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 Fonda - 人生如戏
她是幸运的。电影世家的富裕,与生俱来的天赋,给了她足够的条件探索自我,而不用去考虑生存问题。
她是需要怜爱的。童年时家庭关系的疏离,母亲的自杀,父亲在成长过程中的缺位,使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厌弃自己。
她是清醒的。她活跃在社会事务,反对越战,为职业女性发言,成功在每个生命阶段完成蜕变。
简 · 方达的五幕戏,最后一幕是她做回了自己。
前面的四幕,都是关于她生命中出现的男人。
她的父亲Henry,一个那个时代的美国人。作为电影人,他给自己的女儿铺了一条路。虽然简成为演员跟他没有直接关系,但从小的耳濡目染,已有的名气和人脉,让简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电影人,从而开启一段华丽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简的开路人。但是,他与简疏离亲子关系,也让他成为了简人生路上的阻碍。因为从小不被喜爱,简用了大半的人生取悦别人。
第一任丈夫 Vadim, 一个在简看来,算是她电影事业的引路人。年轻的她被Vadim的气场和成就吸引了。Vadim 酗酒,狂热于科幻,物化女性。为了让自己的丈夫开心,简不情愿地接下了需要显露性感,没有女明星愿意拍的科幻电影。这个时期的她或许在寻找归属感。在这个远在法国的家里,有强大的丈夫,有孩子和生活。
第二任丈夫 Tom。简内心深处那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孩慢慢离开了。她为拍了一部反映应召女郎的电影,她让自己去和应召女郎一起生活一个星期,她让自己在黑暗的世界不断坠落。她反对战争,她去到越战前线,去了解当地的人民。她公开反对政府用未受伤的归国士兵鼓吹战争意义的虚假行为,她号召关注真实的战争,以及战争带来的身体残缺以及死亡……这个时期的她,需要Tom,需要这个有经验的社会活动家。他们一起为社会大众发声,为活动募捐,一起做一些有意义且有影响力的事情。
第三人丈夫 Ted。这次婚姻对她来说,是一次飞跃。Ted 是传媒大亨,很富裕日子过的很洒脱。这段生活给了简更高的视野,他们携手一起经历简之前没有经历的事情。正如简自己的评价,她从这任丈夫身上学到最多。
最后,她还说从 Ted身边离开了,原因是她想要做回自己。
做自己,这是一个多么乏味的词语。每个人都会说,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人们会说,不要担心别人的评价,做自己吧。不要为别人活着,多累呀,做自己吧。人生苦短,做自己开心的事最重要。
做自己是特别容易说出的话,却也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我们需要归属感,需要安全感,需要相信生活里有爱你的人。这些感受会产生力量,让你能够面对眼前的困难。为了这些感受,我们拼命融合,跟身边的人融合,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就像简 方达,想要获得父母的关注,想要获得事业上的成绩,想要获得社会的认同,想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太多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她,这个时期的我们,能活成自己吗?
我想答案是,不能。
我们需要等待,等待积累,等人生的积淀够多,等到一切的欲望在你眼中够淡,等到你能真切地看到生命的终点,等到你明白一切不过如此……到那时,或许你知道如何活的自我。
在那之前,你在周而复始地寻找生命的意义,你在不断完成自己主动承担,而不是上帝给你安排的,所谓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