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表面上是在生活,背地里却迷失了方向
上周心情有些灰暗,特别是下午时间,通常是空气安静,四下无人,沿着街道转了好几圈,空气里都是苦楝花的味道,这种像丁香又像槐树的花,为春末反复无常的天气增添了一种温暖的味道,这让我想起来三年前的一些往事和一些人,他们都是很好的。如今,我并没有变得更坚强,反而多了一些羁绊,遇到了另外一些人,但却没有更好。生活常常很迷茫,傍晚孤独,清晨又斗志满满、未来可期了。
如何对待“孤独”。蒋勋《孤独六讲》将孤独进行分类:残酷青春里野兽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其实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是人类的本质,也是美的本质。它从何来呢,应该是在你认识这个世界中,有了独立思考和自己的主见后,它润物细无声潜入你的心底。 而在爱情中《质数的孤独》里的孤独比较贴切,“哪种比较,谁也不爱,还是心里爱着一个人,却始终无法向爱靠近?” 我们为什么会想要“爱”呢,因为唯有与爱人创造第三世界(精神世界),唯有那一声爱的呼唤,在空旷荒芜的田野中,世界才有了边界,孤独才会减弱。
巴克莱的幸福三要素: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罗素的幸福三要素: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塞利格曼的幸福三要素:积极情绪,参与,意义。
福楼拜的幸福三要素:愚蠢、自私、健康。(他说:不过如果缺乏了愚蠢的话,所有快乐都会失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