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第二性 贰 至117
2019.5.10 《第二性》贰 童年-少女-性的启蒙 首先提出女人是文化塑造的产物,接下来详细叙述了女人成长过程以论证其塑造过程。 第一个节点是断奶时期,男孩被要求独立自主,被迫更加坚强面对困难,而女孩则仍允许撒娇、软弱,变化就此开始。 作为提早断奶的补偿是一种男子气概的优越感,人们对男孩气表达赞赏,此抽象概念可化为具象客体——阴茎。 而小女孩则没有感受到同男孩的一样的待遇,没有像男孩一样被给予更高的期待,也没有这样一个可以代表自身的具象客体。布娃娃于是作为补偿给予了女孩 ,一个全身的,被注视的被动的客体。 母亲与女孩的关系有时或是一种女孩与布娃娃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微妙关系。 家庭中,男性的权威地位、历史与文化中女性角色的缺失,暗示女人彻底放弃自主则能够获得幸福。文化渲染下,少男与少女对未来的期待不同,男孩虽然知道自己或许会成为一名父亲,但这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女孩则幻想自己最终会进入家庭。 少女时期,女孩迎来性成熟,但却并没有得到任何鼓励和赞赏,随之而来的性欲望、身体的变化、初潮的血腥味,使女孩感到恐惧和对生理弱势上的沮丧,外界要求少女纯洁因此而产生对自己性欲望的羞耻感而进一步对自己感到否定。 男孩的性成熟则没有女孩那么曲折,他们自然像以往一样体会到自身的阳刚气质。 十三岁时,男孩们享受暴力运动,而女生们开始放弃粗野的运动。暴力是对自己、对自己热情的展现、和意志的考验。实际上,每一次超越自我都可以看做是一次暴力的转变,暴力的压抑,与欲望的压抑一样,都是一种“驯化”。 而男孩与女孩智力发展的差距从这时开始展现出来,实际上,是因为女孩并未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和她的男同胞一样的鼓励。 相较于男孩,女孩缺乏主动性的教育。 少女与性的启蒙部分,还没理顺,详细说明了少女的自恋成因、女性受虐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性交障碍,首先是女性对性知识的缺乏,然后是长期以来被评价被注视所带来的对自身身体的自卑与羞耻感,以及担心孩子的威胁,及这一侵入的行为感到自身被控制、矛盾感,还有一点我觉得也是尤为重要的,即自我意识被长期压抑的情况下,各种形式的欲望被压抑的情况下,或许更多带来的是一种谴责。 书单:《存在主义的治疗》《自恋主义文化》 阿 巴林特《孩子的内心生活》Henry Havelovk《水神主义》(性心理学)Jean Piaget《儿童对世界的再现》海 多伊奇《女性心理学》《黑帆》
© 本文版权归 豆友196279910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