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 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考研复试分数线解析以及文化课分数要求
才思教育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考博最权威的辅导机构和领军机构,自开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培训以来,始终对中国艺术研究院有着独到的理解。
一、名词解释
1、朱光潜
2、李叔同
3、共鸣
4、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艺术体验
6、美育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艺术接受是一种无限的再创造过程
三、论述题
1、当代艺术家如何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徐累(1963—)江苏南通人。198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至江苏省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和研究多年,一级美术师。现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中心,今日美术馆艺术总监,《经典》杂志主编。徐累的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类型,他“始于愉悦,综于智性”的纸上痕迹显现出新人文风格的价值,不仅有精致优雅的美感外观,而且有更广泛的文化意义,正像有评论家评论的那样,“徐累的艺术也许是中国画当代转型的真正开始,他的个人落点恰到好处地占据着历史和现代的临界线上”。
著作
有《中国名画家精品集—徐累》(河北教育出版社),《徐累—虚幻之秘》(香港艺倡画廊),《徐累新作选》(伦敦Browse&Darby画廊),《空城记》(河北教育出版社)、《超凡者之门》、《梦幻的彼岸》(江苏美术出版社)等等。
张见
张见,一九七二年出生于上海。一九九五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一九九九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一九九九年任教于上海大学,任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二零零八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
刘选让
刘选让,一九五五年三月生,陕西武功人,笔名刘轩。一九七五年入伍,在新疆军区从事美术工作。一九八零年在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一九八五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一九九一年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创作研究员、研究生课程教学部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大展办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郑庆余
郑庆余,1976年出生于江苏常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委员。200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中国人物画创作与理论方向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
作品曾经参加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幻象·本质——工笔画‘当代性’方向展”、“‘易·观’新工笔绘画提名展”、“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等展览;并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全国青年书画展”中获金奖,“2008造型艺术新人展”中获“新人佳作奖”(银奖),“黄宾虹奖·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中获铜奖。
作品、论文、访谈还发表于《美术》、《艺术百家》、《国画家》、《中国艺术学》、《东方艺术·财经》、《东方艺术·国画》、《光明日报》、《美术报》、《凯撒生活》等多种报刊杂志。并有个人画集《新工笔文献丛书——郑庆余卷》出版。
韩学中
一九六一年生,河南人。一九七八年考入河南大学美术系,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一九九七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一九九八年结业于由蒋采苹先生主持的文化部首届重彩画高级研究班;二零零一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重彩画研究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现任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创作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职称评委。主要展览:首届全国中国画展;首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作品《春韵》获中日联办的『中国的四季』美展铜奖;作品《屏风》获中国当代第三届工笔画大展银奖;作品《以医救人》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展铜奖;作品《净地》获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及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银奖;作品《沉香梧桐》获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画院奖;《瑞鹤图》参加『中国风格•时代丹青』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广州展。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等均出版有个人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