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书评
4月5日开始看这本书。那时候刚刚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最喜欢的男人(在我看来)——彻也,最喜欢的作家是太宰治。彻也死后,松子跑到太宰治自杀的地方投河,可河水干了,松子也遇见了新的人。我很好奇,彻也是个有才华又非常矛盾的人,那他崇拜的太宰治呢?
读之前,我对太宰治毫无所知。
《人间失格》读得很压抑,幸好我那段时间兴致高昂。整本读完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过程艰难,因为读不懂(可能是没有背景知识的铺垫吧)。《人间失格》和《秋风记》应该是连在一起的。《Goodbye》未完,《维庸之妻》《阴火》《满愿》通通不懂,最难过的是《满愿》,毫无头绪。最喜欢《心之王者》。
可能是我还没经历太多世事变迁?幼稚的人读不懂太宰治。
5月5日
昨天去城里浪,晚上路过轩客会,进去逛的时候翻了翻另一版本的《人间失格》,感觉这一版本更好一些,除了《人间失格》这一篇,其他都是按时间顺序排版的,把《Goodbye》放在最后,标明是其真正的遗作,解开了我的疑惑。在书的最后附上太宰治的人生大事表,更便于理解写作背景和心境吧。


《人间失格》
半自传体,写于后期。
² 面对世人,我总是怕得发抖。对于同样为人的自己的言行,更是毫无自信。我将懊恼暗藏于心,一味地掩盖自己的忧郁和敏感,竭力把自己伪装成纯真无邪的乐天派,逐渐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滑稽逗乐的怪胎。
怎样都好,只要能让他们发笑就好。如此一来,即使我置身于人们所谓的“生活”之外,他们应该也不会太在意。总之,不能碍着他们的眼,我并不存在,我是风、是虚空。
Ø 每个人都曾经这样故意取悦别人吧。想让人喜欢,想让爸爸妈妈满意,所以不能展示真实的情绪。我应该也是一直在追逐“听话”这个选项,希望得到“好孩子”的评价。作者是恐惧与不屑,我是什么呢?恐惧吧。
应该是小学二年级,中午在托教吃饭,低年级的女孩子只能在客厅玩儿。一间卧室被高年级的女生霸占,另一间给男孩子。我也想去那间卧室,或许不只是想,是看看自己能不能被允许进去,然后在同龄人中炫耀。我拿零花钱买了皮筋,想出了“跳皮筋”之外的游戏。游戏不好玩,对于我而言。因为我是其中被捉弄的角色,但是我成功地敲开了卧室的门。托教的阿姨和我妈妈说“我很聪明”(应该是表扬的话)。这件事情我一直记得,长大了开始疑惑我这种“讨好”从何而来。
从更小时候讨好亲戚,同学,爸爸妈妈……我觉得这是正常的。
作者的程度更深?深陷其中而惶恐不安?
²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
² 比目鱼的说话方式,不,这世上每个人的说话方式都如此拐弯抹角、闪烁其词,如此不负责任、如此微妙复杂。他们总是徒劳无功地严加防范,无时无刻不费尽心机,这让我困惑不解,最终只得随波逐流,用搞笑的办法蒙混过关,抑或默默颔首,任凭对方行事,即采取败北者的消极态度。
……由于比目鱼过于谨慎,拐弯抹角,令这次谈话很不顺利,甚至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Ø 一针见血哦!
² 祝子坐在昏暗的店铺中微微一笑,白皙的脸上闪现的是不曾见过丑恶的童贞,它在我眼中尊贵无比。迄今为止,我还未和年轻的处女上过床。那一刻我决定了:我要和祝子结婚。即使巨大的悲哀接踵而至,只要此生能够经历一场放纵的快乐,我便无怨无悔。过去我总以为,所谓的处女之美不过是愚昧的诗人天真哀伤的幻想,没想到它真的存在于世。我对祝子说:“结婚后,春暖花开之时,我们骑单车去看青叶瀑布吧。”这便是所谓的“一锤定音”,我毫不犹豫地窃取了这朵鲜花。
不久,我们结婚了。从中得到的快乐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接踵而至的悲哀却绝非“凄惨”所能形容,远远超过我的想象。与我而言,“世人”终究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恐怖洞穴,它绝非那么简单,所谓的“一锤定音”,并不能决定一切。
Ø 婚姻没法拯救叶藏,或者说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具体人、物、关系让,都会失败,进而对寄托物厌恶。其实是自己吧。
² 不幸。这世上不幸的人各式各样——不,毫不夸张地说,这世上尽是不幸的人。但这群人能够堂堂正正地向这个世界抗议自己所承受的不幸,“世人”也大度地给予他们理解和同情。可我的不幸源于自身的罪恶,无法向世人抗议,若我吞吞吐吐地说出一句类似抗议的言辞,这世上所有的人都会大吃一惊,他们认为我哪有资格提出抗议呢?我究竟是俗话说的“任性妄为”,还是与之相反,是个懦弱的胆小鬼呢?我自己也十分费解。总之我可谓是罪恶的聚集体,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陷入不幸,全无防范之策。
² 如今的我连罪人都称不上,我是一个疯子。不,我绝没有疯。哪怕是一瞬间,我也没有疯过。可是,唉,哪个疯子会说自己是疯子的?
我向神发问:“不反抗何罪之有?”
望着堀木那美得不可思议的微笑,我泫然泪下。我忘记思考,忘记反抗,坐进汽车被带来这里,成了一名精神病患者。即便现在离开,我的额头上也已刻上疯子的印记,不,该是废人的印记。
我丧失了做人的资格。
不如说,我已不能被称之为人了。
……
我完全成了一个废人。
父亲的死讯,让我越发窝囊。父亲已然不在,那份曾占据我心,眷恋般的恐惧已然消逝,我的心变得空空荡荡。这甚至让我怀疑,那承载苦恼的器皿曾经之所以那么沉重,是因为父亲的缘故。父亲走后,我顿时泄气,连苦恼的能力也随之失去了。
……
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
一切都会过去的。
在所谓“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一句话。
一切都会过去的。
今年,我将满二十七岁。白发骤添的我,在大部分人严重,恍如年过四旬。
Ø 为叶藏难过,他用“一切都会过去的”安慰自己,但是一切都过不去。
² (后记)
“这都是他父亲的不是啊。”老板娘不知为何,说了这么一句。
“我们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幽默风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Ø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太少了解作者生平了。这背后一定还有什么,并不像这些字表达出来的那样。
《秋风记》
² “我觉得,自己的只言片语会令人们痛苦,会令他们无端地痛苦。也许我沉默着微笑才是最好的。可是,我是个作家,作家不说话就无法生存。为此我苦恼不已。我甚至不能好好欣赏一朵花。那朦胧的花香总让我按捺不住,我总会像狂风一样将花儿折断,捧在掌中,撕碎花瓣,揉成一团。我忍不住流泪,将花瓣按在唇间,嚼得稀烂,放在木屐下践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想杀掉自己。我或许不能称之为人。”
“K,你恨我。恨我的八面玲珑。你相信我是坚强的,高估了我的才能。可是,你并不了解我那不为人知的努力。就像剥藠头,一层层剥到最后,内核却空无一物。可我还相信,一定会剥出些什么,于是又拿起另外一只,剥来剥去又是一场空。这种猴子捞月的悲伤有谁能明白?见一个爱一个的人,其实谁都不爱。”
K拽了拽我的衣袖,我的声音在人群中很是突兀。
我笑笑:“我的宿命就在其中。”
² “瞬间,不是谁的罪过,也没有任何人的责任,这我明白。但于我而言,瞬间不足以成为生命的喜悦,我只相信死亡那一瞬间的纯粹。而喜悦的瞬间……”
“你害怕喜悦瞬间之后要承担的责任?”K喃喃道。
“实在是无法收场。烟花会在瞬间消散,肉体却不能。即使死去却依然丑陋地留在世上。若是见到美丽极光的瞬间,肉体也随之燃烧,烧得干净才好,事实却并非如此。”
² “寂寞,苦恼,感激都是中产阶级的爱好。他们自以为是,只靠面子活着。”
“只在意别人的传闻,是因为那里有自己的肉体吧。”
“常人的幸福对我们来说,似乎很难拥有。”
² “我想,一辈子做个钓鱼人,像个白痴一样生活。”
“你做不到。你太容易理解鱼的心情。”
我们都笑了。
“你应该也知道吧?我就是撒旦。被我爱上的人,全都没有好下场。”
“我可不这样认为。并没有谁恨你。你不过是喜欢假装坏人。”
Ø 是假装坏人来掩饰自己的懦弱和恐惧吗?
《心之王者》
² 学生原本的面貌,一定是神的宠儿,是这位诗人。即使在大地上毫无作为,只凭那自由而高贵的憧憬,就足以与神同往。
学生们,请牢记自己的特权,请为这特权骄傲。你不会永远拥有这种权利,啊,光阴真是倏忽即逝,因此请务必好好珍惜,切勿玷污了自身。待你们从学校毕业,地上的瓜分之事自会找上门来,纵使厌恶也必须接受。你们会成为商人,官员,编辑。但在神的宝座上与神并肩而走这种事,走过学生时代便不会再有,错过后便永不再来。
在高歌《大地之王》的同时,请务必暗自以“心之王者”自居。因为你们今生能与神同在的时光只此一段。
《维庸之妻》
² 没人性也不错,只要我们能活着就够了。
Ø 没读懂的一篇,尤为喜欢这句话。
读书目的有点儿恰巧和功利(刚好有这本书,学姐给的,想把它看完转给其他学妹),读书过程有点儿急切(看不懂又不想半途而废,预定好了下一本读什么,想赶紧看完),作者背景的缺失,心绪又难平。这篇读书笔记写得很敷衍。
压抑是压抑,但在压抑处看到人的虚伪和生活的乐趣。如果所有人都自信直白,生活会缺少很多乐趣。
有点儿理解松子对彻也的喜爱。彻也大概也是太宰治这类男子?有才华,忧郁的气质极吸引人。
希望以后有时间选一本更好版本的,更平静的时间,再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