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宋代的煎白肠,如今驰名的葫芦头 -【更上长安】⑥
文/逯耀东
(续)
“哪里去吃?”太太从四十多年前的记忆里走回来,然后问道。我想到我们来的时候,经过“春发生”。我说:“到春发生吃葫芦头。”

葫芦头也是泡馍的一种,是西安著名的小吃,其由来已久,一说是由唐代孙思邈的药葫芦里的配料烹制而成。孙思邈是唐代名医,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还有一本重要的食疗书《千金食治》,后被尊为药王,现在耀县的药王庙供奉的就是他。

相传他当时在长安吃专卖猪肚、猪肠的“杂羔”时,发现肠子腥味很重,于是将自己葫芦头留下,嘱店主用葫芦里的香料烹制,即可除却腥味,故名。另一种说法是,葫芦头源于宋代市食中的“煎白肠”。当时长安有两家专售猪内脏的“杂羔摊”。其中何乐义经营的、以猪大肠为主的杂羔摊最驰名长安,因为猪大肠膘脂较厚,形状似葫芦,故名。二者相较.似后者可信。


在西安,葫芦头泡馍不如牛羊肉泡馍普遍。“春发生”是专营此味的老店。“春发生”烹制的猪大肠的确没有异味。但制作的手续非常繁复。除清洗外,还经过焙烤,小火翻煮四小时后,再晾干水分,更与猪骨猪肉合煮三小时始成,至此,汤浓而白似牛乳,大肠香软可口。

葫芦头泡馍,陕西称为(氵奅)馍。即将掰妥的馍块置于碗中,将滚开的料汤浇在馍块上,再用手勺扣住馍块,将碗里的汤沥入锅中,如此反复三五次,以馍浸透为度。当地人称此法为(氵奅),与泡同音。我们吃了葫芦头三鲜泡馍,又要了两个菜,一是红烧大肠,-是酸甜酥皮,都和葫芦头有关。酸甜酥皮即以炸酥的肠衣糖醋而成,非常别致而且又很松脆。


南院门距我们的宿处比北院门还近,出门一转就转到那里,太太从每条街巷里,搜集她散落的童年,我四处观望找寻新的吃食。这一带也有很多小馆和吃食摊子。我在一个十字街口的榆荫下停脚,那里有个穰皮子的摊子,掌柜的正坐在个小板凳上,面前架着案板,案板上摊着张穰皮子,他手拿着如穰皮子直径大小、而且很厚重的刀,颇似武侠小说里的九连环,在穰皮子上熟练迅速地移动着,一条条的穰皮子就出现了。

穰皮子是现在夏天吃的凉面的一种。凉面源于唐代的“冷海”。杜甫《槐叶冷淘》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筋,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这是杜甫自制的槐汁凉面。


案《唐六典》:“太官令夏供槐汁冷淘。”这是在夏天朝会时,由太官令提供的槐汁冷淘。西安的穰皮子就是继承这个传统形成的。其制法是将面粉和成稠糊,摊匀于穰箩”上,置开水锅上蒸约三四分钟即成。“穰箩”是一种光滑平底、四周有浅边的容器,多为金属薄板制成。冷却后切除,随各人口味加调料和而食之。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逯耀东著《寒夜客来》。【本文小注部分,请勿抄袭或转载】
西安美食的前期内容,看这里: 《是什么香味能让仓皇出逃的慈禧停下御辇?-【更上长安】①》、《为什么蒸是一种古老又高级的烹饪方式 -【更上长安】②》、《唐三藏居然还加持了一款超级香口的名小吃 -【更上长安】③》、《陕西人为什么管慢炖羊肉叫做水盆羊肉?-【更上长安】④》、《唐朝烧尾宴上的甜品如今长啥样? -【更上长安】⑤》
更多地方美食,看这里:《石鸡到底有多好吃? -【黄山顶上吃石鸡】③》

夏日凉面做法,看这里:《麻辣鲜香的 【派对凉面】》

亲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我们:
1. 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号@唯美味食尚
2. 关注我们的微信服务号:唯美味商城
3. 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唯美味
4. 浏览我们的网站: www.vmei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