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亚日记·巴塞罗那的新艺术建筑(下)
20170411
前情回顾:巴塞罗那的新艺术建筑(上)
3.00-4.30, 圣家堂,门票€30(30岁以下,含导览器和登塔)
圣家堂大概是巴塞罗那最负盛名的景点了。它始建于1882年,至今尚未建成,官方的目标是在高迪逝世100周年(2026年)建成。它有一部分在高迪生前完成,但大部分都是后人依据高迪的设计建造的。

预订圣家堂登塔门票时,票面上显示的是登塔时间,需要提前15分钟进教堂。塔分布在圣诞立面和受难立面,订票时需要选择,我们选择了高迪生前完成的圣诞立面。
塔上可以俯瞰巴塞罗那。在圣诞立面可以看到的著名建筑不多,不过可以看海。或许从观景的角度考虑,更高且面向西南的受难立面看到的全景会更有趣。

上塔坐电梯,下塔便要走旋转楼梯。楼梯的窗外可以看到不少建筑细部,尤其是各座小尖顶上的水果。

下塔之后的行程,从圣诞立面的外景开始。顾名思义,圣诞立面上的雕塑群讲述的是耶稣早年直至开始传道的故事。立面浮雕的最顶部有圣诞树装饰。主门两侧的小门分别以玛利亚和约瑟命名。

圣诞立面上繁复的叶子装饰是万物生长的春天的象征,立面内透过彩色玻璃的光也以蓝绿色为主。而在圣家堂的另一面,受难立面内透过彩色玻璃的光则以橙黄色为主,象征丰收的秋天。这些象征意义与教义相关,事实上圣诞节在冬天,受难日在春天。


圣家堂的平面结构是典型的罗马十字。教堂中的立柱大多为树形,既加强了承重能力,也体现了高迪从自然汲取灵感的理念。

主祭坛前的四根最高的立柱顶部的图案,是四福音书作者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的象征。主祭坛的伞盖上有植物形状的装饰,象征荆棘王冠。

下午的光主要从受难立面透入,我们把影子拍了下来,作为纪念。

受难立面的外墙非常光滑,有着秋天的肃杀。雕塑群的主题自然是耶稣受难。当代艺术家在创作这些雕塑时,罗马士兵的形象致敬了高迪的米拉之家。

圣家堂的正立面,荣耀立面,目前还在施工中,需要离开教堂才能看到其外景。

从圣家堂出发,我们徒步走过了一条连接了一些新艺术建筑的线路,走走拍拍,大约花了45分钟。
我们经过了Cadafalch的特德拉斯之家,高迪的米拉之家,高迪的巴特罗之家和Cadafalch的阿马特耶之家并肩而立的地方,最后到了蒙塔内尔的杰欧·莫雷拉之家。
这三位建筑大师,并称加泰罗尼亚新艺术三杰。他们的建筑各具特色,其中高迪的建筑造型最为奔放,这大概也是其知名度最高的原因吧。




本来晚上还想赶去毕加索美术馆的周四免费开放时间的,但之前忘记了预订。这一天的旅程也已经尽兴,又一顿Tapas晚餐之后,我们便回住处歇下了。
继续阅读:巴塞罗那的古城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