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a》及其他
洗了澡,喝着麒麟樱花限定,微微发热。早上修理工来把周一就坏掉的吊灯给更换了灯泡,这次比上次的亮许多,屋子里也多了几分明快。桌旁木凳上的春雨又冒出两只新叶,一只已经舒展,一只犹抱琵琶。整个冬天它都没有活动的迹象,只到四月才苏醒过来。四月新出的那只已经和它的前辈们一般绿色。现在同时生出两抹新绿,我这盆草确是越来越好看了。
中午和我妈吃完饭,回程路上想要不看个电影吧。因为大概五点过还想去看看活着的Bro Feng。其实也不是非要看,更没有什么崇拜的因素,单纯是因为听了那么久播客,近距离见一下感觉会更立体。就看到《ROMA》有合适的时间,30多的票价也相当良心,便乘兴而至了。
朋友昨天提过一句问这片好在哪里?想必对他而言评价不高。我倒是觉得值得一吹,强烈的感受到摄影成为特别“抢镜”的存在。没学过摄影,说不出专业的术语,明显阿方索卡隆的镜头以三种固定模式出现:环绕,固定,平行。不管是应对怎样的故事发展,都是以一种固定的,匀速的镜头语言来表现生活。就像时间,完全不顾世间变幻。日常洗涤和死亡的婴儿一样,周末约会和冲入海浪一样。生离,死别,只是时间的注脚,或许都不配。这种视角,又觉得好像是一种陪伴,我和镜头里的人一样身处在“此时此刻”,只是站在她们身旁,不语。但最后沙滩上的一刻,也会想要和他们相拥在一起。这便是这部电影对我而言超越其他电影的独特体验了。
去到见面的咖啡厅,我坐得远远的,也不想发话。看得出峰哥近旁的女生都是群里的积极份子,交流也很踊跃。一个半小时说了什么?完全记不得了。峰哥虽好,但内容质量还是不如张老师。
今天还下单了周四的《奥涅金》。自从有了省钱目标之后,对于500以上票价的演出心理完全是抗拒的,所以每天刷闲鱼看转票信息。而广州上海场开了之后收藏的备选项全都卖出去了,已经到了不得不下手的境地,所以面对一张早鸟价位的四排边位票,怎么能放过,剁了!
还有一件新的体验,放到明天写吧,睡觉第一。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12 07: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