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阅读笔记
本篇论文主要针对于三个问题展开,分别是: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定位;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应着重教什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应该怎么教。
1. 语法教学的定位问题
针对于这一问题,作者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是语法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二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同的阶段语法教学应放在什么地位。
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而言,语法教学对学习者来说即是一项基本要求,也是一项高标准的要求。学习者学习汉语,要求说出的话写出的句子要基本符合汉语的语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说语法是学二语学习者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求汉语学习者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上,能运用一定的元语言知识去进行解释,分析出现的错误进而加以改正,这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又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共分为五个方面:语音教学、文字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其中语音教学和文字教学处于基础阶段,这两方面的教学是帮助学生解决基本的听说读写的问题;词汇教学属于初级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为之后的高级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针对于文化教学,不应该过分强调。至于语法教学,作者提出在一二年级初级阶段学生刚刚接触汉语时,不能过分强调,这样会让学生认为汉语过难甚至于放弃学习。那么在三四年级阶段,学生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之后可以适当加大语法教学的分量,可以为学生讲授略为系统的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实用汉语语法知识。
语法教学一直都不为对外汉语教学所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教学最终目标(用语言进行交际)所导致的,更是因为汉语本体知识中许多语法还是处于灰色地带,我们有很多本体知识还无法解释。因而我认为,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重视起来,不仅仅是针对教师而言,更是针对于学习者来说。至于应该在什么阶段对语法教学的比例分配问题,我较为赞同本篇论文的观点。
2. 语法教学教什么
针对于这个问题,作者从三个角度出发:
1)汉语本身。
2)目的语(汉语)与学习者母语(如英语)在语法上的异同。
3)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法毛病。
从这三个方面出发,作者提出着重应该教学的汉语语法有两个大类:
a. 汉语有而英语没有、美国学生又常出错的语法现象。这一类的提出是基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差异以及学习者本身而言的。
b. 虚词。据不完全统计,外国学生所出现的语法错误里,跟虚词相关的要超过60%。同时,虚词个性很强,同一类虚词在用法上可以很不一样。在这里作者提出一个观点“对于虚词,老师不能只讲类的特点 (如介词,只讲整个介词类的特点),常用的、重要的虚词必须一个一个讲;而学生也不能一类一类地学,而一定得一个一个地学。”这也是为什么我提出针对于程度副词教师要详细且有对比的一个一个讲。
c. 常用的同义句式的比较。这是就汉语本身而言,同义句式代表了不同意义,且使用的规则和条件也有所不同是汉语的一大特点。
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还可以从学习者出发,不仅仅是他们出现的语法错误,还可以针对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抑或是为后面的学习所做的准备的需要,都可以成为规定语法教学内容的依据。
3. 怎么教
在这里作者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提出了两个观点:
a. 初级阶段坚持随即教学,到一定阶段适当进行带总结性的,又有针对性的“巩固基础语法”(consolidating basic grammae)教学。所谓随机教学,就是在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其语法知识最好通过课文、联系、讲解学生在练习或作文中出现的病句,有针对性的讲授进而潜移默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些基础语法。到了一定阶段,要进行带有总结性的、针对性的“巩固基础语法”教学,使之系统化。
b. 点拨式教学法。这一方法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偏误分析,从而解决学生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语法错误。同时作者提出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即使不会也不要和学生说“这是汉语的习惯”,这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汉语没有语法的错觉,也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作者提出了对未来对外汉语教师的希冀。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