没有回大姐的肚子里。第二天,经过月光沐浴的套娃妹妹居然变得比大姐还大。从此,每晚都有一个套娃沐浴月光,变成新的大姐,套娃们越变越大。当冬妮要去俄罗斯的时候,套娃们大到已经无法被带走了!

挑选绘本时
善于把握年龄段、成长期特点
不要随便丢给孩子一本书就让他来读。而要根据年龄和性格匹配读书的难度!
8个月-1岁阶段
基本能主动拿起绘本,试图翻书。这个阶段更多的是培养小孩“认识”绘本、“习惯”绘本。建立一种习惯,就是告诉宝宝绘本这个东西和我的生活有关,以后身边会经常出现的~

1-3岁阶段
2岁以后可能看懂了页码、文字、图画、数字。有了一点逻辑思考的能力,引导他们指出图画中的关键信息、角色、小动物、物品等,可以开始选择传统的、易理解的绘本书,父母尽可能把绘本故事简化!用画面感与视觉给孩子加深印象。

3-6岁阶段:
这个时期的绘本主题选择更倾向于:教育类,日常生活主题为主:例如亲人家庭关系、父母分离的痛苦、关于如何面对死亡、关于朋友间的信任、未来的希望等会面临的议题。 关于自信心-《飞翔吧,贝蒂》

关于友谊《泡泡大作战》

关于陪伴《当我长大》

6岁以后的阶段,有能力开始进行独立的绘本阅读,可以选择文字较多的绘本。

愿每个绘本都能温暖幸福国度里的小朋友,每位家长用心地挑选都能拉近亲子间的距离,尽可能给孩子宽维度的选择空间,让孩子真正享受绘本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