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世园会
查看话题 >世园会上的那些神奇植物
世园会是植物界的大趴踢,我做为一名热心围观群众,见到熟脸儿,就跟人家自来熟,又亲切又得意:嘿!这个我认识嘿!
但是我泱泱大中华,多的是奇花异草,更多是不认识的生脸儿,有名牌的就拍下来,没有的回来上形色查,形色也败下阵来的,还有豆瓣小组里的大神们(在此匍匐致谢),一路下来,九成搞定。
剩下的一成未解之谜,放在文后,等高手来解。
1,先上几个熟脸儿
在世博园外就闻到花香,以为是丁香,寻香溯源,发现香味来自大片大片的香雪球,十字花科里少有的带香味的成员,真是花如其名,即香,又似白雪,且成团成簇,满地滚着小球,香雪球。

和丁香一样,香雪球除了白色,还有紫、淡紫,清香淡雅,很有点小傲娇的样子。

可爱的角堇,不知道具体品种,鹅黄浅紫的组合,很有点皇家风范,传说角堇可食,这样的小可爱怎么舍得!

娇嫩嫩的蝴蝶兰,大爱这个介于鹅黄嫩绿之间的颜色,借两句元曲刚好合适:“ 香喷喷正甘,娇滴滴色初绽,只疑是九重天谪来人世间。取时难,得后悭。可惜不近长安,因此上教驿使把红尘践." (白朴《梧桐雨》)
原本形容唐明皇为贵妃运来的荔枝,也正应了同样远道而来的神奇植物们。

植物馆里的兰花墙,美到炸!非常贪心的幻想,要是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有这么一面墙的蝴蝶兰,如此繁茂、如此欣欣然的开满一面墙,该多么滴好啊~~~~


还是兰花,随便在通道两侧装饰的兰花,我要是能搬回家一盆儿......罪恶想法伴随着爱慕,油然而生。

惠兰,奇香,平常见到的大花惠兰几乎闻不到香味儿,大概这种瘦型的蕙兰,瘦了身,攒了力气在香味儿上吧。

石斛兰,花朵很脆嫩可口的样子。

再来一波铁线莲,大铁小铁落玉盘。最爱绿色那个品种,不知道叫啥。
铁线莲被称为藤本皇后,该位皇后层层叠叠的动人花瓣,实际上是花萼,真正的花瓣已经退化。



插入一个可爱的多肉和小矮人组合,CP感很强!

2,那些神奇植物叫什么?
世园会里的神奇植物们,见到它们的场面很有趣,它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它,面面相觑、两两相望。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们祖先的历史,和它们祖先相比,确实算是儿童。
这些美而不言、兀自神秘的物种们,它们此时的内心肯定很傲娇,暗笑这些两条腿儿的生物矇昧。
在上海展区,见到了本世园会最奇特植物。谁看到都会以为是人工装饰物,后来待看清叶子是真、颜色润泽有生命力,才不得不承认是活物。
后来形色鉴别失败,最终在豆瓣小组破了案,并且人送雅号“一群金箍棒”。
它的学名,金黄瓶刷光萼荷,再断开说一遍,金黄--瓶刷--光萼荷,光怪陆离的植物,果然要配一个奇奇怪怪的名字。
这位怪咖属凤梨科,整个花序像一把长刷子,因此被冠以瓶刷。每一根火柴棍就是一朵花,红色部分是花萼筒,顶端黄色部分是没打开的三枚花瓣,现在还是花苞期,据说即使盛花期,也不会开很大,只是略膨大,嗯,想象一下,全部炸开以后就更像瓶刷了吧。

嘉兰,宁夏展区。名字叫兰,实际是百合科攀援植物,花瓣向后反卷是最重要的特征,花瓣瓣缘呈波状,津巴布韦国花,
嘉兰有种奔放的热带风情,花瓣向后高高反卷,似火焰,又很像《卡门》里胳膊高高举起、舞姿奔放的红衣女郎。

最近挖到本书,商务印书馆的《发现瑰丽的植物》,集合了17世纪到20世纪十二本植物博学著作,其中1799年出版的、被誉为最华丽最精美的花卉书籍之一的《植物的圣殿》中,记载了华丽百合(The superb lily), 原产北美,后引进到英国,从花瓣向后反卷的特点看,嘉兰(Gloriosa superba lily)很像是华丽百合的园艺品种,专业人士见到可指点一二。

轮峰菊,宁夏展区(宁夏展区当家花旦是巨大个的枸杞,然后就是这些奇怪的花花了)
又是个名不符实的,叫菊不是菊,被子植物、茜草目、川续断科、蓝盆花属,谁都跟谁不挨着的族谱。头状花序,和菊科的向日葵神似。
原产南欧,有白、深紫、浅紫,在卡塔尔馆外路边,见到浅紫色轮峰菊。

芦茎树兰,树兰顾名思义是木本兰花,灌木或小乔木,据度娘说,芦茎树兰花朵的唇瓣在上方,是与大多数兰花截然不同的一大特征,且花瓣与萼瓣形色相同。
翻译一下就是说,我们看到的黄色“花瓣”,其实只是花萼(太像花瓣了植物学家称之为萼瓣),上方伸出来细小成羽状的,才是花瓣。嗯,你美你有理,无所谓了。

龙船花,广东展区, 茜草科、咖啡族、龙船花属,缅甸国花,又叫仙丹花、水绣球。
据说广西盛产,做为北方人看着很新奇,每朵小花儿都伸长了脖子,顶着四个小花瓣,还是自来卷儿,像一个满头卷毛儿的小可爱。

中国馆二层,人少,花多,眼睛不够用,这株文心兰占据一角,大放其花,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
文心兰花瓣最为奇特,像一把小提琴,也像蝴蝶翅膀,所以又叫金蝶兰、跳舞兰。
另有一传说,宋美龄极爱此花,觉得花瓣很像一个“吉”字,因此取名“吉祥兰”。某个角度确实像,总之颜值即正义,美好的东西是一脉相通的。



皇冠贝母,百合科(看叶子就很像)贝母属,叶在上,花在下,众花捧叶的造型好生神奇。
除了观花为主的皇冠,贝母属中另有药用品种,鳞茎入药止咳化痰,中药店中常见的川贝母、浙贝母即是,川贝止咳糖浆就更熟悉了,搞了半天,都是亲戚。

皇冠贝母是个有故事的花。
《发现瑰丽的植物》,集合了17世纪到20世纪十二本植物博学著作,其中第一本就是17世纪的《植物花卉绘画集》,美丽的皇冠贝母因其奇特的花型,和郁金香一样,做为当时欧洲广受喜爱的花卉被记录在册。
皇冠贝母还曾经出现在梵高的画笔下,梵高于1887年创作《铜花瓶上的皇冠贝母》。


兜兰,厚厚一层蜡质,非常像蜡花,盯了它十几秒,依然觉得它是假花,话说兜兰同学,你美到像假花的地步,也太亏了吧!
兜兰的外号叫拖鞋兰,肯定是有人嫉妒它的美貌,才起了这么名字吧,但是多看几眼,又觉得确实像拖鞋hhh。
杜鹃有个品种因花瓣厚实有光泽,叫蜡皮杜鹃,兜兰也大可以摆脱兜子和拖鞋,直接叫蜡兰吧!


喜林草,也叫粉蝶花,乍看是平常草花,但都似是而非,形色判定它是阿拉伯婆婆纳,但是婆婆纳有四个花瓣,玄参科。而喜林草五个花瓣,茄目紫草科,叶子也不一样。


再来一张美美的喜林草,清新的粉蓝色,一群穿着清华附中校服的女生路过,“哎呀好漂亮的小花!”,一惊一乍、又摸又拍了好一会儿才走,女生们和小蓝花,格外的搭配和谐。

金叶榆,远看像秋天的银杏,有点时间上的错乱感,但是近看就是非常娇嫩的榆树叶,让人想吃一口的那种的嫩。


3,天田山、永宁阁和妫汭湖。
仿照颐和园的一山一阁一湖而修建,永宁阁和佛香阁一样,既有文化象征,又为世博园增添了山水相依的错落感, 据说是辽金风格,楼阁四面,院落四方,从不同角度看都保持一样造型。远观气场强大,走进看,太新了,簇新簇新的,估计要过个几十年才能有点古建的厚重。
天田山,各种草花组成的梯田花海,美女樱、三色堇、香雪球,连绵向上,加上阳光又好,顿时有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跃动感。

花田里的稻草人,非常可爱,弯腰挑担,劳作不息。

最后上未解的神奇植物之谜。识花之路漫漫,累,但是停不下来。
万物有名才有情,时间长河里的神奇相遇,因为知道名字,才算相识,相认方能有情。
1,植物馆里的神奇叶子,注意看叶子不是整片哦,是左右互生的很多片叶子。

2,“一串黄灯笼椒”,叶子像百合科,但就是查不到。来自中国馆宁夏展区,奇花异草尤其多的宁夏展区。

豆友已破案,左边的黄灯笼君是宫灯百合,始发现于南非,盛花期恰逢南半球的圣诞,起名圣诞风铃,后来因为像中国的宫灯,也叫宫灯百合。
我倒觉得,花看着更像水母,当然水母蛰人,有点凶残不那么美好。
上图右边暗黑风的家伙,叫波斯贝母,欧洲园艺中多见,和皇冠贝母一样,观花为主。
btw,百合科真是宝藏。嘉兰、皇冠贝母、波斯贝母、宫灯百合,都是奇特又有故事的花。
3,农科院展区,凤梨蕨类组合。
问了半天,只记住有空气凤梨、XX凤梨、鸟巢蕨、猪笼草,其他记不住了。


欢迎高手继续解惑 ,期待后续。
还有前传可围观:15000步的世园会 https://www.douban.com/note/716646133/
(图文原创,转载请私信征得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