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20世纪中国几个引人注目的问题
20世纪中国几个引人注目的问题 回顾20世纪中华民族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路程。有几个问题特别引人注目。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关于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中,革命和现代化并不是对立而不相容的,革命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而现代化需要革命来为它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当然,即使处在大革命的形势下,只要是在实现现代化和社会进步这个目标下,许多“政治改良”、“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主张,尽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改造中国的问题,不能在时代潮流中处于主导地位,仍然在某些方面起过有益的作用。在这些方面做过一些切实工作的人,如严复、梁启超、张謇、蔡元培、范旭东、卢作孚、荣宗敬兄弟等,仍然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事实上,当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形成后,通常需要经历相当漫长的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这种前进大体上是通过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意识和生活习尚的不断进步来实现的。 第三,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遭受过两次大的失败,一次是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这两次失败的原因都包含自己的失误在内,都使革命濒临绝 境,不少人以为它已注定要失败了,最后却又打开新的局面,最后取得了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犯过两次严重错误,一次是因为急于求成、超越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而发动的“大跃进”,另一次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下造成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这两次错误,教训都十分惨痛……研究历史一定要重视对过程的分析。历史的前进,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一定会经历复杂以至曲折的过程,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大的方向明确了,具体的路子怎么走,仍需要在实践的探索中来解决,否则只会流于空谈。历史对人们的启迪,常常就在这些地方。 第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在20世纪探求复兴之路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方能实现?邓小平言简意赅地说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最终如何分配,是少数人享有还是全体人民共同享受,这是区分消灭了阶级剥削、阶级压迫的社会主义社会同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以往所有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根本标志。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①这就把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清楚了……人们虽然强烈地向往社会主义,但具体地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问题在很长时间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对中国现在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缺乏清醒的认识。所以,在摸索前进中犯过许多错误,主要是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急于求成和在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思考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以后,他在南方谈话中这样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前面所说的这几个问题,自然远不足以包括20世纪中华民族奋起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许多问题在这里没有谈到,也不可能都谈到。但谈到的这几个问题确实是贯穿在20世纪中华民族奋起的全过程中反复遇到、付出了许多代价后才比较深刻地认识清楚的问题。 回顾百年历程,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也好,正确处理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也好,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也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好,这些问题是怎样得到解决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而不是靠其他政治力量得到解决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力量,是20世纪中国历史客观进程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为了改变中华民族备受屈辱和奴役的命运,中国人曾经作过多种试验,作过多种不同的选择。事实证明只搬用一些洋枪洋炮和近代工业技术而不根本改变腐朽的旧社会制度的洋务运动,救不了中国。期望清朝政府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的戊戌维新运动,虽然也起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但在旧社会势力反扑下,很快就失败了。义和团那种“扶清灭洋”的旧式反抗,也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进入20世纪后不久,发生了孙中山领导的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它仍没有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痛苦的事实迫使先进分子们深思,中华民族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为了在中国国土上摧毁那些盘根错节的旧社会势力,建立起一个新社会,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和现代化,需要有几个条件:第一,需要有一个能够正确把握航向的革命政党,作为引路人。它要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能够对中国的具体国情作出深刻而符合实际的分析,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并为它的实现而始终不渝地奋斗。第二,需要以这个党为核心,它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并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凝聚起一股不可阻挡、足以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第三,这个党应该由一大批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密切联系群众的先进分子所组成,能够在极端复杂而艰难的环境中坚韧不拔地奋斗。以往的中国不曾有过这样的党。中国要前进,要走出一条新路,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正是适应这种客观的历史需要,同辛亥革命相隔只有十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 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932-9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