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三跨二战,关掉公司全力备考,最终上岸华东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即使花费我两年青春,我终于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 ——题记
19年考研华东的复试是199进60个,在接近3.5:1的淘汰率的基础上,可以说华东的复试压力一点也不比初试小的情况下,学长关掉公司全力备考,上岸华东师大,送给学弟学妹们几句话: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一战的同学,不管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退缩,勇往直前
二战的同学,既然选择了二战就要忍受那种孤独与不确定性,只要按时完成每个阶段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就能成功上岸。
考研分数:政治69 英语79 专业课220 总分368 初试排名39 复试排名32
十分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考研经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19年的考研我已经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在分享经历之前,我想先感谢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团队——勤思,是勤思让我从考研一战的阴影里走出来,重拾信心迎接二战,并且成功,真的非常感谢。其实,在考研之路上,每位同学间都有个体差异,我只能尽量还原我最真实的考研经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姓徐,浙江人,是勤思华东师范大学集训班的学员,参加的是华东师范大学自主命题的347应用心理专硕。和本专业(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不一样,我是一名跨考生,我的本科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而且我的本科是一所普通的三本院校,因此对于我来说,考研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作为一个跨考生,立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工科到理科,我必须在短时间内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打基础,甚至要完全改变我以往的学习习惯,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与普通的应届生不同,我是工作之后再考研,在本科毕业之后我没有选择从事本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工作,而是选择创业。创业的经历带给了我很多,但是我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所以我才打算重新回到校园,再深造沉淀一下。但是这对于一个工科出生,工作了三年,还跨考的学生来说,考研肯定是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的,而且和同龄人比,选择不工作而考研确实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另外还有与众多的学霸们竞争,这无疑是对我心态最大的考验。
考研经历
第一年:
边工作边考研,由于有很多事情的牵绊,真正全身心投入考研的时间其实只有4个多月,也不知道我哪里来的自信和勇气,作为一个跨考生,除了目标院校的学长给的考研参考书目以外,当时的我对于心理学一无所知。毫无悬念的,我失败了,彻彻底底地失败了。(18年华东的录取线是352,我的考研分数是308,连B类地区的国家线都没上)为此我沮丧了很长时间,我在思考我是否有这个能力考上,是否有再战的意义。
第二年:
我是一个不喜欢服输的人,即使我一战的分数离华东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我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二战。经过对我上一年考研失败的总结,我发现,其实考研不仅仅是考知识,更是一场信息战。尤其是对于我这种跨专业的考生: 第一,我可能在备考期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收集相关院校的信息; 第二,我用我原来工科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心理学,可能无法高效地学习,一旦无法掌握信息和学习的方法,那么对于本来就没有基础的我来说,何谈和别人竞争。于是,在对各种教育机构的比较之后,我选择了勤思。并且在肖老师的建议下,我选择了集训。
在个人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勤思帮助我节约了收集信息的时间,正确地梳理了专业课的框架体系(更好背),并且安排了辅导员每周一次的带着我学习,在如此种种的帮助下,我终于成功上岸。在此要特别感谢勤思的肖老师,肖老师在我一战失败的时候一直安慰我,帮助我分析我考研失败的原因,耐心地听我说我一战的经历,最终让我重拾信心。真的非常感谢。
考研规划(效率与时间)
我的专业课复习一共分为5轮,以下是具体的复习安排:
第一轮:准确的说,我正式开始复习的时间应该是4月中旬,第一轮的复习计划是将所有专业课要求的书目对照勤思的视频课程过一遍(要求理解即可),并且自己按照书上的内容提炼出了初步的框架。因为我是跨考生,第一轮复试非常的关键,时间也是最长的。第一轮复习的目标就是细致地把专业课的每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理解,并且根据不同的课程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和初步的框架。
未完待续。。。
想知道如何考上华东心理研究生的童鞋,阔以私戳我,共商考研大计!!
© 本文版权归 QQ785926399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