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辽太郎轶事
本身不喜欢学校,小时候被称恶童。不是个性很开朗的一个人。
母亲娘家附近有很多古坟,所以会捡很多土器、箭头。少年时期很向往中国的马贼,日后在二战时期,担任战车队小队长,也算圆梦。
1940年在旧大阪高校、旧弘前高校的考试不及格,1942年进入旧大阪外国语学校(新制的大阪外国语大学前身,现在大阪大学外语系)。
1943年11月因“学徒出阵”(学生兵)而从大阪外国语学校肄业(次年9月正式毕业),后在兵库县加东郡河合村青野原进入战车队第十九联队。在部队中罕见地成立“俳句之会”。
1944年4月进入四平陆军战车学校,12月毕业。由于出身文科,对战车与机械一窍不通,中间还因为无法启动战车、冒出白烟而大叫“救救我!”还有碰触战车电流,用手斧把电线切断等事情。
由于成绩不好,没有派驻前线,这是生死之分。毕业后发派满洲牡丹江久留米战车第一联队第三中队第五小队队长。1945年为了日本本土决战,历经新潟县、最后分派到栃木县佐野市,到日本投降时位居陆军少尉。
日本战败时期,22岁的司马辽太郎曾说“日本为何打这一场笨仗?什么时候日本人变得这么笨?”在佐野的战败经验,成为他后来作家生涯中思考的原点。
由于善于言谈与听讲,有“座谈名手”之称,对谈集也出版很多本。
认人的能力很强,据说他出身地与祖先也有这种能力,经常让周围的人非常惊讶。
原文: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8%E9%A9%AC%E8%BE%BD%E5%A4%AA%E9%83%8E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