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王思聪点赞赵晓菁医生:我想救你,你却想让我死


上海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赵晓菁教授,几十年的医术医德,未获得世人瞩目,却因一次医闹上了热搜。

他因与患者起争执发生肢体接触,被警方传唤调查。
事实证明,当天报警闹事的患者,是在预约已经满的情况下,赵晓菁教授临时帮他加号,加入治疗的。
因为赵教授体谅他不远万里从外地过来看病。
为此,赵教授中午12点50为他看病,这时他已经加班五十分钟,还有最多四十分钟又要开始下午的忙碌。
他嘱咐患者,下午15点30再来找他。
结果,病人三点二十进去了,教授告诉他,前面还有预约的人,让他等一等。
他三点半又进去了,要求赵教授停止当前预约病人的治疗,为自己看病。
而赵教授还在给别的病人看病,就只能先把他赶出去,他觉得教授在糊弄他,生气了,场面就失控了。
到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个患者就是在无理取闹、寻衅滋事。
赵教授为他雪中送炭,他却将恩人毙于风雪。
善良如果给错了人,那就成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但是,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
胡歌先发声支援赵教授:

他转发了一张证人朋友圈的截图,摆事实讲道理,理清了来龙去脉:

随后,王思聪也参与发声了。

我们该庆幸,被误解的善良,还是被善良拯救了。
因为真正的善意,在付出的时候或许不求什么回报。
但是杀死善良,回报给他恶意就够了。

多年以前,孙俪曾经资助过一位贫困少年。
读高一的少年,天天蹲在餐馆最肮脏的角落刷碗。
孙俪看了报道后特别心疼,便资助他考大学。
第一年,少年落榜,孙俪鼓励他表示还愿意资助他。
第二年,少年考上了上海水产大学,孙俪负责了他一段时间的学杂费生活费之后停止了资助。
少年便以一篇6000字的讨伐文,将孙俪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备受各界指责。

后来有知情人士站出来,说少年上了大学之后,不但没好好读书,反而谈恋爱、打游戏、买昂贵的手机,把孙俪当成了提款机。
世人才知道,孙俪好心帮扶的少年,是个贪心不足、恩将仇报的白眼狼。
尽管孙俪被正名了,但她从此不再轻易资助任何人,改成帮助流浪猫流浪狗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世界以痛吻我,我尚能报之以歌,若世人以恶待善良的我,该当如何?
冷漠,可能是我最后的避难所。

一颗完好的鸡蛋,上面是可以站人的,看似薄薄的蛋壳,却能承受上百斤的重量。
可是蛋壳本身也很脆弱,脆弱得轻轻一磕就破了。
善良就像这蛋壳,它有时能发挥超乎想象的力量,但却经不起或无知或有意地试探和磕碰。
前段时间有位小姑娘在网上点了份奶茶外卖,备注上写:救救孩子。
也许是出于恶作剧,也许只是无聊想写一句流行语。
不料,接单的外卖小哥却当了真,以为点单的人遇到了危险,于是迅速报了警。
一群警察和外卖小哥赶到她家后,却发现什么事也没有。
在场的家人将此当做一场儿戏,发朋友圈炫耀“我妹妹真是今日最佳”,还有人评论“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引起这么大的误会和麻烦,有什么可笑的?
想起了小时候经常听的“狼来了”的故事,它教育我们不要撒谎,不要挥霍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其实恶作剧损失的何止是当事人的信任,它践踏的是参与者的善意。
孟非曾说:“有时候容易受骗是一种善良的表现。”
善良之人本身没错,错的是那些无故消耗他人善良的人。
经历此番闹剧,外卖小哥以后还敢轻易“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吗?警察以后接到报案,是不是先不着急救人、先要花时间辨别真伪呢?
那个恶作剧的女孩可能不知道,故意浪费警力资源,情节严重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2018年11月30日下午放学后,11岁的黄某某再也没有回到家,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了踪影。
当地警方调用一切资源查找,众多公益组织在冰冷河道内地毯式搜救,父亲悬赏50万元寻子......
整个温州乃至全世界都在为这个孩子揪着心,祈祷孩子平安归来。
4天后,真相大白,原来是孩子爸爸有外遇,孩子妈妈与丈夫存在情感纠纷,为了测试丈夫,就自导自演了一场儿子失踪的闹剧,没想到事态发展得这么严重,不知道如何收场。
最终,法院替她收场了,她因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3个月。
她自己得到了惩罚,对于那些心系孩子安危的人来说,被浪费的感情,何尝不是轻易献爱心的“惩罚”呢?
假如此类“狼来了”事件泛滥,公众的善良会不会因此蒙上阴影呢?

善良偶受伤害,也许只是阵痛。
但若是整个社会风气,已经容不得善良施行,世界就会冷得一片荒凉。
行善之前若先要经过筛选确认,世界该何其悲哀!
最可怕的就是,人们再也懒得去付出善意。
爱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关心。

马路上摔倒的老人,旁人不敢去上前扶一把,怕被骗被讹钱;
看到路边的乞丐,也不愿给施舍了;
有人因生病众筹捐款,不愿再去献爱心,因为募捐的人可能有车有房还是个开公司的网红。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总是乐于助人,突然有一天他什么也不愿做了。
不要怪他,他不是不善良了,只是信任被恶意透支完了。

我们总是对好人太坏,对坏人太好。
当伤害发生时,我们习惯指责受害人而为加害者洗白,长此以往,真正的善或许会成为一种历史,再也没有立足之地。
作家斑马说过: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爱心透支额度也是有限的。”
善良只有不陷入孤立无援,关于善良的一切,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如果善意被一点点杀死,如果热心肠被一次次践踏,如果整个社会渐渐变得麻木不仁,我们又能去怪谁?是我们亲手铸就了那个冷漠无情的社会!
当善良遭到践踏,不要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保护好善良的火种,它很珍贵,别被坏人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