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有巅峰时期吗?
当我年纪还小时,从十六岁到二十出头这个时间段,我很庆幸自己是一个女孩。做女孩的好处,相信很多女生都可以例举一大堆,比如做女孩可以穿漂亮的裙子,化好看的妆容,可以体贴细心,做父母的小棉袄,简而言之,做一个女孩是一个享受美好也创造美好的过程,比如毛线围脖,毛衣,小学毕业时我还自己画了一本画册,里面全是自己设计的衣服,小时候的梦想很简单,长到一米七,然后当模特,设计师。然而这个梦想随着我怎么长也长不到一米六五给破灭了。
当我走到二十五岁,正在慢慢惊喜于自己已经慢慢具有了女人味,不再为穿V领而害羞得像偷穿了大人衣服,慢慢从女孩向一个女人转变,性格也逐渐变得温和坚韧的时候,有人开始叫醒我了。这些人里,有父母,亲戚,也有同学,老师,认识的男性等等。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女孩子的青春很短暂,就这几年,要抓紧时间把自己嫁出去,女生二十五岁时巅峰了,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体会到男女性别的歧视的。小时候,传统家庭里,比如我家,早早让我学做饭,不是为了锻炼独立性,而是认为身为女性应该承担做饭的责任,不让女生去玩泥巴,认为那是男生才玩的。前两年,我因为想要读博和外公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每次假期回家,外公总会作为家人的代表,软硬兼施地劝阻我读博,理由如下:女生到了年龄不结婚生子而跑去读博,这辈子还嫁得出去吗;读博士,男生可以去,女生就不用去了,找个安稳的工作,最好是教师公务员,结婚,人生就完事了,我们作为家长的任务也就完成了。Excuse me?这让我想起五六十年代包括七八十年代中国一大批女孩,因为家里条件不够,因此被父母逼迫把唯一的学习机会让给了哥哥或者弟弟,哪怕她们的成绩再好。这些人里,有我的外婆,也有同学的姑姑。最终她们的结局就是靠丈夫吃饭,过着没有尊严的手心向上的日子。随着时间推移,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读博也是男生才有机会,女生你读到本科硕士已经是功德圆满了。其实我可以做到完全不理会,但是因为是爱我的和我爱的家人,我才如此在意他们的看法,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十八岁时第一次读到《第二性》: 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若是让女性出生在一个女权的环境里,从来没有人定义她们为第二性,每个女性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一句话,男人是主体,是绝对,女人是他者。古今中外,女性经历了漫长地沉睡和不公,才换来了今天的学习并获得学位的权利,工作的权利,穿裤子的权利,然而还是没有获得,不结婚的权利。在这个时代,两性的地位离平等依旧差的远。因为话语权,还是以男性为主体。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女性在政坛、商界、文化界、体育界、科研界叱咤风云,然而一看男女比例,女性仍少之又少。越是优秀的女性,受到的偏见就越多,而越是优秀的男性,人们只会赞扬。这一切,或许是因为女性带着一个子宫,只要是女性,哪怕事业再成功,只要她没有结婚,或者婚姻不幸,或者没有孩子,社会都会给她贴上不完整的标签。对于忘年恋,年长女性与年轻男性的组合总会受到更多的嘲讽,而人们对于年长男性与年轻女性则是接受的。物化女性的,还有女性自己,这是最可怕的。女性在历史中已经失语了很久,女性并不是被阉割,女性是被压迫。
这一切,都是因为由于生理优势不同而在早期社会分工中女性落了下风,从一开始女性就失去了话语权,女性在漫长历史中当了很久的失语者。历史文化科学的殿堂,女性早期从来没有进去过。一位法国哲学家拉巴尔说过:"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在父权的语境下,如果不保持清醒,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传承、不加思考地延续着这种男性主义的审美和观点。 男性和女性在法律上实现了平等,却还是不得不遭受着已经内化到每个人心中,乍看上去似乎并不明显的论调。
作家林奕含订婚典礼上说;“我穿着白纱,白纱象征的是纯洁。可是什么时候,所谓的纯洁从一种精神状态变成一种身体的状态,变成一片处女膜?或者比如说,人人都会说,‘啊,这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这句话是多么的父权。他说这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不是说你美。意思是说,从今以后无论你里或外的美都要开始走下坡。意思是,从今以后你要自动自发地把性吸引力收到潘多拉的盒子里。”无数个妈妈教育自己的女儿温柔端庄、慈爱贤惠,你不仅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工作稳定方便照顾孩子,还要卧室里放荡迎合丈夫的需求,如果这些都做不到,那丈夫出轨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丈夫出轨,背叛了彼此的誓言,还要妻子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忍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誓言是一种契约,契约就是甲方乙方,甲方已经违约了,凭什么乙方还要履行。一旦妻子选择原谅,周遭的人事物马上风平浪静。一旦妻子出轨,热度也会经久不下,仿佛不看到男人将此不守妇道的女人浸猪笼决不罢休。
男人的心里比女人脆弱多了,因此女性工作稍微出色一点,男性就会想法设法将女性困与一百多公尺的家,所谓的家,又何尝不是女性的牢笼呢?罗丹的情人克洛代尔是一个影子,人们往往只知道罗丹有多伟大,却不会去注意到克洛代尔的才华不输于罗丹。
当一个女人,只有在自己年轻貌美时将自己尽可能高价出售时才能被人羡慕时,当一个男人,只能成为一个买房买车,拥有高薪工作才能娶到妻子的男人,他们的生存意义,也就只是一个符号了。并非是反对婚姻,只是婚姻市场,婚姻问题也是男性和女性的生存问题。无论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他首先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一个男人,他可以是儿子,丈夫,父亲,但他也是属于他自己的。一个女人,她可以是女儿,妻子,母亲,但她首先是她自己。男女平等,对男性和女性都有重大意义。这个时代被金融、资本所占领,已经很久没有诗人了。女性无论生还是不生,都是原罪。如果女性被公平的对待,男性也就不会背负上这么多沉重的枷锁和负担,可以选择去做自己想成为的人,快意乎?价值评价体系的单一,是人类的自主隔离。男性和女性,本不该成为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