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1:我也曾取过一次经
这部“经”的确来自“西天”,但写书的不是老和尚,而是一对夫妇。
取经的过程没有九九八十一难,只一难,就已经把我弄的精疲力竭——头脑发昏,把书邮到了单位,如何把他们弄回家就成了问题。毕竟是整整一大箱知识,真的很沉重。
把它抬上出租车已经费了不少力气,又抱着它上了六层楼回家。一开门,就连人带书摔在地上了。缓了好半天,才有力气把纸壳箱打开,见到了这部“经书”的真面目。
厚厚重重的15本大书,一本一本从箱子里拿请出来,封书的塑料膜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又是一次冲动消费——这得哪百年能读完啊?
煌煌一部《世界文明史》,又被我一本一本,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请回到了纸壳箱里。箱子盖好,推到书桌下。
与它们再见面的时候,已经是一年后的搬家了。又一轮痛苦的“知识转移”后,它们被我从箱子里解放出来,整整齐齐的“供”在书架上,静静诠释着“束之高阁”这个成语的含义。

今天抬头看见书架上这些被我冷落许久的书,想着该还的债迟早要还。自己买的书,哭着也要读完吧。
暗中发誓:自今而后,每天都要读一点,有想法就写下来,坚持把欠的书债还完。
第一本就从它开始吧。

其实我是“系统”的看过一些世界史的,不过基本上,看完了也忘得差不多了。这次啃这本大书,希望能再重温一下这个世界的历史。
此书原名《文明的故事》,作者杜兰特夫妇历时40余年才完成这部巨著。这份著史的胆量气魄,和精神毅力都让人佩服。
读了序言,发现作者最开始只是想写五卷。可洋洋洒洒最后竟写了11部。可以称作是卷轶浩繁了。从埃及近东,一直写到拿破仑继位的当代历史。这个难度,不敢想象。

看见书的序言写于1935年,我想可能很多观点可能已经过时了,很多例子可能都要被新的考古发现推翻了。不过,这套书创作时间几乎历时半个世纪,作者的观点可能也会随意岁月的变迁而越发深刻。随着作者的眼光来看这么长的历史,看看上世纪的历史学者的观点态度,也是十分有趣的。
任重道远,静下心来,看书的用不会比写书的更费时间吧?人家两夫妇二人耗尽毕生心血,多花一些时间读一遍也是值得的。

今天才申请的豆瓣号,2019年5月8日,利物浦上演安菲尔德奇迹,在首回合0:3落后的情况下,红军主场4:0大胜巴萨,打进欧冠决赛。维尔纳杜姆下半场替补出场,没多久就为球队打入关键的两球。为此,id:维纳尔杜姆,以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和这个伟大的球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