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岁月(大学生活篇)
在东北工学院四年的大学生活,虽然学习又苦又累,生活粗衣粝食,但我无悔这段绚丽的人生历程,并一生为之骄傲!大学里充满着的知识、学问,不停地启迪、灌输、充实着我,给予我累累的收获。大学里充满竞争、挑战、展示的舞台,记录了我点点滴滴的成长,时刻在历练、造就着我。大学里宁静、快乐、丰富多彩的生活 ,让我大开眼界,陶冶着我的情操,升华着我的气质和爱好,我融入在其中,努力做最精彩的自己!
我们上大学那年,时代的口号是:“工农兵大学生要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 那时学校偶尔会指定一名工农兵大学生上讲台讲课。不知道为什么在强手如云的同学中,竟然让我讲一次政治课。(政治课是二个班合并,在大阶梯教室上课)让我讲《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我去找辅导员老师、找学生干部推辞了几次,最后急的都快哭了也没用!那时我正积极要求入党呢,也是党支部的培养对象,定下来的讲课是政治任务,岂能是说不干就不干的?!除非你是不想进步啦?!最后我只能硬着头皮接受!
后来我仔细琢磨推荐我讲课的原因可能有二个:一是有头脑、有学问、有能耐又老成的同学,都害怕讲不好丢面子、讲砸了让人“上纲上线”惹上政治上的麻烦?!那年我刚18岁,即便我讲不好、讲砸了,老师和同学们都会谅解、放过我这个小同学?!(那时老师和同学都这样称呼我)。二是:真心是想培养、锻炼一下我这个岁数最小的积极分子?我想,还是一的可能性大!
我认真准备了一周,面对着众多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同学,就上台演讲了!我还故作镇定地学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了点版书呢。[偷笑][偷笑]。其实经济危机理论那时我自己都搞不懂,也没有参考资料,只能是照本宣科罢了!半个小时的演讲我紧张、害羞的满脸通红,越讲越着急,最后都语无伦次,急不择言了。好不容易熬到了下课!学生的课,不论讲的好坏大家都会给予鼓励的掌声。不过经过那一次演讲,对我的锻炼真的是很大很大!!从那以后再经历的任何场合我都不惧怕了!
刚入学不久,辽宁日报的记者来我们学校采访《首届工农兵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全校共挑了约8个(每个系二名)不同年龄和经历的工农兵大学生在图书馆学习,接受采访。有身穿军装的军人学生;有头带白毛巾的农民学生,还有穿着工衣的工人学生,我是没有装扮的普通知青学生。对着采访镜头,我一点也不紧张也没害怕。后来听说没几天辽宁日报就登出来了报导和照片。那时刚入学不久,相互都不认识,没人提醒和告诉我们上了报纸。学生们平时看不到报纸,我也没好意思到处去找报纸看自己!关键是没太当回事儿,也没觉得是荣耀和珍贵。现在想想,当时真应该找到报纸把它保存下来,那将是我今生的无价之宝!这件事成了我一生的遗憾![难过][难过][快哭了][快哭了]

到了大三,学习不太紧张了,学校学生也多了(学校已招了三届学生了)我们就开始参加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了。大三时学校文艺汇演,我们系里的节目是四个女生的朝鲜族舞蹈《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我是其中之一。同学们都说我跳的好、表情好、学的像。到演出时再穿上朝鲜族长裙(绿色长裙,粉色飘带)其他系的学生们都传说我:人家本身就是朝鲜族人呢![偷笑][偷笑]

还有一次全校歌咏比赛,我们系选送的节目是:我们机制专业五十人演唱的《长征组歌》其中有二名男女生是报幕兼歌词朗诵(我是那个女生);还有几名男女生领唱。那次我们的节目获得了全校第一名奖!几十年后,遇到当时在校参加过那次比赛、其它系的校友,说起那次演出都记忆犹新:“你们那个长征组歌节目真棒,能和专业的演出比美!👍👍原来朗诵的那个女生就是你啊?!”
说起那次演出真的非常成功!几首歌曲中的男女生领唱要有七、八次,我们专业人才济济,领唱的人一个接一个的轮番上阵,都没有重复出现的面孔!那嗓音和演唱水平一个比一个强!整个演出过程,真叫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不断赢得着掌声、赞美声和喝彩声!只可惜70年代时物资匮乏,没有录音机,更谈不上录像机了,就连照相机都非常罕见和珍贵!我们的演出居然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真令人惋惜和遗憾![难过][难过]

上面的二次遗憾后,为了今生少点遗憾,1980年初,我们夫妻用所有的积蓄(大约300元钱)托人到北京外贸商店,买了一台日本进口的录音机(那时市面刚出现录音机)录下了儿子的呀呀学语。全家人经常反复听,享乐其中!1995年我们又倾尽所有(一万多元)买了一台当时电台用的摄像机。留下了女儿12岁生日的靓影。😄😄 🎉🎉。17年后,在女儿婚礼上播放,她的同龄人和所有来宾,都惊叹和羡慕着这份宝贵的录影!
上大二时我们有一个月的军训课(上午上课,下午军训)我记得军训除了队列练习,就是趴到操场上练习持枪瞄准。足足趴了一个月。军训最后一天是打靶,每人十发子弹,我居然打出了95环的好成绩!(其中前七发连续十环)打靶我又名列前茅了!那次军训的功底一直延续到现在。记得毕业分配刚到工大时,五四青年节单位组织大家去打靶,共五发子弹我打中了45环。其中前三发都是十环,后面排队的人们就开始喝彩喊叫了,我的注意力受到了影响,只好草草打完了后面的二发(八环和七环)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我喜欢打靶,到现在遇上有射击游戏时总要试试,我依然能打出好的成绩!

入学第二年冬天的体育课是滑冰。那时班里只有个别同学会滑冰。每次上体育课的前一天晚上,在同学们的要求下,学校把冰鞋提前发给了大家。为了学会滑冰,早晨4、5点钟班长带着差不多是全班的同学,到与校园相通的南湖公园去学滑冰。我们都穿着棉衣,戴着棉帽和口罩。天很黑,根本看不清谁是谁,也不怕摔倒难为情。在冰上大家各自按照要领练习站立,不一会儿就有一堆人摔在了一起,也不知道是谁和谁摔在了一起!大家叽叽嘎嘎笑一阵,爬起来继续练,一直到天亮!上午体育课时,多数同学都能站立在冰上听老师讲课了!老师很奇怪:“这个班的学生都学过滑冰?!” 我们班的人很齐心,做任何事情都是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 那年冬天,班里的同学差不多都学会了滑冰!

大二的五一后,我们有十几天的学农劳动。是到学校在盘锦的农场去插稻秧。多数同学都没插过秧,就跟着农村来的同学边看边学。北方的插秧季节,稻田里的水很凉,不时的还有小冰碴儿呢!我们女生也和男生一样挽起裤腿,光着脚插秧。看着那一排排立在稻田里的绿色小苗,还有小苗后面同学们专注插秧的身影,那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1974年寒假期间,全国开始了批林批孔运动。学校要求学生们立即返校,组成小分队到农村宣讲中央文件,帮助农民开展批林批孔运动。那年寒假期间我的风湿性关节炎犯了,(在兵团受凉落下的病)腰疼的翻身都困难,只能卧床。我让内蒙的同学给学校带去了病假条。老师和同学们以为我请假是想在家过假期呢,党培养的积极分子怎么可以这样呢?!!学校连着发来两封电报催我返校。我没再解释,挣扎着爬起来,一个人坐上火车回学校。从汽车站下车进校园再到宿舍,大约有三公里多的步行路程。我前后相搭背着的旅行包,由于中途放下歇了一下,就再怎么也放不到肩上了(腰疼的吃不上劲)。我用根绳拖着包好容易回到了宿舍,进屋就委屈的放声大哭起来!同学和老师看到我的病情严重,就决定安排我在学校医院住院治疗。当时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一个不剩都要下到农村去,空空的学校就留我一个人当逃兵?!我坚持不住院,非要和大家一起去农村。同学也帮忙说情,最后辅导员老师同意了我的要求!
我们小分队是下到了赤峰敖汉旗xx公社xx大队xx小队,那是一个非常偏僻,条件非常艰苦、非常贫困的地方!我们被三个、两个的分配在老乡家吃住(那时农民家都很困难,好像每天都是粗粮和咸菜)同学们把热炕头让给了我,说能治风湿。白天我们给农民宣讲中央文件,和他们一起学习讨论、教唱国际歌等,晚上在煤油灯下(那时农村好多地方还没有电灯呢)我们准备着第二天的学习和宣讲内容。一个月下来,我们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我的风湿病也在热炕上睡好啦!

记得刚上大二时,班长领着我们勤工俭学劳动(给班里挣班费),任务是晚自习后给学校锅炉房卸煤。那时卸一火车皮煤给不了几块钱,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积极参与。每次完工后,无论男生女生都污手垢面,面目全非!可同学们无怨无悔!我们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换来了篮球、排球、和羽毛球拍和球等体育用品。从那时起我学会了打排球和羽毛球,尤其特别喜爱打羽毛球。参加工作后,厂里组织的羽毛球比赛,我还拿过女子冠军呢!
四年的大学生活,工、农、兵、学、商、政、党我们这届学生都实践和体验过了,真的可以称得上大学生最精典的人生经历了!这些经历,使我们的德智体都得到了良好、全面的发展。对每个人素质、才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都有了明显的效果。 这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收获啊!
我们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共二个班六十人。是学校学风最正,充满正能量的二个班!在这个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同学们的学习干劲、博学多才、出口成章、老成持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社会责任感等等一直耳濡目染着我。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被称为学生领袖的一位老大哥博学、成熟、睿智、自律、真诚、德才兼备,我一直以他为标杆和榜样!在校时,他始终在关心、帮助、鼓励、指点、历练着我这个小同学成长。这是我大学时遇到的二个贵人之一。恩师教我读书,大哥教我做人!后来他成为赫赫有名的大集团公司总裁,我这个唯他马首是瞻的小同学在事业上也小有成绩!


在那个昂扬向上的年代 ,班里的同学们在生活上都特别勤俭、朴素,从来没有人攀比吃穿(包括班里家庭条件好的和带工资上学的学生)。大二金工实习时,学校给每人发了一套粗布工作服,全班同学好像事先约定好了似的,工作服变成了班服,我们每天都穿着它,很少穿自己的衣服。女生也没有人讲吃穿打扮。大二时,家里给我寄来了一身的确良衣裤和一条漂亮的藕荷色尼龙纱巾(的确良、和尼龙纱巾是当时最时髦的服饰)我锁在箱子里一直没穿也没戴,直到毕业设计到上海时我才拿出来穿!想想那时候我们真的是太左啦!!吃穿上大家都保持一致,谁也不愿意出风头。学生中的几个高干子弟(班里有几个省、部级子弟)也和大家一样,没人搞特殊!


大三那年我们开始上专业课了,学习轻松了许多。那年的暑假,我们专业的十几个外地同学相约一起到秦皇岛、北戴河去玩。这是我们四年大学第一次去玩!我们这些辽宁省以外的同学,坐火车回家都途经这两个地方,也都需要到北京换乘火车。
那时的北戴河还不是旅游点呢,是国家高级干部疗养的地方。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北戴河湛蓝的海水,衬托着海边白色和黄色的房子、围墙,那景色简直美极了!浪打过来时,清澈的水面上不时飘过来绿色的海带,沙滩上到处是美丽的贝壳和鹅卵石。街道上干净漂亮,满街都是各种用贝壳、海螺手工制作的工艺品,渔民刚炒好的新鲜大虾🍤才一元钱一斤!那里的美食美景实在是令人流连忘返!还好,有照片保留下了昔日的美好时光。



我们上大学时学校的伙食很差,学生们生活很苦。当时的辽宁省,是全国粮食和副食供应最差的省。学生和市民一样:副食是每人每月供应三两素油,三两肉(凭票购买)粮食是粗粮占70%比例。学生们每天都是定量份饭(一菜一饭)。饭菜是分别装在二个大木槽子里的。木槽子长约1.5米左右,宽和深不到1米,分别装着半槽子的饭和半槽子菜。同学们都称它是喂猪的槽子!现在想想,不知道食堂每天是怎样清洗那么大、那么笨重的槽子的?!我们拿着每顿的餐卷(约一寸大小,三种颜色纸印制的早中晚餐劵)在食堂排着队打饭。
大学四年里,最好吃的饭算是每天的午餐了,午餐是二米饭(大米和高粱米),周日、过节才能吃上纯白米饭。早、晚餐基本上都是玉米面饽饽,(可能是为了控制份量,把和好的玉米面用小碗扣到笼屉上蒸熟)同学们给它起名叫圆台。晚饭每人二个大约四两?早饭每人一个大约二两。那圆台简直太难吃了!在大学四年一直和我们朝夕相伴!菜基本上是东北的乱炖(大多是土豆、白菜)或者菜汤,菜里很难看见肉和油星。尽管这样,负责打菜的阿姨还习惯地舀起一勺菜,晃两下才倒入你碗里!食堂上的黑板上写着一谜语:你一哆嗦,我一哆嗦,你手一哆嗦,我心一哆嗦!(打一现象)人们都佩服出迷人的智慧和幽默,但打饭阿姨还是天天如此哆嗦着!
那时多数同学都吃不饱,尤其是男生!女生们每天把吃剩下的圆台集中到一起(不是吃不了,是太难吃)男同学饿极了就来取上吃。离家近的同学经常把周六的晚餐卷和周日全天卷计划着提前吃完,然后回家可以补充四顿饭。离家远的同学就可怜了,多数时候都是填不饱肚子的!那个年代粮食按人供应,即便有钱,没有粮票也买不到吃的。那时,同学们身材都很苗条![偷笑][偷笑][调皮][调皮]毕业设计完成后我的体重只有90斤重了。
1975年,我们专业六十名学生共分成五个小组,分别下到厂、矿去完成毕业设计。我被分到了沈阳柴油机厂。由于我们这个毕业设计小组的组长和指导老师的游说能力强,柴油机厂答应出资让我们小组的同学们到上海等地参观学习。剩余的所有小分队,参观学习都没出辽宁省。那时学生们能得到企业的出资赞助,到外地参观学习实属不易!经过十几天的参观学习,我们不但开阔了眼界,有了设计灵感,还游览了大连、上海、杭州、苏州、常州、南京、北京的名胜古迹和风景区。这对当时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公费出差参观学习,这是多么美好幸运的事啊!同学和老师都说我们这个组的人命真好!

在大学四年中,我一直是党员的培养对象,社会关系和政审都已调查完成。且我刻苦学习、积极努力,对党忠诚崇拜!可直到毕业前还是没发展我入党!总结反思后我委屈、失望:你再努力、再优秀,却没有东北当地同学的天时、地利、人和!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网,让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能量取而代之你!(班里发展了六名党员全是东北当地人,有的很难服众)但细想一下也不委屈:大多数人是不会喜欢年轻气盛,口无遮拦,我行我素,刚正不阿 、傲骨嶙峋 的人?!而人气最旺的,永远属于那些老于世故、鉴貌辨色、八面圆通 、长袖善舞的人?!毕业时我心灰意冷,一直不能释怀!但我坚信:是金子到哪都挡不住发光!
参加工作后我再不刻意去追求什么了,而是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毕业45年了,我身上没了年轻气盛和傲骨嶙峋,也少了些口无遮拦和刚正不阿,但依然是我行我素!
1975年12月我们就要毕业了!四年紧张的学习生活时间飞逝,我都没来得及去观赏校园里宏伟建筑中的精致雕刻;林荫小路旁的美丽风景;操场赛道上的矫健身姿;南湖公园里的鸟语花香!我甚至一次都没有游览过沈阳繁华的街道、商场和名胜古迹就要离校了!同学们都只争朝夕,要在1976年到来之前能入职报到。





由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1975年5月我们毕业前已经撤销,我分配到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名额也无效了!同学们都在各自寻找、定位自己毕业后的去向,托关系找老师、找学校安排就业。那时学校掌握着全国各大城市的就业名额,留校的名额我们系都有好几个呢。我谁都没找,也不想找!因为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回到父母身边工作。就这样我回到了家乡呼和浩特!
1975年底父亲领着我到人事局报到。当时要去哪个单位任我挑选!由于我的毕业设计是在沈阳柴油机厂完成的,对柴油机厂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觉得工厂是我把知识回馈社会,大展宏图的地方。那时内蒙古工学院机械厂正好刚刚开始扩建生产295柴油机,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单位!结果在这个厂我一干就是一辈子! 毕业后没多久父亲病重我一直全职陪护直到他去世。后来就是为人妻为人母相夫教子几年,等我重打锣鼓重开张已经是1985年了,那年我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6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我最初的目标晚了整整十年!
共产党应该是唯物主义者,可我大学毕业后就有人给我算了一卦:“说我36岁以后会脱下蓝衫换红袍!人生会一帆风顺,不用争不用抢,一切好事都落不下!”事实真的是这样:37岁起我开始了美好人生!一生中不时的有贵人扶持、相助,顺其自然不争不抢,却遇风得风、遇雨得雨、满满的成功和收获!
1986年入党;
1987年晋升工程师;
1991年任机械厂F36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1992年起任F36分厂厂长(一直到退休都是自负盈亏承包经营,为机械厂的生存、创收做了不少贡献);
1993年起连任压力容器设计的审核、批准负责人;(通过自治区行业考试取得的审核、批准人证书)和制造技术的总负责人

主持工大机械厂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许可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发证)每四年一次的考核审查,换、取证工作;


1994年晋升高级工程师;
1995年被聘为自治区级职称评审的高评委委员,并连任五年。

1996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起任工大机械厂技术副厂长兼压力容器分厂厂长(自负盈亏、上交利润、承包经营)直到退休离岗;
1998年(44岁)被破格提名晋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1晋升并聘用(全校工农兵大学生晋升教授的只有可数的几人)

2000年获得:《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奖,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



2002年获得:《自治区深入生产第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的表彰、奖励。

2003年主持为内工大机械厂取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11年被录入工业大学教授名典;

2009年退休到龄被返聘到2014年离岗。
工作几十年,荣誉证书一大口袋!这些荣誉都是没争、没抢顺其自然而得到的!我为自己努力、拼搏和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豪!我感谢一路相伴的团队、同事、领导、客户的相伴、扶持、帮助和认可!我更感谢上天对我付出给予的公平对待和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