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能引起一大串反应——《联动装置》课堂上后感
在接到这个课题时,好欣喜,因为我很喜欢这个主题!因为这个模型是一个动态的,做的成功的话会有一个直接的正反馈。

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分组
之前的课堂是5人一小组,搭建内容例如拼建一个大屋子,A同学可以拼卧室,B同学可以拼阳台等,或是拼建园林建筑,A同学可以拼亭,B同学可以拼廊等。这些都是一个大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分组数量可以很灵活。但这次模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我在备课的时候把模型分为了:启动部分、联动部分、带动部分。所以在想能不能让小朋友三人一组。这样的话会遇到两个问题:1、之前一组的小朋友可以不愿意离开小组或者不想让自己的组员离开;2、按3位同学一小组会分好多组,供给同学所用的模型数量不够组用。
遇到这个问题时周老师刚好在旁边。周老师针对第一个困难点告诉我说:可以告诉同学们说,我们的三人一小组的分组是随机的,大家最后的作品是需要合作完成的,一个真正厉害的小组是小组中每个成员本身都要努力而不是小组中成员是谁,所以你们要学会合作。
第二个困难点我想到了可以让三人一小组,然后六张桌子摆在一起,两个小组共用一个工具箱,这样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最后上课时分组比较顺利。
关于课堂
上课之前给金珠老师过课,金珠老师后来让我丰富PPT。在我之前模型的分解部分每一张要标出并且指出问题的注意点。这样在给小朋友讲课的时候可以一目了然不漏点,并且小朋友也可以更清晰。这一点后来在我讲课的时候自己都发现很清晰,尽管每个小朋友都是很活跃的,但丝毫没有打乱我的授课思路和节奏,这点特别谢谢金珠老师。

我在备课的时候还做了作品记分表和设计展示环节,但是由于我快失声的喊还是没能把同学从他们不停的玩自己的作品中喊回来,课堂也快接近尾声,于是想着还是让他们玩吧!如果时间充沛,金珠老师还给了一个建议,我之前给她过课的时候最后一步是总结同学们的展示成果并说明联动装置更好实现的注意点,关于这部分金珠老师说可以让同学们一个一个来发言,这样也可以锻炼他们并使他们更有印象。哈哈,好方法留着以后用!
想对自己说的是:保护好嗓子,背再直一点!
我希望自己的课堂是顺畅说话而不是近乎扯着嗓子说话,想是孩子更多的参与与互动而不是讲授更多的课堂。慢慢来吧,会驾驭好的!
最后,谢谢桂兰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