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历,两年两次晋升,成为大厂产品经理,他找对了三个人
这位同学,小刚,是大专学历,专业是计算机科学。2017年毕业,上周和我说:
治敏姐,我已经是58同城的产品经理了,带两个助手。感觉很幸福也很挑战。
我真心为他高兴——他打破了学历的壁垒,而且这个晋升速度,比很多名校本科生都要快。
我知道他大专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陌陌的运营,然后15个月跳槽,来到58同城也就是15个月,得到这次晋升。我问他:小刚,说说你这两年的经验吧。
他说:
首先自己得主动,专业上要好,而且也确实在主动的加班和主动的帮主管分担工作,也就是为好优姐姐常说的工作交付是最基本的。
其次就是运气,我承认我运气好,不管是在陌陌还是58,部门很好,领导赏识,而且赶上了主管离职有晋升的孔雀。
最后,就是我觉得一路总来,也总有贵人相助。
哈哈,当了主管果然不同,上面总结的三点条理好、观点好,还很周到。今天我就围绕贵人相助这件事,解析一下小刚的成长晋升一路。
总结起来,我认为小刚从大学时期,就注意认识三种人。
第一种,是顾问,我在这段时间就扮演者顾问的角色。
首先小刚会和我说真心话,比如他那会儿在学校里,让我看简历,讲述自己在校园创业的艰辛,以及为什么创业赚钱了还要离开。
具体小刚来找我说啥,记忆比较明确的有这么几件事:
第一,要不要去西安参加一个互联网创业大赛。因为要请假,而且要自己出路费。我支持他去,我们一起讨论去西安参加这个比赛有什么收获?一个是自己的项目能上台演讲,能拿个奖项提高简历含金量,一个是长见识也就是成长,最后就是结识人脉。
第二,面试准备,如果对方问你为什么要停下创业,怎么回答?小刚在学校创办过教育公司,收益还不错。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起点太低,而且越是创业越向往大厂的各种光环。我觉得说实话就行:首先为自己创业可以自豪,其次向往大厂也很正常,带着这种坦荡的情绪面试就好。
第三,一开始小刚面试产品失败,只能做运营,又和我商量。其实这位同学很有主见,他已经决定接受运营了,只是有些不甘心,需要找人聊理清思路和情绪。而我刚好扮演了这个角色。我分析了现在互联网公司重运营的趋势,运营在公司内越来越重要而且岗位序列越来越完善,最好还表示“以你的能力,做什么都前途一片大好”。
于是他就愉快的入职了。
第二种人,是资源方,也就是手握资源的人。
小刚在校期间,就是风云人物,和学校的老师,其他活跃的学生很熟悉。这样很多学校的政策他都能第一时间知道。工作后,小刚在几次行业会议上,还主动的认识了几位猎头。
他会和猎头咨询:现在互联网圈,产品经理的趋势,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产品经理?
然后他把自己的简历打磨好发给猎头,谦虚的请教猎头帮自己分析,自己哪方面薄弱。猎头指出他产品经理方面的专业欠缺,同时通过猎头,他从陌陌跳槽到58同城。
第三类人,是学习群中的同学和老师。
小刚在学校里就有使用领英和赤兔的习惯(一款特别职业范的社交软件),而且也报名了很多网课。其中最集中的学习,是产品经理原型图软件, axure、 GUI Design Studio 两种。他报名了一个训练营网课,学习 axure。而在学的过程中,就会参加学习群。
在学习群中,小刚是很积极的,经常分享自己的作业,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并且真诚的询问反馈,所以在产品经理的业务上,软件使用和原型图两方面,很熟练了。
以上,这3类人,构成了小刚健康高校的商务社交结构。但是很遗憾的是,和小刚对比,我辅导过一些同学,在毕业那一刻,上面的3大方面连一个人都没有,即没有信任的顾问,也遇不到行业大咖,最后连学习也找不到同伴。
多年的职业辅导经验告诉我,职业发展不在乎你认识多少个人以及你认识的人有多么厉害,而是在于你认识的人对你有功能。而顾问者、资源者、学习同伴,这三类,是我们职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必备社交结构,缺少其中一个,你会在关键决策、压力和机会面前势微的。
那么,如何认识顾问者、资源方和学习同伴,即去哪里找?
顾问,是和你没有直接利益关系,愿意支持和指导你的人。
基于这个定义,我认为一位年轻人可以有以下渠道找到顾问:第一是老师,可以是班主任、辅导老师,也可以是你的学科老师,第二是出来实习创业遇到的社会人士,比如实习时带你的人,第三是专业咨询机构,比如为好优姐姐。最后,当然也可以是你的父母、学长学姐和朋友。
划出范围后,是否要让这人成为顾问,你还要设立标准:标准一他有更成熟的社会认知,他不能张嘴就说“女人其实工作差不多就行”,更不能告诉你“其实职场就是那么回事,能说会拍马屁的人就混的开”,这些都是典型的没有独立思考和屌丝愤青,如果这样的人来做顾问,你就被带沟里了;标准二,他愿意帮助你,无论是你们共事有了信任,还是你交了费用彼此有了契约,还是他有帮助人的使命感与价值需求,人家愿意帮助你是第二个标准。(别怀疑,有的人就是有“被人需要”的价值体验,你去求助他会很高兴的)。
资源方,是手握资源的人,你需要先进入那个【场】才行。
基于这个定义,我认为年轻人要想认识有资源人,需要主动参加平台与活动。你可以:首先分析你所在平台上的关键人物,如果你在学校,那么老师就是,如果你在公司那么老板就是资源方;其次专门加入一下平台,比如行业论坛、沙龙峰会,就比较能够认识到在这个领域有话语权的人。
对于资源方,你不用非常深入的考察人家三观,明确对方所在的平台和岗位头衔是第一位的。
学习同伴,就是和你一起学习,不断检验你水平的人。
在我的考研复盘中,我提到能有人一起陪着学是很好的。所以要想认识这样的人,方法很简单,你得学习才行。而且你在要学习中愿意分享,比如我们在一个群里,会发现有的同学,特别愿意和大家分享好的资料,这类人就善于使用学习同伴。
最后,如何使用顾问者、资源方和学习同伴呢?
面对顾问者,请你说实话,不要装X。这也是我辅导同学们时,反复强调,请你一定要和我说真话。也许你之所以不愿意求职不是迷茫,而是你害怕面对职场。而且最好时不时和和顾问跟进进展,这样顾问会有节奏感与成就感。比如小刚入职58后,一年多了,还记得告诉我他晋升了。
面对资源方,你不用什么都说。你的迷茫自卑,人家不需要知道。你要认真的整理自己有什么资源,以及明确你想要什么?比如面对猎头,展示自己的简历,明确自己的求职目标,那么猎头就能发挥效用。面对老板,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交付呢能力,然后可以谈自己的职业需求,比如自己想要支持或调岗等。
面对学习同伴,就好好学习吧。不要总想着能和同学与合伙干票大买卖,报名参加什么网课也不要以“来这里搞人脉”为第一要务,你先用最纯正的学习姿态完成学习任务,让同学陪伴你学习,或者检验你学习的成都。至于同学会成为生意上的伙伴,那是后话了。
很多时候,以上3种人,也会有交叉和重合。看完上面的内容,其实经营商务社交,并不油腻,所以不要再害怕社交了,请你对照着3种人,问问自己现在还需要找到谁。
此处BGM:我要找到你,不管东南西北~直觉会给我指引~
最后推荐我的课程:《搭建人脉,初入职场的人也可以有价值》链接:
https://m.qlchat.com/topic/2000003858582338.htm?lshareKey=87c0fc118f9be0472b256fab9916173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