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与父母沟通的
查看话题 >如何与父母开启爱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

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引言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人天性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至于相互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我想这也许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爱,但是出于本能反应,出于自我防卫,所以就会条件反射地产生敌意的行为。而有些人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能够形成爱意,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共同的需求跟感受。
人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黑白之间的灰,所以我们需要用心去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
一:为什么人需要非暴力沟通?
人不是一座“孤岛”。人需要世界有着各种联系。沟通是人与世界联系的桥梁。非暴力沟通是是人通向美好、有爱的世界另一端的桥梁。
即使人们习惯围绕个人利益采取行动,而非暴力沟通能让无情的世界充满了爱。
如果说语言要么是窗户,要么是一堵墙,那么使用非暴力沟通方式,语言讲成为人看世界的“窗户”。
阮胤华说:“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共同的感受和需求。”
显然,非暴力沟通能够改善人际关系。
二: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的反义词是暴力。
卢森堡博士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是我们的语言确确实实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而“非暴力沟通”的“非暴力”一词是指与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出来的爱。其目的是提醒我们,借助已有的知识让爱融入生活,使得人们都乐于互助。
可见,非暴力沟通是指爱的语言。
在《非暴力沟通》中,卢森堡博士给非暴力沟通的定义是:这种沟通方式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倾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真诚、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三: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来改善人际关系?
书中指出了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
在沟通中,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1.什么是我的观察?
2.我的感受如何
3.哪些需求(或价值观、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4.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卢森堡博士给出来的这套方法是非常实用的。我运用这套方法,改善了我跟我姐姐的关系。但是这种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看似很简单,但我们需要不断刻意练习,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以此来避免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比如,在工作中,我很想让我姐姐认真工作和保持学习的心态,但是每天看到她混日子的样子,我就很生气,因此开口闭口地骂她无脑、无脑、无脑。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并换一种方式跟姐姐沟通。
我跟她说:“姐姐,我看到你每天都是在浪费时间,工作不专心,一直玩手机,或跟其他人嬉皮笑脸的闲聊。我是非常不开心,因为我希望你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让自己有更理想的收入。你是否愿意学习一下高效工作的方法和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新技能,以免未来的自己陷入中年危机。”
姐姐听完之后,点点头,表示同意,并请教我,她该如何做,并改掉自己的一些坏习惯。
现在我来回忆一下,我跟姐姐的暴力沟通和非暴力沟通前后的一些转变。
我的沟通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她好,希望她能努力,但是我表达方式不对,导致我们俩人时常争吵。
原先,我通过暴力的方式骂她无脑。她觉得好难受,尊严受到伤害,以至于一直跟我无止境的吵架。后来,我运用非暴力沟通去倾听姐姐心灵深处的需要,然后再表达自己的感觉和建议,以此来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从我的亲身经历中,我深刻地感受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如果人人懂得非暴力沟通,世间真的会减少诸多矛盾与冲突。
非暴力沟通是人们建立良好关系中必备的一项沟通技能,因为非暴力沟通方式,与人性吻合。它是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今天小作业】
1.回想自己生活生活中“暴力”沟通的场景
2.当时自己是如何表达的?对方有什么反应?
3.学习完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你会如何去跟对方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