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才是真正的疗愈
作者:读心师━彭熠 昨天特别关注到了一篇留言,它很具有代表性,也是很多人心里的困惑和隐痛。 伤害已经发生,过去的事情也无法从头再来,虽然已经是过去,但在我心里就过不去,怎么办? 回答这个问题,先看看这两个热点新闻吧。 贾乃亮又一次上了热搜。在综艺节目里,他公开了自己独居的生活现状:没有李小璐,没有甜馨,只有他自己。曾经的他,眼里只有家庭。为了博得李小璐的欢心,不断地变成她喜欢的模样,而经历了“夜宿门”之后,他受到舆论抨击,在公众的视野里成为了彻底的失败者。 一年后,他走出来了。谈起过去,他一脸释然地表示:“都过去了。”现在的贾乃亮,身上不再贴着“李小璐丈夫”和“甜馨爸爸”的标签。不再需要别人的安慰和同情。看得出来,是真的放下了。 一件新闻则与宋丹丹有关。在今年的北京春晚上,《我爱我家》剧组重聚,宋丹丹破天荒地出现了,并且提到了英达说,“英达,我感谢你。”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因为当初的出轨,20多年来,宋丹丹一直缺席《我爱我家》剧组的聚首,也曾在网络上公开责骂英达。可是,20多年后,当宋丹丹说出那句,“英达,我感谢你。”她在爱与恨的争执当中终于放下了过去,放过了自己。 放下伤害:治愈比发泄更重要 不是所有人都能放过自己。2018年,网上一名“专业二奶杀手”走红了。20年前,因为丈夫出轨,她走上了“专业打小三”的道路,20年打了近8000个小三。当记者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她的回答令人意外——并不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也不是为了行侠仗义。而是为了治愈自己曾经的情伤。只有通过不断地打小三,才能治愈当年被出轨的痛。这些年,她除了打小三,什么都没做,什么也做不了,人生就此停滞在伤害里。 越发泄情绪,就越让你在这种情绪里走不出来 受伤后发泄愤怒是我们的本能,但发泄情绪,就像吸食毒品,是会上瘾的,这种宣泄就像毒品上瘾的人,一旦停下,就会浑身难受,而且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来适应自己不断提高的“痛快阈限值”。它会把你一次次拖入到愤怒的深渊,让你无法自拔,永远活在人生的黑洞里。 放下,是对自己的一种仁慈 一般来说,一个人受到巨大伤害,行动上会有三个倾向:自虐,他虐,转移。 第一种——自虐。不断用繁重的工作和家务驱使自己,以为让自己疲惫不堪,就能够忘记痛苦。第二种——他虐。声讨别人的对与错,把家里变成了战场,弄得天下皆知,讨伐自己眼里的过错方。第三种——转移。虐第三方。把自己伤痛的过错推卸在第三方头上。 然而,不管是用自虐、他虐还是转移来掩盖痛苦,都是障眼法,不过都是自欺欺人,而对痛苦的执念,其实是对自己的残忍,放不过别人的同时,也更放不过自己。 《女儿国》电影里有台词:“门一直在那里,走不出去的只是我们自己。” 放下,是对自己的一种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