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丨4月读书汇总: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

北方的春天,似乎在5月才悄然来临
仿佛前几天还在停了暖气的屋子里瑟瑟发抖,
这几天便要穿着T-shirt到处晃荡了
嗯,乘着微醺的春风,
和我一起回顾一下4月读过的📚吧:
1.《围城》 | 钱锺书

钱先生的文字可真是有够毒舌
比如他笔下的小家碧玉:“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丁,也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
比如他讲到说谎:“一般人撒谎,嘴跟眼睛不能合作,嘴尽管雄赳赳地胡说,眼睛却不敢平视对方。”
比如他吐槽起房价:“房子比职业更难找。满街是屋,可是轮不到他们住。上海仿佛希望每个新来的人都像只戴壳的蜗牛,随身带着宿舍。”
若不是早先看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单单看《围城》,我定会以为锺书先生是个小气之人。也正是因为知道锺书先生本人其实豁达酣然,所以在看《围城》时,才每每会在精彩刻薄之处拍案赞叹锺书先生的洞察力之细之深。
一个突发奇想:如果钱锺书、鲁迅、张爱玲、冰心凑一桌打麻将,场面会不会很有趣?
❝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剩下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

2.《倾城之恋》 | 张爱玲

张爱玲的小说里,总是充斥着一种浓浓的宿命感。
许是因为时代背景,许是因为自身经历,她笔下的女人,总是想挣脱却又难以挣脱束缚周身的枷锁,像一朵朵绝美的花,炙热地开过,然后迅速地凋零。
《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极力地想要不同于自己那交际花姑妈,却最终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像她;《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前半辈子在婆家受尽了人情冷暖,不是没有奋力抵抗过,可到了后半辈子,却惯性般地转而将自己的怨愤悉数撒给了儿媳和女儿;《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是整本小说集里最得善终的一位,却也是拜香港沦陷倾了一座城池才有。
张爱玲笔下的爱情,连同她自己的爱情,都让人不禁唏嘘
❝ 她独自站在人行道上,瞪着眼看人,人也瞪着眼看她,隔着雨淋淋的车窗,隔着一层层无形的玻璃罩——无数的陌生人。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她似乎是魇住了。忽然听见背后有脚步声,猜着是她母亲来了。便竭力定了一定神,不言语。她所祈求的母亲与她真正的母亲根本是两个人。 ❞

3.《雅舍谈吃》 | 梁实秋

梁实秋先生在雅舍中所谈,不仅仅是吃,更是一份随着岁月流逝愈加浓厚的乡愁。
说来也巧,每次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恰巧都是我肚子饿的时候。也不晓得是因为肚子饿所以才看,还是因为看着看着肚子饿。如果说一名大厨是靠色香味来诱的食客垂涎三尺,那么梁先生便是用他的文字笔触引人食指大动。
看这本书也会被科普到很多小知识。比如,我们现在经常吃的菠菜,其实是唐太宗时期从西域传来的;比如那个聪明的司马光不仅仅砸过缸,还很会剥核桃皮;比如大诗人徐志摩喜欢在桂花时节吃煮栗子,但却因为有一年吃栗子时桂花被雨摧残殆尽,有感而发写了首《这年头活着不易》。
只不过呀,去国离乡多年,好多味道只能鲜活在记忆里了。想必梁先生在写的时候,一边充满了回忆的幸福,一边又萦绕着挥之不去的乡愁罢:
❝ 我们住家的胡同口有一个同和馆,近在咫尺。有时家里来客留饭,就在同和馆叫几个菜作为补充,其中必有炸丸子,亦所以餍我们几个孩子所望。有一天,我们两三个孩子偎在母亲身边闲话,我的小弟弟不知怎么的心血来潮,没头没脑地冒出这样的一句话:“妈,小炸丸子要多少钱一碟?”我们听了哄然大笑。母亲却觉得一阵心酸,立即派用人到同和馆买来一碟小炸丸子。我们两三个孩子伸手抓食,每人分到十个左右,心满意足。事隔七十多年,不能忘记那一回吃小炸丸子的滋味。 ❞

4.《不会做计划,怎么做管理》 | 高德

这是一本读完了会觉得“哇,醍醐灌顶”,但转念一想,我的直属领导没有读过又有什么用的一本书。
道理都是好道理,方法也都是好方法,但是中层管理者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对下,还有对上。其实最最尴尬的角色,莫过于中层管理者了吧

5.《山茶文具店》 | [日] 小川糸

这是一本文具店版的深夜食堂,或是文具店版的解忧杂货铺。
主人公是一位职业代笔人,以帮人写信为生。书中通过一个个委托人,展现了一个个或温情或唏嘘的小故事,同时也相辅相成了主人公的成长。
整本书以主人公与被她称为“上代”的外婆之间冰冷的关系开场,到后来主人公通过文字的力量渐渐地理解了外婆,并最终在内心与已逝去的外婆和解收尾。放下执念,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和解。
书中最有魅力的,是主人公每次代笔前,都会根据信件内容或是委托人的性格,精心挑选所用的笔、墨、纸,真是讲究。也是这本书,让我再次感受到了手写的力量、纸笔的力量。用文具书写人生,原来真的不是一纸空谈。
❝ 上代虽然完成了不计其数的代笔工作,却始终没有迷失自我,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如此。就算肉体离开了这个世界,却仍活在她所留下来的文字里,灵魂仍寄托其上。这才是手写文字真正的样貌。 ❞

6.《枕草子》 | [日] 清少纳言

一说《枕草子》的英文译名是The Pillow Book,枕边书,想来真是准确。这的的确确是一本适合放在枕边,睡前或是清早醒来时顺手读的书。
作者清少纳言出身于书香门第,是古代日本的宫中女官。《枕草子》是她的随笔集,记述了她在宫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言语平实,甚至可以说稍显寡淡,有点类似流水账。但真的静下心来读进去,就会发现清少纳言偶尔的辛辣是很有趣的。
我读的是周作人先生的译本。想来周家在文学领域着实厉害——周树人先生文笔的狷狂,我们自小在课本中便有了深刻的体会;而周作人先生文笔的细腻,我们则可以在这本书中略窥一二。虽然只是译作,却也足以体味到译者的文字水准,读起来行云流水。
❝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的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这是不必说了,就是暗夜,有萤火到处飞着,也是很有趣味的。那时候,连下雨也有意思。
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很辉煌的照着,到了很接近了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便三只一起,四只或两只一起的飞着,这也是很有意思的。
冬天是早晨最好。 ❞

7.《清单》 | [英] 肖恩·厄舍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由124张或是名人或是普通人所罗列的各式各样的清单所组成。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清单有:敦煌购物之路,牛仔准则,给女摇滚乐手的忠告,父母的守则,爱因斯坦的条件,达·芬奇的待办事项列表,杜鲁门的爱情清单,维特根斯坦的情妇,如何变得时尚,我最喜欢的十位作曲家,伦敦生活守则,结婚还是不结婚,我最喜爱的书……
看别人的清单,有一种揭秘一般的爽感

8.《三体II:黑暗森林》 | 刘慈欣

三体到了第二部,我觉得更像是一场博弈,不是三体人与地球人,不是国与国,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
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三体人对地球人采取的就是攻心策略,地球人的对策则是选择面壁者,试图抵御三体人对地球人心灵的“破壁”。
三体人都要来占领地球了,地球人的人类大同经仍然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 破壁人二号:“逃亡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
字幕:那是国家间的争端吗?这届特别联大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发达国家完全有实力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强行推进这个计划。
破壁人二号:“逃亡的最大障碍也不是国家间的争端。”
字幕:那是什么?
破壁人二号:“是人与人之间的争端,也就是谁走谁留的问题。” ❞

以上就是我4月读的8本书了
这个月,
你读了哪些书呀?
欢迎在留言告诉我呀~
◆◆◆◆◆◆
我是小梨,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小梨笔记」,查看更多文章。
-
长街听风的小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07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