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能》弹幕使我胡扯
见不得弹幕说师匠角色三观正。三观正还当欺诈师吗?三观正利用Mob帮他赚钱嘛?你究竟怎么定义三观正啊?我觉得角色的魅力不应该在于塑造上的丰满立体吗?光是三观正就够的话,观看抗日神剧也就够了,浪费这时间干嘛?
我觉得角色丰满应该是兼具“善恶”两面,下用“三观正”来形容兼具“善恶”的确色,或者单纯的用好坏评价,反而是把角色脸谱化了。
就像开司,肯定这个角色是有魅力、吸引人的。但是他吸引人的部分正是理智人所唾弃的赌徒心理。正是福本伸行老师对赌徒心理的巧妙刻画,戏剧化地加入更多积极的方面,才塑造出了开司。但客观考虑,开司建立在赌徒心理之上的所谓励志,真的是我们日常所认可的励志吗?
我认为只要开司一天不摆脱赌徒心理,他那所谓的励志、好胜,永远不可能给他带来稳定的生活。就算是凭着机智摆脱了一次又一次危机,但是人外有人,开司若是真正彻底胜利,那赌博三部曲就成为彻底的爽片爽漫了。虚构的作品也带有现实意义是我喜欢的类型,当然个人希望傅本伸行老师不要做出这种低龄的判断。 也不能说带有现实意义吧,毕竟虚构的成分更多一些,应该说“折射现实”,我觉得更贴切一些吧。
另外从目前对福本伸行老师作品的认知来说,我觉得老师作品的现实性还是很高的,创作的思路也是现实性比较强的,如果真的有一天看到老师的爽漫,我大概会很失望吧。
但其实灵能和戒赌三部曲就有本身很大差异,前者几乎可以说是奇幻作品,后者虽然也是虚构,但是更加贴近现实。然而包括奇幻作品在内的各种虚构作品都是从人类社会中脱胎产生的,当然也能反映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现实或者心理。比如师匠的人物性格。
我坚持认为,虽然师匠的行径与欺诈师无异、甚至利用Mob帮他赚钱,但是师匠本身并没有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也通过mob之手解决了不少人的问题,甚至从精神上给予了Mob很多帮助。所以,师匠的人设是丰满的,单纯地将之定义为好人或者坏人都不合适,任意定义都不能阐释完整的师匠。这一点同样适用开司和其他类似角色。
但是总体来说,师匠和开司这种“毁誉参半”的角色,我认为更多的存在于戏剧化的作品中。还有利根川,是黑社会高层,但同时也是和善的上司。现实生活中当然也有这种人的存在,毕竟人都是复杂的。艺术作品总是少不了戏剧化与创作所必需的美化,能够较为全面的展示角色,同时具有一定的“反向选择”,而非像“现实定性”。现实中对人性质评价的倾向性一般比各类艺术作品中更为明显与固定,虽然现实中倾向性的判断不少都是标签化的好与坏的评价,但这种评价通常是维护社会秩序必须的。
这一顿胡扯上升的高度可能有点夸张了,可能是有点过于辩证了?所以自己又逻辑混乱了?也许应该这样说:可以为现实中的某人或者虚构作品中的某个角色定性是好是坏,但是不能否认其所包含的另一面的特质。绝对的圣人是不存在的,同样的,绝对的恶人也是一个否命题。无非是通过你我之眼看到的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