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识(Intelligence and Insight)
本文中的智识是指智与识,智(Intelligence)是指对认知的形式精密和精巧方面的称呼。识(Knowledge and Insight)是指对认知的本质的准确和深刻方面的描述。这两方面有时被放在一起谈论。但是,大多数时候,人们所说的聪明指的是智,而不是识。
智识是极为稀缺的。世俗社会只不过是懒惰的蛆虫所组成的无意识群体而已。所以,任何有智识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脱颖而出的。只是,有智商的人,比较明显,因为,人类社会已经掌握了测试智商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脱离真实场景,进行纯粹形式的测量。但是,对于识见,目前尚无真正的有痕迹的测量手段。最后,只能靠事实结果说话。
识应当是在知识基础上的洞察。比如,当年那么多所谓的知识分子都入了红魔的彀中,但是,胡适早就作出判断: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罗刹人来了有面包没自由,他们来了,啥都没有。作出这样的判断,而不是靠猜测,那么需要深厚的知识底蕴和高超的洞察力。不知道那些人在甘肃的沟沟里濒临饿死的时候有没有想起胡先生的断言。
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一生迷惑于虚幻的事物,所以,他们对智商极为迷恋,哪怕自己达不到,哪怕自己无法理解,他们也会非常欣赏和推崇高智商之人之作。
然而,洞见就不同了。在虚谎的人眼中,洞见与谎言难以分辨,或者说,只是一闪念之别而已。因此,洞见就未必受待见。因为,洞见是一种对于普通事物的深刻认识,而这种事物由于常见,任何人都可以产生并发表看法(当然基本都是错误的)。所以,在他们自己无法分辨真伪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概摒弃。因此,洞见并不受世俗的待见。
但是,识见是比智巧更为有价值的。智巧只是一件形式外表,是一件器械,其真正的价值仍然在于其应用所取得的成果。而大多数高智商之人,其一生心血都用于了毫无意义的蝇营狗苟,所以,最后泯然众人而已。而识见本身乃是一种成果。只是,跟世俗大众谈这个似乎是缘木求鱼。还是不谈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