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玄学术数体系六合原理分析
【【【0基础新手铺垫部分】】】
一、已知及预设
标准状态下农历一四七十月是春夏秋冬的起始也即四季的孟月,但个性化状态下并非每年的正月初一(春节)都是立春。
一个圆周是360度,农历一年360天,以二十四节气分成24个15度,而实际上地球公转360度的时间要比360天长。按恒星年的概念,黄道恒星的相对位置基本是不变的,所以以恒星为视觉起点坐标衡量地球公转的度数可以说是最准确的。在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围绕恒星太阳公转的同时,太阳系也在不停地运动。
另外还有近点年(地球公转轨道圆周长短轴因摄动而变化,回到公转轨道距离太阳最近的位置所需的时间,最近点在视觉上仍以恒星为坐标衡量,可判断日行多少度,从太阳大小和日影可判断距太阳远近)和回归年。回归年指视觉上(平太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在春分日昼夜等长,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都是不停的,在精确情况下并非对地球的每个时区、每个经纬度来说都能精确的将24小时平均二分,所以以真太阳时衡量春分点太阳直射的经纬度也并不是每年都相同。由于地球自转受引力影响,以恒星为坐标,春分点在公转轨道上每年退行50.2秒。回归年和恒星年的时间差叫做岁差。
能确定的:
春分始终在阳历的3月20或21号,立春则大体固定在阳历的2月4日。每年的春节(正月初一)最早早不过立春前十五天,最晚晚不过立春后十五天。十五天恰好是一个节气的差距。
设定:
以立春为春节,春分日为二月十五。
二、方位
天南地北,坐北朝南。仰头望天,后脑勺始终是对着正北方。中心为伞盖内部,也即北天极方向,故平面为以赤道为分界线的北半球星空。抬头望伞沿,伞沿是红色的朱雀,后脑勺是黑色的玄武。
将伞逆时针旋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仿佛是一个人向左旋转;相对的,太阳自东向西升起,仿佛是天空向右旋转(也即下图)。

地球围绕着太阳逆时针公转,太阳在以星空为背景中的位置自西向东移动。从北极点向南极点的视角去望,当地球在伞盖上方看起来是逆时针旋转的时候,从伞盖下方看是顺时针旋转的,那么此时也就相当于伞是相对地球做逆时针旋转运动(也即上图)。
对上图进行简化。

可将图视作为北半球任意某一地区,最外圈月份为地球公转轨道,节气为太阳所在,外圈十二地支为黄道十二星宫的地支方位,斗柄始终指向卯(天蝎)。内圈地支为赤道方位,用以表示以北极星为中心和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为度量的时空坐标。子中央为正北指向午夜00:00方向,午中央则是太阳直射当地也即正午12:00方向。我们始终是抬头望向北天极的,地轴倾斜方向永远指向(一个不固定但短时间内较为稳定的)天上的北极星,并以此确定二至,冬至时地轴重合于外圈黄道的申未之间。
由于地轴倾斜和摄动的影响,二分而至并不会在公转轨道和椭圆长短轴的四个交点上,而是会每年稍稍退行一点。所以,直射赤道的时间也会在椭圆短轴交点稍退行一点的位置。但以年来做单位来衡量变化是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

我们看太阳处在白羊座的时候,太阳看我们是处在天秤座的。也就是说我们经历春分的时候太阳是站在春分点的位置上,地球是站在秋分点的位置上。

斜线是地轴方向,在地球上最北是北极点,在天球上指向遥远的北极星。
于是:




于是:

换一种(看似)立体方式:


各个地区之间的东西始终是相对的,但南北都是绝对的,对一个观测点/坐标点来说它的东西也是绝对的,并以此确定十二地支方位。

所谓天文历法,即是以天文天象——天盘方位以计算和代表一年中的时间月份。农历一月建在哪个方位,在夏商周三代有不同的规定,但二分二至在天盘方位上的指向始终固定。子午,也即地轴,始终指向天盘也即公转轨道上的二至点(因为二分二至点始终是因为地轴倾斜和摄动影响退行,二分二至点就是由地轴指向来确定的)。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春季(一月二月三月),背对天盘斗柄指向的话,地轴指向为西北东南。北(也即此时相对位置上斗柄为北,地轴西北指向是向天的方向抬起,而东南方向则向下沉陷。
四、月将与月建
(一)月将
黄道星宫也即十二个星座可以用地支方位表示,我们古代想象十二宫里有十二位神将守护,也即十二月将,也称太阳为月将。月建是在正午太阳最高的时候(正午太阳始终在地支的午位),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固定观测点的地支方位。
我国古代以四仲中星来确定每个季节的第二个月份。“四仲”就是四个季节的第二个月份,“中星”就是第二个月份的中间与太阳同时升起或落下(偕日升落)的天空中的星星,也叫昏中星、晨中星,亦是我国古代以星空方位指示季节的坐标之一。
《尚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鸟即朱雀,火在青龙,虚在玄武,昴在白虎。
由设定又可知,二月的中间也就是二月十五,恰好是太阳回归历法中白羊座的开始。在每个月的中气日将更换叫做“中气换将”。
(二)月建
月建是指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的天空方位。天空方位有别于代表黄道星宫的地支方位,而是指对一个地区而言,地球自转看起来似乎是天空绕北极星旋转,斗柄也在一天之内指向不同的地支方位,也即在赤道上的地支方向。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每天正午十二点太阳达到一天的最高度并直射正南方,所以在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北斗七星斗柄在天空中的指向都有所不同。古人以此判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用以确定季节和节气。
《鹖冠子·环流篇》:“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斗柄东指,指向的是午夜东方星空。此时春季,月建指向地盘寅卯辰,月将在天盘亥戌酉;
斗柄南指,指向的是午夜南方星空。此时夏季,月建指向地盘巳午未,月将在天盘申未午;
斗柄西指,指向的是午夜西方星空。此时秋季,月建指向地盘申酉戌,月将在天盘巳辰卯;
斗柄北指,指向的是午夜北方星空。此时冬季,月建指向地盘子丑寅,月将在天盘寅丑子。
也就是说月将和月建是两个功能相同但用法不同的坐标系。
【【【太长不看跳至⬇️核心部分】】】
五、六合
地球在公转轨道平面上移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小幅度移动,导致南北半球季节不同;地球在自转时,太阳直射点在经度上大幅度移动,直接关系到对地盘方位的影响。二分日的时候,白昼平面与地轴指向重合,太阳升起方向在地盘正东。从天盘上顺时针移回到方位午的正中(一月开始),则晨昏线逆时针推回45度,恰好就在地盘丑寅交界的位置。也就是说(仍旧是预先设定的标准状态下)立春当天,白昼平面的日出位置移动到了地盘上地支寅起始的位置。也是因此可以看出,立春的位置应当是由二分二至推导出的,而一月在哪个季节的哪个月则是人为规定的。
对于整个星空而言,太阳系也十分渺小。所以在公转导致季节变换的过程中,太阳和地球相对位置造成的多用于计算的微小视觉差异也可以忽略不计。仲春的春分日斗柄在赤道中的指向与黄道方向卯重合,我们将午夜子时00:00算作新一天的开始,视觉上太阳始终是在赤道地支方位午最高,在子最低。子天空中的指向始终是北极点,但在同一时间黄道中的指向却每天都在变化。下列诸图中将二分而至在黄道中的轴线以虚线表示;北斗七星斗柄始终指向黄道卯宫;月初以地球公转俯视正午12:00为标准作图;月中气以黄昏戌时四刻仰视星空为标准作图。按月份详解六合的原理。
一月:
当农历一月的时候,地球位于天盘午中央的位置,月将在子中央的位置。此时月将尚在黄道子宫。

一月十五,月将进入黄道亥宫。戌时四刻,月建指寅,寅亥六合木。

二月:
当农历二月的时候,地球位于天盘巳中央的位置,月将在亥中央的位置。此时月将尚在黄道亥宫。

二月十五,月将进入黄道戌宫。戌时四刻,月建指卯,卯戌六合火。

三月:
当农历三月的时候,地球位于天盘辰中央的位置,月将在戌中央的位置。此时月将尚在黄道戌宫。

三月十五,月将进入黄道酉宫。戌时四刻,月建指辰,辰酉六合金。

四月:
当农历四月的时候,地球位于天盘卯中央的位置,月将在酉中央的位置。此时月将尚在黄道酉宫。

四月十五,月将进入黄道申宫。戌时四刻,月建指巳,巳申六合水。

五月:
当农历五月的时候,地球位于天盘寅中央的位置,月将在申中央的位置。此时月将尚在黄道申宫。

五月十五,月将进入黄道未宫。戌时四刻,月建指午,午未六合日月。

六月:
当农历六月的时候,地球位于天盘丑中央的位置,月将在未中央的位置。此时月将尚在黄道未宫。

六月十五,月将进入黄道午宫。戌时四刻,月建指未,午未六合日月。

七月:
当农历七月的时候,地球位于天盘子中央的位置,月将在午中央的位置。此时月将尚在黄道午宫。

七月十五,月将进入黄道巳宫。戌时四刻,月建指申,巳申六合水。

八月:
当农历八月的时候,地球位于天盘亥中央的位置,月将在巳中央的位置。此时月将尚在黄道巳宫。

八月十五,月将进入黄道辰宫。戌时四刻,月建指酉,辰酉六合金。

九月:
当农历九月的时候,地球位于天盘戌中央的位置,月将在辰中央的位置。此时月将尚在黄道辰宫。

九月十五,月将进入黄道卯宫。戌时四刻,月建指戌,卯戌六合火。

十月:
当农历十月的时候,地球位于天盘酉中央的位置,月将在卯中央的位置。此时月将尚在黄道卯宫。

十月十五,月将进入黄道寅宫。戌时四刻,月建指亥,寅亥六合木。

十一月:
当农历十一月的时候,地球位于天盘申中央的位置,月将在寅中央的位置。此时月将尚在黄道寅宫。

十一月十五,月将进入黄道丑宫。戌时四刻,月建指子,子丑六合土。

十二月:
当农历十二月的时候,地球位于天盘未中央的位置,月将在丑中央的位置。此时月将尚在黄道丑宫。

十二月十五,月将进入黄道子宫。戌时四刻,月建指丑,子丑六合土。

参考:百度百科月将、月建、十二时等词条,《尚书·尧典》《史记·天官书》《淮南子·天文训》《鹖冠子·环流篇》《星学大成》p114,星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