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穿越与情感的量子退相干——理解《复仇者联盟4》
情感的诅咒+时空穿越的尺度+人情尺度
——《复仇者联盟4》的意识形态
文=空语因明
如果说《复仇者联盟3》的特征是知性的胜利(或“知识的诅咒”),那么可以说《复仇者联盟4》的主题是情感的胜利(或“情感的诅咒”)。在无限宝石战争中,萨诺斯(灭霸)用生态容量规律来给他的“邪恶计划”以理智的表象,并且最终完成了他的革命目标。然后,这个功成名就的革命者就退休了,欣慰地以为这个新宇宙会感激他这个“命运之神”带来的新气象。如果没有超级英雄们的执着情感的话,那么结果可能确实会如同萨诺斯设想的那样。然而,“情感的诅咒”会试图扭转“知识的诅咒”。这些超级英雄需要在情感的召唤中,进行一场扭转伪命运的斗争。《复仇者联盟4》就是这样的斗争。
如果抛开情感特征的话,那么《复仇者联盟4》可能就算不上一部优秀的电影了。这是一部结局式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承上启下的电影,毕竟无限传奇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传奇的开始。似乎,观众不能抛开以往的漫威宇宙情节来看这个电影,否则有些情感述求无法理解不说,甚至有些情节设定也看不明白。当然,如果让对电影故事的情感投放变成对某个角色的崇拜或依恋,似乎也是不可理喻的。此处关注的是对《复仇者联盟4》的理解问题,即如何在漫威电影宇宙的设定中来理解这个故事的思路,主要从时空穿越和超级英雄的立场价值两方面来反思。

1= 时空穿越的尺度——《复仇者联盟4》的时空穿越有什么特征?
这里给出的时空穿越解释,是严格按照漫威电影宇宙的叙事来进行的。因此,平行宇宙穿越时空,超光速穿越时空,这些都是错误的。
时空穿越对于科幻电影而言,已经是比较俗套的了。《复仇者联盟4:Endgame》采用的是时空穿越的方式来逆转命运,同时剧情中又否定了一大堆时空穿越的电影思路。浩克明确说以往电影里的时空旅行思路是不靠谱的。复联4采用的穿越思路确实和很多电影不同,它是通过量子领域来进行的。简单来说,复联4的时空穿越和其它时空穿越方案的区别是尺度不同。
根据中学物理,时空尺度分为最基本的三个层次:量子层次(普朗克尺度);宏观低速运动层次(生物尺度);宏观高速运动层次(相对论时空尺度)。在以往电影中,原始的时空穿越大多是在宏观低速运动层次进行的,比如《回到未来》和《时间机器》。这也是最离谱的穿越方式(之一)。复联4重点否定了《回到未来》的方案。看起来不那么原始的时空穿越是在相对论层次中进行的,比如通过虫洞(爱因斯坦-罗森桥),或者通过超光速运动,或者与此类似的途径。这应该是科幻电影中最常见的时空穿越方式。这种方式以为时间就像空间一样,能前能后。然而问题是,时间和空间不一样,因为宏观宇宙中的时间是有方向性的,从过去指向未来。而且,漫威电影宇宙好像也没有超光速运动的设定,虫洞则是用来进行空间跳跃的。

在漫威电影宇宙里,能够穿越时空的方式应该有两种,除了量子领域之外,就是利用时间宝石。时间宝石不会破坏时间的方向性,也不需要超光速运动。在复联4上映之前,有人曾猜想,奇异博士可能在时空中安置了一个时空循环,从而可以逆转萨诺斯的计划。不过,这个思路的问题主要是:只有时间宝石的使用者才能记住时间中所具有的信息,但奇异博士不能一直维持这个循环,在萨诺斯抢走时间宝石后,奇异博士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复联4采用量子领域来进行时空穿越,有很多优势。要想理解量子领域的时空穿越方式,两部《蚁人》是必须要了解的。
第一,最重要的是《蚁人1》中皮姆说过的话,在量子领域的某个尺度(可以称之为普朗克尺度)上,时间会失去意义。在这里,不只是时间会变慢或者停止,而且也没有时间箭头,不会受到时间的方向性的约束。这一点也是复联4之所以能否定掉它提到的那些电影的时空穿越方案的基本依据。宏观宇宙(无论低速运动物体还是相对论层次)无法避开时间的方向性。
第二,皮姆粒子保证了物体(包括人)的尺度特征的不变性。也就是说,人或物在变大或变小的时候,能够维持基本形态特征的稳定。比如,人或物在变大30倍的时候,重量并不会同样变大30倍,而是变到合适的倍数,让这个人或物能够维持基本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皮姆粒子并不是必然以人为单位来起作用的,而应该是以“单元”来起作用的。这个“单元”可以是穿着蚁人战服的一个人,也可以是装有皮姆粒子的一辆车,一栋楼。这可以从《蚁人2》看出来:一栋楼装了皮姆粒子,那么它里面的人会跟着这栋楼的变大而变大,变小而变小。这样就可以理解,复联4里,萨诺斯如何能够把一个飞船传送过来,因为这个飞船就是一个单元。
第三,量子纠缠保证了信息在不同人之间的非定域传送或及时传送。这一点已经在《蚁人2》的结尾展示过了:进去量子领域的蚁人可以通过特制通讯器向宏观世界传送信息。复联4里那些穿越时空的复仇者们应该也装备了这样的通讯器。
皮姆粒子,量子纠缠和量子领域的那些设定,大致意味着对EPR悖论(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佯谬)的否定。复联4里,钢铁侠也提到了EPR悖论,用来解释浩克为什么没能设计出有效的时空穿越装备。他解释说,因为浩克没有处理好EPR悖论,所以导致蚁人没能穿越时空,而是经历了时间。他的意思可能是说,浩克没能成功实现量子纠缠,而是陷在了定域性里,所以只是表现出时间观测值的变化。我只是说可能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完全不去想怎么理解。
当然,深究技术细节是不必要的。皮姆粒子之类的,这都是漫威电影宇宙的科幻设定,和现实物理的关联大致也就是术语(比如普朗克尺度,EPR佯谬)的相似了,不能深究技术细节。因此,复联4里讲到量子领域的时空穿越原理的部分,说的似乎也都是莫须有的,看个大略就行了。虽然技术细节是不可能有的,但是复联4的科幻部分起码也是按照实验出成果的思路来演的。它并不是灵机一动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就必然可行,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钢铁侠进行了很多模拟测试才得出来计划可行的结论。起码这一点是有科学气质的。
到这里,再强调一下,漫威电影宇宙,复联4,采用的时空穿越方式和平行宇宙无关,也和超光速无关。平行宇宙的方式并不会让复仇者联盟真正逆转命运,逆转萨诺斯的目标,因为在平行宇宙中的满足是自欺欺人的。这不是说平行宇宙不存在,而是平行宇宙并不是用来进行时空穿越的。不仅复联4,而且《X战警:逆转未来》,还有《神盾局特工第五季》都没有采用平行宇宙的方式。一个宇宙只有一个时间线,时空穿越是用来改变这个时间线的,并不是再多创造出一个时间线,因此也不会制造平行宇宙。浩克在复联4里已经解释了,如果只是改变过去,最终只是让现在变成过去,然后从那个过去的时间点再新创一个走向。《X战警:逆转未来》也是如此,当未来被逆转之后,未来就成了过去,成了金刚狼的回忆。《神盾局特工第五季》也是如此。虽然后两者没有采用量子领域的方式来进行时空穿越,但是它们对时空穿越的理解都和平行宇宙无关。
2=过去与未来之间的量子退相干
《复仇者联盟4》安排了很多解释这里的时空穿越与其它时空穿越有什么不同的情节,但是,它仍然没能避免很多观众的疑惑。最明显的一个疑惑,大概就是:来自过去的星云消失了,为什么未来的星云还能活着?于是很多观众就认为,这是复联4的剧情漏洞。事实上并非如此。

之所以现在星云的活着和过去星云的死亡之间看起来是个矛盾,主要因为很多观众是按照线性递进的思路(或经典宏观物理学的思路)来看待的。那么其他一些观众为了解释星云活着并不是剧情漏洞,就用“平行宇宙”的思路来解释:就是认为过去的星云和现在的星云处于不同的宇宙,她俩处在不同的时间性上。“平行宇宙”的理解方式,实际上也是错误的,至少不怎么正确,并不符合《复仇者联盟4》中已经有的解释。这种“弥补漏洞”的思路仍然采用的是宏观物理学的视角,这也构成了很多平行宇宙解释的基本谬误。而且,平行宇宙和平行时间线之间的区别,往往被忽略了。
简单来说,宇宙大于时间线,平行宇宙要比平行时间线复杂得多,也更广阔。平行宇宙是并列的宇宙,不同宇宙之间发生的事件有相当大的区别。比如《蜘蛛侠:平行宇宙》所展示的:平行宇宙里的蜘蛛侠甚至可以是猪。两个不同宇宙的星云,是不会分有同样的记忆的。《复仇者联盟4》里的两个星云分有同样的记忆,因此她俩仍然处在一个宇宙里。因此,用“平行宇宙”来解释星云的遭遇,是很简单的错误。她俩的区别,是时间线的差异。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当星云时间穿越到过去的时候,过去的星云竟然可以获得未来星云的记忆。如果按照线性递进的时间性,那么这也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这表明,两个不同时间线的星云发生了“量子纠缠”。也就是说,她俩的关联已经超过了时空的定域性的影响。量子纠缠问题和EPR悖论(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佯谬)相关。复联4里,托尼·斯塔克曾提到了这个EPR悖论,用来理解浩克博士为什么没能做出成功的时空穿越机器。这在上一篇解释里已经提到过了。浩克博士在解释为什么回到过去杀死灭霸不是可行的方案的时候,说到:改变过去不能改变未来……回到过去的话,现在就变成过去的过去,过去就变成了未来。所以说,其它很多时空穿越电影的思路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浩克说的话,通过图解可以很直观地理解。在以往的时空穿越电影里,时间是线性固定的,回到过去,改变过去的某个事件,结果就是未来的相应事件会发生改变。如图A所示。但是,实际上,如果回到过去,改变历史的大事件,那么就会导致历史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如图B所示(图B是简化的情况)。因此,为了保证现在的人不会被新的时间线抹去,就不能干扰当前时间线的大事件。

不过,这仍然没有解答为什么未来的星云能够在过去星云消失后继续存在。其实答案已经在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台词里了。《复仇者联盟4》对时空穿越的核心解释都是由托尼·斯塔克表达出来的,也只有他真正理解了这种时空穿越的方式。拥有电气工程硕士学位的蚁人斯科特·朗只是体验到了这种可能性,并不理解机制。当蚁人斯科特·朗三人来找托尼·斯塔克的时候,托尼是这么看待量子空间的时空穿越的:“量子涨落扰动普朗克尺度,触发多伊齐议题”。
这里面涉及三个主要术语。回顾一下中学物理可以发现,普朗克尺度是最小尺度(及其相关的尺度),量子涨落指的是量子尺度的能量不确定性。多伊齐议题对于很多观众而言应该是陌生的。这个议题的说法根据的是物理学家大卫·多伊齐关于“近闭合时间曲线的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Near Closed Timelike Lines)”研究。多伊齐在他的1991年的这篇论文里讨论了时间旅行的悖论问题,比如解决“祖父悖论”。他认为,我们应该用概率来理解时间穿越的一个人和过去的这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关系。多伊齐设想的回到过去的时空穿越,允许两个同样的个体同时存在,并且允许两者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对此可以通过和“薛定谔的猫”的思想实验进行类比来理解。简单概括而言,这个思想实验认为在量子效应的影响下,宏观物体(比如猫)可以处于不同状态的叠加。在量子杀手的控制下,这个猫有一定概率活着,同时有一定概率死掉,在我们进行观测之前,无法确定这个猫是死了还是活着,因此它就处于叠加状态。复联4里的星云,就曾是那只“薛定谔的猫”。这样看的话,时间穿越者,穿越到过去的时候,就和过去的自己处在一种干涉状态中。

《复仇者联盟4》里发生时间穿越的那些人就处在这种状态。过去的星云和未来的星云都按照一定的概率活着或死掉,处在不稳定的状态,相互影响。在时空穿越中,事件还没有定型,还不会形成百分百确定的历史;直到时空穿越的事件结束,这种相干或叠加状态才会结束,也就是退相干。这种看法也意味着否定了多世界诠释在这里的效用,平行世界并不适用于这里的时间穿越。正是因为这种类似薛定谔的猫的状态叠加,时空穿越了的两个星云不能按照单纯的决定论思路来理解,更不应该为此假设多余的平行宇宙。影片最后的美国队长罗杰斯的穿越和变老,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也就是说,当历史回归到稳定的时间线的时候,两个罗杰斯之间发生退相干,然后出现一个年老的罗杰斯。
总而言之,理解了钢铁侠提到的时空穿越解释,就能够理解星云到最后为什么还活着。复联4里反复提到它的时空穿越有什么不同,理由也在于此,它想要提醒观众注意到这种差异。不过,可能是由于情节专注的是角色们的情感补偿,因此并没有对时空穿越的解释多做展开。实际上不只是观众可能误解,大概就连导演也可能会误解,毕竟剧本是编剧定的,剧情的设定依据也只有编剧才更清楚。复联4的时空穿越设定已经非常贴近物理学的前沿议题了,虽然它本身并没有宣称有多硬科幻。
3= 复联超级英雄的人情尺度
作为“无限传奇”的阶段性完结,复联4不仅是情节的一个完结,也是情感的一个总结。复联4是在情感的“偏执”(或执着)中展开的,被“情感的诅咒”所推动。恰似复联3中提到的“知识的诅咒”这个词,情感的诅咒往往也带有贬义色彩。这里用“情感的诅咒”是在中性词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萨诺斯的计划虽然并不完美,并非理性,但是死亡和毁灭似乎永远是生命的宿命,生存空间扩大了的世界并非完全惨不忍睹。不过,那些超级英雄们的情感链接牵动着他们,他们也不想看着一个偏执的宇宙生命用自己的片面见解来冒充命运之神。
要想明白复联4中那些超级英雄的选择,单纯从漫威电影宇宙情节上的概述中是很难得到答案的,应该从他们的人情逻辑上去寻找答案,或者从复仇者联盟的价值定位上获得答案。而且,这种答案在漫威电影宇宙的设定里,不应该过多牵扯漫画设定。从人情逻辑上概括地看,复联4主要讲的是复仇者联盟的那些核心成员的自我实现。钢铁侠托尼,美国队长罗杰斯,绿巨人浩克,雷神索尔,这些着墨甚多的核心成员,一致在自我心中的冲突以及和环境的冲突中确立自我。他们每个都可以有一个人本主义的身份。

钢铁侠,关键词“安全”。成为钢铁侠之前的托尼·斯塔克是一个追求享乐的军火商和发明家。在《钢铁侠1》中,当有记者问他,当你卖武器和发战争财的时候,就没有良心不安吗。当时,托尼的回答采用的是标准的公关模式,避重就轻。他会说,他还用挣来的钱资助学术和搞慈善了。这是一个非常现实又很巧妙的回答。就像当我们问一个资本家有没有因为剥削工人而良心不安的时候,对方就可以用“慈善”来作挡箭牌。特别对于一个道德缺失,金钱至上的社会来说,这样的回答真是妙极了。
经历了生死变故之后,托尼·斯塔克良心发现。在《钢铁侠1》的结尾,托尼·斯塔克宣布自己是钢铁侠。从此,他开始真正以维护群众的安全为己任,“钢铁侠”成为安全的保障。讽刺的是,良心发现的钢铁侠反而晚上睡不好了。为了安全保障,他需要担心应该如何应对更大的危险。《钢铁侠2》和《钢铁侠3》是托尼一边应对往昔残留的恩怨,一边变得强大。《复仇者联盟1》让托尼意识到了外星威胁的强大,促使他在《复仇者联盟2》里试图制造出奥创来进行防卫,保证安全。在复仇者们之中,更多的是,钢铁侠意识到为了安全,需要不断改进。他一直在向着安全的理想迈进。因此,复仇者联盟4让钢铁侠来完成最终的安全使命,由他亲自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立场。

美国队长罗杰斯,关键词“相伴”。三部《美国队长》呈现出他如何看重同伴。美国队长罗杰斯虽然身体上被增强了,但在心态上,他仍然是一个普通人。他说,他“相信人”。他无法像钢铁侠那样诉诸科技来增强安全感,也无法像雷神索尔那样诉诸神力。面对可能的外星威胁,美国队长罗杰斯反对制造奥创的计划,他觉得只要大家共同相伴,共同面对危险,就可以保持希望。可以用同样姓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者卡尔·罗杰斯的话来陈述美国队长罗杰斯的价值观:“当我看着这个世界时,我是悲观主义者;当我审视世界上的人们的时候,我是乐观主义者”。这是一种天真的乐观主义,在复仇者联盟4的开篇,就遭到了托尼·斯塔克的讽刺。
对相伴的牵挂,贯穿了三部《美国队长》,最终在《复仇者联盟4》中完成了他对相伴的愿望。刚看到复仇者联盟4结尾罗杰斯的选择的时候,我觉得让他这样老去,似乎有些画蛇添足,甚至于有损美国队长的大叙事形象。不过,转而一想,这种结局似乎也是他的人本主义定位的合理走向。首先是这里的时空穿越方式,允许他这样做;只要够谨慎,他的做法并不会改变历史的大方向。同时,《复仇者联盟4》有意通过时空穿越的方式,着重呈现对三位核心成员的情感补偿:钢铁侠与他父亲对话,美国队长罗杰斯与他的情人卡特相见,雷神索尔与他母亲对话。这些情感补偿得以让他们坦然面对“自我”。

绿巨人浩克-班纳,关键词“平和”(peace)。浩克和班纳两种人格之间的冲突大致是生物性人格和知识性人格之间的冲突。在《无敌浩克》和之后的剧情里,原本的班纳以为,为了实现自身的平和,应该让班纳盖过浩克。浩克拒绝这种“平和”。在《复仇者联盟4》中,两种人格得以融合,实现平和。
雷神索尔,关键词“自由”。围绕雷神索尔的人本冲突是血统赋予他的责任和他自己要追求的快乐。从《雷神1》到《雷神3》一直是在这种冲突中展开的。索尔不想搞权术,不想利用政治谎言去统治民众,他想要自由,想要和伙伴们在一起的快乐。血统自带的责任不允许他这么做,《雷神2》展示了他的逃避,《雷神3》则又把他拉回了血统责任中。随着阿斯加德的毁灭,他在《复联3》中与灭霸对战的失败,以及《复联4》中母亲对他的开导,最终他得以“回归自我”,追求自由带来的快乐。

这些超级英雄们的故事走向是由他们对应的人本主义层次来设定的:安全,相伴,平和,自由。《复仇者联盟4》因此不仅是情节的完结,也是这种人本主义层次的实现:钢铁侠托尼·斯塔克实现他的安全理想;美国队长罗杰斯实现了他的相伴梦想,绿巨人班纳-浩克实现了他的平和梦想,雷神索尔能够坦然于自我的快乐。除此之外,《复联4》也为其他人安排了情感补偿时刻,最后的大决战中有很多与《复联3》呼应的场面。
人本主义是“无限传奇”的核心意识形态,与此照应的是很多大叙事被转化成了小叙事。无限宝石战争之前的“奥创纪元”,“内战”,“诸神黄昏”等大叙事都转化成了小叙事,从以事件场面为核心转换到以人物及其情感为核心。因此,《复联4》并没有展现无限宝石带来的更有想象力的场面,而是展现“情感的诅咒”。这也在情理之中,漫威电影宇宙就是这样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