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担和过去
放假去爷爷家吃饭,从门边拿出一根竹扁担,虚虚地搭在肩上,笑问,“这扁担应该哪面朝下?”。厅上坐着的各位全部回头发出轻蔑又包容的笑声,并争先恐后地开口指导。在午后餍足的时间里,由一根坏了的扁担引发过去的回忆,并终于不以为苦地笑起来,就好像Gloria对Manny说,one day, this will become ur haha moment.
Ps:内容有很多关于农家肥的故事,所以……敏感者退散
扁担的科普
关于扁担,爸爸觉得首先需要一次科普教学。最常见的是竹扁担,宽而柔韧,挑砂石、挑货物,凡100斤以下,不用太考虑撒出来什么的都可以,竹扁担光滑,盘出包浆来转肩不要太容易!
不过事难两全,竹扁担韧性有余,强度不足,而且容易打滑。要挑起小麦、大豆一类就非用木扁担不可。因为有时中途休息,扁担是放不下来的,不然麦穗、大豆都被消耗掉了,非平肩休息不可。这个木扁担要长,两头削尖,插进捆绑好的麦穗、大豆里,各处均匀,才能稳妥上路。挑柴也是如是的道理。
挑粪的扁担又有些微的差别了,农家肥这点事在农村里总是规避不过的,而且这些需略掩口鼻的事情总给人一种难以言状的幽默感,小朋友不就总热衷于用嘴巴放屁嘛?言归正传,挑粪的木扁担也需是木头做的,强度大,不易打滑,但两头就就不能做出尖尖的形状了,需得向竹扁担学习,在两头打孔,固定住挂钩不能随意滑动,不然……后果可以想见。为了防泼溅还有常用的一招,用稻草随意打个结,放在液面上,可大大减小泼溅的概率。但无论如何,这是个技术活,特别在南方山区,是要一步步挑到山上去,不是老手请勿轻易尝试。
扁担与肥桶(稍微修改一下字眼,以免观者不适)
“哎,你是赶上了好时候,你上县中的时候,已经不要求学农了,原来每个学校都有农场的。”
“这话怎么说的,Bob比我大一届,HC比我大好几届,从来没听过他们说,我怎么就是‘赶’上好时候了?”
“大概90年代,还是有的!县中的学生就要从学校里挑出来,一路过步行街,到二中对面的那个农场里去,挑一路哦!”
叔叔接过话茬,“有的,我们那个时候都挑过的!哈哈哈,有一个人要专门负责舀,我们劳动委员没办法,都是他!然后两个人挑,挑得不好打出来,那条路上好几天都是那个味道!哈哈哈!”
“哎哟!那还得提前找好合作伙伴呀!”
“都是同桌!同桌两个一起挑,要同肩挑,个子还不能差太多。那个时候都不好洗的呀,洗澡哪有这么方便。”
“爷爷以前劳动过没?”
“也有的,学校里都要的。”
“我就记得以前小学时候要带桶和抹布去学校大扫除。”
“是的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漫无边际的陈年往事
奶奶不一会儿也坐下来加入讨论。只是这次的话题超出了一根扁担所能承受的,先是从那些年在生产队积攒的工分开始说起。
秀美女士已经年近八旬,个子虽然矮小,但仍中气十足,年轻时在村里也是人人称赞一句“能干”的人。作为当年生产队的小组长,对一些偷奸耍滑的人说起来至今还觉得深恶痛绝。
顺着厅上各位的话题,无可避免的说到捡拾农家肥的问题上。大人们上山做农活挣工分,小孩子能做的有限,便四处去捡拾农家肥,鸡粪、狗粪、牛粪,对应着不同的工分数量,以单位一百斤来衡量,鸡粪分数最高,可是想也知道,100斤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数字。牛粪是一大热门,所以常常可以看见,河滩上生产队的牛并不能悠闲漫步,因为总有一群小孩子跟在它屁股后,眼神暗暗地觊觎。等它略抬一抬尾巴,便要急不可耐地冲上去。
“村里的那个xx最是作怪,每次给他量完肥桶,记完工分,他就把倒在一块茶叶地里盖好,还要用树丫杈当着,下次再去扒回来。有一次被人看见了,告到队里去哦!”
“啊?”
“啊呀,就是有个人,想偷懒,每次记完分,应该要抬到山上去施肥的,他偷懒,找个近的隐秘的地方藏起来,然后下回再去拿,假装又拾了一桶,偷懒嘛。”爸爸急不可耐地解释起来。
“你们小孩都要去捡哦?”
“都要的啊!夏天我们还要去拔豆!”妈妈不甘落后。
“嗯嗯,拔豆都要拔的。有一次你奶奶,我还有你娘娘去拔豆,三点多钟就去了。天不亮摸黑去,想占着块好地,拔豆拔多一点,省力一点。结果那个谁…诶,那个谁,cc家的伯母,嗷嗷,荷花,她那个时候是小队长,一上山看到我们,就叫‘啊!这么早就上山,啊!起早占地,啊!都不用睡觉的,啊!’一边讲一边往后拔豆,结果噗咚一声,掉进山上那个粪窖里!”
全场爆发出一阵大笑。
“我还要把她捞出来,还好是夏天,都不太深了,哈哈哈哈哈!”
“那怎么办?”
“那有什么好怎么办的,继续拔豆啊,等到晚上把豆子都挑到生产队才回去洗啊。”
“那这个味道……”
“那没办法,上山下山一趟多久?今天一天白做哦。”
“村里还有一些人调皮打怪,拔豆专门去竹园边上那个田梗上拔,那里的豆子不上的喂,长不起来的,都是叶子。但水分多,而且根有劲,板的都是土,他们也不搞掉,记重量算工分的,他那个多打称!”
“你爸爸小时候也是个野头,偷李子、桃、甘蔗、梨、栗,都是偷过!”
爸爸哈哈大笑,“没得吃啊,那时候有什么可吃的。后来去你妈村里,看到那边有块甘蔗田,我说‘哎!这里我小时候来偷过甘蔗!’,你妈说,‘这是我家的甘蔗田!’哈哈哈,真的是没得吃!”
“那人家不找你啊?告状?”
“怎么告我状?我又没被抓到。”
“不是说上回偷梨的时候,别人看到是你吗?”
“哎,看到是看到,又没抓到我。我从坑里边溜到下村,然后说,我从外面玩了一圈回来,哪个讲哦?”
“思想道德败坏哦!”
“真的是没得吃那个时候,那个90岁的老太你还记得吧,以前她让我去帮她背柴火,几百斤从山上背下来,给我两个小苹果,哎哟,高兴死哦,赶紧去背!”
“哈哈哈,真不知道那个时候怎么过的哦,一点都没得吃,真是苦。”
厅上在坐的中老年发出安详的一声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