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我们是再平常不过的母女。
最近我经常能看见关于“母亲”这个词的社会新闻,比如那个在畸形母子关系中痛苦多年最终弑母分尸的吴谢宇被抓捕归案了,比如那个拿自己三岁女儿去当童模海量接单还动辄打骂的妈妈在微博上虚弱无力地自我辩白。这些新闻仿佛未烧尽的灰烬,在空中星星点点旋转扩散,冷不丁烫进我的眼睛里,让我心底感到一阵寒意。
我下意识就去找寻自己妈妈的身影,她正在厨房忙活着,她是一听说女儿怀了二胎就不顾自己的胃病飞过太平洋来照顾我的妈妈,她是也会发孩子脾气但是我一哄就好的妈妈。我又下意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找寻妈妈的身影,发现自己是多么幸运拥有她,让我成为现在的我。这个我既爱自己,也爱父母。这个我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教育,我不是在挫折中学会坚强,而是因为妈妈教会我要快乐,对快乐的执着令我坚强。
小时候幼儿园里教了很多关于妈妈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似乎是最流行的,但并没有在我幼时的心中留下什么痕迹。我喜欢“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呀鲁冰花。家乡的茶园开满花,妈妈的心肝在天涯,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我总觉得鲁冰花这首歌,对于儿时的我来说有一点非凡的意义,当我想起妈妈的时候,我脑海中总有人在哼这个旋律,我想那个人应该是我妈,但记忆从来不给我肯定的答案,因为模糊,反而显得温柔,显得无处不在。
其实我妈并不总是温柔的,其实我也并不总是很乖的。其实我有时候也生妈妈的气,也怕她,有的时候也有话不敢对她说。你看,我们家从来就没有奉行过挫折教育,也会有代沟与理解障碍,感情是如此需要小心经营的东西,就不要再用整个世界的凛冬去考验它了吧。
小学到高中的时候,爸爸要承担经济上的重担,妈妈便是主要照顾我生活,陪伴我长大的人。印象中我也是因为不听话而被关过厕所,罚过不能吃晚饭的。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书法,每天都要练习,一站就要站两三个小时。练着练着就枯燥了、寡淡了,保持悬空不能放下的胳膊以及非常较真儿不能更改的持笔手势都令我委屈,但不敢说。妈妈就在旁边看着我呢,她为我铺毛毡、为我洗笔磨墨,甚至为我的每一张白宣纸细致地折出淡淡的格子印来,只为了我可以更好地安排笔划结构,同时也不损伤整幅作品的美观。在她的眼里,即使是七岁的我写出来的也是值得收藏的作品吧。但妈妈是个急性子,我若是总写不好某个字,她可是要发脾气的。其实妈妈当年的发脾气在现在的我看来就是虚张声势的毛毛虫,她只是提高了音量,瞪大了眼睛而已。不过那时候发脾气的妈妈令我害怕,更令我对自己感到沮丧。因为妈妈是我最依赖的人啊,妈妈是我最喜欢的人啊,如果妈妈再生一次我的气,会不会就不再喜欢我了?十岁不到的我一想到这个问题就觉得十分值得害怕。
所幸这种害怕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十三四岁,我就悄摸摸地叛逆了,表面上还是和妈妈无话不说的乖宝宝,内心已经自由奔放地扑向新世界,不过妈妈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叛逆也必须要悄摸摸的。从初中开始我就住校了,那时候老爸一个人跑去非洲为全家打拼去了,平时的周六下午到周日晚饭后就是妈妈与我相处的时间,我们交流交流一周的所闻所见,手挽手散步去一站路外的好又多超市采购我下一周的零食水果,一起去外公家吃丸子火锅。
不过我在学校还有很多妈妈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我会夜里不睡觉,和要好的朋友们偷了宿管大叔的铁门钥匙溜到学校外面,玩到凌晨方归。比如虽然我努力考进年级前几名,但我也常常抄别人的作业。比如我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和男生早恋。当然最后还是大意了,妈妈给我洗衣服时从我的口袋里发现了男生给我写的日常信件,里面尊称妈妈为“丈母娘”,气得妈妈的眉毛直接飞高了三寸。
到了高中,此类事件就变得更加不胜枚举,我甚至在小高考之后的晚上不回家,和男生坐渡轮跑去长江对面某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吃串串儿,而妈妈只以为我和朋友在新街口逛了逛。妈妈似乎仍旧认为我是她的乖宝宝,这份信任有时候让我愧疚。那时候我每天五点多就要起床,赶32路的早班车,妈妈则五点不到就要起床,给我做我喜欢的稠稠的红豆稀饭,放好几勺的白糖,甜得浑身暖洋洋,让人不惧天亮前的夜风和露水。妈妈还会给我做三种颜色的鸡蛋火腿三明治,带去课间加餐,后来因为受欢迎,她会给我的朋友多做一份。
我猜妈妈真正感觉到我的离开,是从我上大学开始吧。我快快乐乐地离开了南京,去了一个更南的城市——广州。我仿佛一只志得意满的青蟹,刚刚完成了最后一次幼体变态中的蜕壳,表面懒洋洋内心乐嗨嗨地举起我的大螯,对着身前清新广阔的海潮坚决地振臂一挥。走了!向着浪花更惊艳之处。至于我的身后有谁在望着我,无暇去想。待到本科毕业,我又推着扛着妈妈为我收拾打包的细致行囊,去了太平洋的对岸,一个沙滩、金色阳光、墨西哥Taco多过煎饼果子的地方。独自一人在国外的生活,我经常开怀大笑,我也经常沉默不语。有一阵子,我似乎沉入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被压平成一只比目鱼。加州阳光照不进我的情绪,我感到那种不快乐令自己面目全非,只愿藏在被子里沉默。谢谢妈妈,总是及时听到我最隐蔽的请求,做我最后的浮板。妈妈可以不顾时差撑着不睡觉,陪我打视频电话,找各种好笑的事说给我听,把我小时候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道来,只要我想听。妈妈不容置疑地对我道,自己快乐是最重要的,其它靠后。于是我学会了更坚强一些,为了快乐。
如今,我自己都做了妈妈了。我的妈妈做了姥姥了。但她依然是个孩子气的妈妈,喜欢红色的漂亮裙子,高兴的时候走路可以小跑带风。昨晚我孕吐得厉害,苦水都吐出来了,涕泗横流。折腾了一轮回到客厅,发现妈妈一个人坐在桌前默默流眼泪。看我看她,有点儿不好意思,嘟囔一句:“我心疼。”
我突然想起一个动画片里的一句话——“父母也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罢了”。希望我的妈妈可以快乐得像个孩子,我尽我所能。
母亲节快乐啊妈妈。

寒筝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北美生活日志之做胃镜这件事 (2人喜欢)
- 哥哥妹妹的阿拉斯加雪橇极光之旅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