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娜拉出走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
其实早上10点左右就醒了,在床上看了会儿书,然后又睡了。
中午乔先生和乔妈妈给我送了早餐和蔬菜过来,因为我打算这几天在家做菜。
我起来洗脸刷牙,然后吃了包子和豆浆,吃的很饱,就又躺在床上看了会儿电影。
下午妈妈过来,送了一锅她做的羊肉汤,还有两个馕,很香,虽然不太饿,但我还是吃了半个馕和一小碗羊肉。
躺在床上继续看电影。
是一部印度电影,关于女性权益的,《炙热》。感触挺深。
在印度,女人地位很低,好像除了生育,做饭,没有别的什么价值。
电影里面的女性角色很有意思,首先是一个人辛苦把儿子拉扯大的寡妇,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欠了一身债。代表着经典的母亲形象,忠贞,勤劳,孝顺,忍辱负重。
第二个角色是妻子,由于结婚多年不育,备受丈夫的辱骂责打,她觉得是自己不能生育的原因,所以遭受丈夫的暴力也默默忍受。
母亲和妻子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会一起互相安慰,说着知心话。
母亲去别的村给儿子相亲,带着妻子一起去相看的,姑娘很漂亮,又长又黑又浓密的头发,眨巴着黑黑的大大的眼睛,她觉得儿子看到她肯定会很喜欢,就出了大笔的嫁妆费用。
结果迎亲的那天,发现姑娘的头发剪短了,比男孩子的头发还要短,亲家说因为头上长虱子所以才剪短的,并恳求她一定不要悔婚。
母亲很善良,虽然气愤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但还是接受了姑娘。
果不其然,儿子因为自己的新娘是个秃子而备受嘲笑,责怪母亲,并对姑娘冷暴力,后来演化成性暴力。
姑娘其实代表着女儿的形象,她其实有一个深爱的男孩,但是因为男孩家里穷,出不起大笔的嫁妆费用,父母不同意,并要求她出嫁。
为了反抗,她剪掉自己美丽长发,希望能够阻止这场婚姻。
但她的反抗是无力的,她最终接受了命运,并忍受着丈夫对她拳打脚踢。
电影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妓女,她同时也是妻子和母亲的朋友,她虽然是个妓女,但她很善良,也一直期望有个男人真的爱她,带她走,然后她能像正常的女人一样拥有爱情和婚姻。
她给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妻子出了个主意,借腹生子。不久之后,她怀孕了,证明了丈夫才是不能生育的那个人。当然,丈夫少不了对她又是一顿拳脚,因为他早就知道不能生育的是自己。
母亲是个苦命的人,儿子不争气,动辄对新娶的妻子拳脚相加,像极了她早逝的丈夫。她做了一个决定,终于阻止了儿子的粗暴行为,儿子与她断绝关系离家出走。
母亲的梦想破灭,于是她把房子卖掉,还清了儿子娶亲欠下的巨债,然后把剩下的钱给了姑娘,她最后告诉那个男孩子,说这是她的女儿,希望男孩儿能对她好,希望她能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妓女的梦想破灭,她喜欢的那个男人希望她离开现在的工作,然后能跟着他,继续卖。她喜欢的男人竟然想做她的老板,而不是丈夫。呵呵。
妻子的梦想破灭,本来希望生个孩子能改变丈夫对她的暴力,本想到换来的是变本加厉。
母亲去找妻子,发现妻子的丈夫正在殴打妻子,她上去阻止,却被一起殴打。撕扯之下,醉酒的丈夫身上着了火,她们俩本来可以去救,但是最后都放弃了救援,任凭丈夫被火焰吞噬。
母亲和妻子去找了妓女,并告诉她发生的一切,妓女果断地把她们俩拉上车,三个人远走,逃离这一切。
她们三个人完成了娜拉式的出走,控诉了印度对女性的禁锢和折磨。
和印度相比,生活在中国的女性似乎应该感到庆幸,但是我们又庆幸什么呢?虽然说如今女人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还不是要工作,嫁人,生育?哪一项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如果不工作,会被人说家庭主妇,活该老公不爱;
不嫁人,会被说大龄剩女,老处女;
不生育,会被男人嫌弃,婆家为难。
都是活该。
而男人呢?只要事业有成,你就是成功的,不管你私生活有多乱,有多少小三小四,是否对家人尽了责任,你都是成功的。
社会对男人还是比较宽容的。
我们生活的如今的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男女平权,还有很多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