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集《怨女》阅读选摘
《小艾》
1. 五太太明年就三十了,在当时的“女界“仿佛有一种不成文法,一到三十岁,就得把前刘海撩上去,过了三十岁还打前刘海,要给人批评的。”
2. 倨傲
3. 五太太因为这缘故,一直恨她那几个大伯......也不知怎么,恨来恨去,就是恨不到他本人身上。
4. 从前三太太有个丫头,就是和她同时买来的......后来逃走了......小艾听到这话,心里非常难受,对于这吃人的社会又多了一层认识。
5. 同时她也觉得有根这人不像是一个有作为的人。怎样才是一个有志气有作为的人,她也说不出来,然而总有这样一个模糊的意念,在这种社会里,一个人想要扬眉吐气,大概非发财不行吧。至于怎样就能够发财,她却又是很天真的想法,以为只要勤勤恳恳的,好好的做人就行了。
6. 看他穿着一身短打,也不像一个学生,怎么倒这样用功呢?
7. 欹斜(音同妻)
8. 扶乩(音同机,占卜吉凶)——联想到“圣茭”
9. 怆然——寒伧(音同寒碜)
10. “玉珍贤妻:吾现已平安到抵贵阳,可勿必罣念”(音同挂,意同挂念)
11. 过年的时候吃年夜饭,照例有一尾鱼,取“富贵有余”的意思,小艾背着冯老太悄悄和金槐笑着说:“去年不该吃了白鱼,赚了点钱都白余了。今年我们买条青鱼。”
12. 她却是两只招风耳,把头发戳开了,竖在外面。(引弟)
13. 小艾听了这话,不免又把自己的境况和他比较着,心里想像金槐这样一直从事于正当劳动,倒反而还不如他。
14. 小艾突然说道:“引弟你明天让她学点本事,好让她大了自己靠自己。虽然现在男女都是一样的,到底一个女孩子太难看了也吃亏。”她向来不肯承认那孩子长得丑的......
《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
1.他母亲想念儿子,渐渐的不免后悔。......这一次见面,他母亲并没有设法替儿子媳妇撮合,反而有意将媳妇支开了,免得儿子觉得窘。......这几年家里就只有婆媳二人,各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心境一坏,日常的摩擦自然增多,不知不觉间,渐渐把仇恨都结在对方身上。
2.罗觉得她简直变了个人。他婉转地劝她注意衣饰,技巧地从夸赞她以前的淡妆入手。(婚姻:白月光——饭黏子)
3.有一天一个亲戚向他提起王小姐来,仿佛无意中闲谈,说起王小姐还没有嫁。“其实你为什么不接她回来?”
4.此后不久,就有一个罗家的长辈向罗说:“既然把王家的接回来了,你第一个太太为什么不接回来?让人家说你不公平?”
5.反而有许多人羡慕他稀有的艳福。这已经是一九三六年了,至少在名义上是个一夫一妻的社会,而他拥有三位娇妻在江湖上偕隐。
《怨女》
1.眉心竖着个梭形的紫红痕。她大概也知道这一点红多么俏皮,一夏天都很少看见她没有揪痧。
2.她骂得高兴,从他的娘操到祖宗八代,几条街都听得见。
3.对过药店的小刘......回到家里,发现有一大包白菊花另外包着,药方上没有的。滚水泡白菊花是去暑的,她不怎么爱喝,一股子青草气。但是她每天泡着喝,看着一朵朵小白花在水底胖起来,缓缓飞升到碗面。
4.终身大事,一经决定再也无法挽回,尤其是女孩子,尤其是美丽的女孩子。越美丽,到了这时候越悲哀。不但她自己,就连旁边看着的人,往往都有种说不出来的惋惜。漂亮的女孩子不论出身高低,总是前途不可限量,或者应当说不可测,她本身具有命运的神秘性。一结了婚,就死了个皇后,或是死了个名妓,谁也不知道是哪个。
5.骇异的寂静简直刺耳,滋滋响着,像一张唱片唱完了还在磨下去。所有的眼睛都掉过去不望着她。
6.“那木匠还在那儿?”
“哪个木匠?”炳发低声问他老婆。
“还有哪个?那天晚上来闹得那个。”银娣说。
......“那人就是那样没清头。”她嫂子说......这话她听着异常刺耳。
她说,“他从前不是这样。”她还以为他给她教训了一次,永远忘不了。他不但玷污了她的回忆,她根本除了那个晚上不许他有逼得生活。连他老婆找了来,她都听不进去。(想到了《爱》)
7.玉熹顶了他父亲的缺,在家里韬光养晦不出去。她情愿他这样。她知道他出去到上流社会上,结果总是蚀本生意。并不是她认为他不够聪明,这不过是做母亲的天生的悲观,与做母亲的乐观一样普遍,也一样不可救药。她仍旧相信她儿子一定与众不同,他可以像上一代一样蹲在家里,而没有他们的另一面,他们只顾得个保全大节,不忌醇酒妇人,个个都狂嫖滥赌,来补偿他们生活的空虚。
8.而他一辈子忠于她们,那是唯一合法的情爱的源泉,大海一样,光靠她们人多,就可以变化无穷,永远是新鲜的。她们给他养成了“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习惯。他跟她在一起的时候老是有点心不在焉。现在她就这一个儿子,剩下这么点她们也要拿去了。
9.“陈家还住在静安寺路?”
“陈家现在靠什么?”
......听到一个消息,马上眼睛一亮,脸上泛起了微笑,人也活动些,浑身血脉流通起来,这新闻网是他们惟一的血液循环。自己没事干,至少知道别处还有事情发生,又是别人担风险。外面永远是风雨方殷,深灰色的玻璃窗,灯前更觉得安逸。
10.她喃喃地娓娓说下去,织着她的鸦片梦。在他的年纪,他需要一个梦想,才能够约束自己。让他以为他要是听话,她真肯拿出钱来替他娶粉艳霞。等他吃上了烟,他会踏实些,比较知道轻重。
11.总有一天他也跟她一样,就惦记着家里过日子与榻上这只灯,要它永远点着。她不怕了,他跑不了,风筝的线抓在她手里。
12.玉熹倒还镇静......其实心里怎么不恨?从小总像是他不如人,这时候又娶了这么个太太。当然要怪他母亲,但是家里来了个外人,母子俩敌忾同仇,反而更亲密起来......他讲起堂子里人很有保留,现在亟于撇清,表示他与这女人毫无感情,所以什么都肯说。
13.亲戚们早已诊断出她的病是因为吃菜太咸,吃出来的,和他儿子长不高是一个缘故。她家的菜出名的咸,据说是为了省菜,其实也很少有人尝到。
14.“我们这苦日子过不惯,就不要嫁到我们家里来。倒像请了个祖宗来了。要回去尽管去,却别再来了,谢天谢地。我晓得是嫌冬梅,自己骑着茅坑不拉屎,不要男人,闹着要分床、分房。人家娶媳妇干什么的,不为传宗接代?我倒要问问我们亲家。他们要找我们说话,正好,我们也要找媒人说话。拿张相片骗人,搞了个痨病鬼来,算我们晦气。几时冬梅有了,要是个儿子,等痨病鬼一段了气马上给她扶正。” 她养成了习惯,动不动就搬张板凳骑着门坐着,冲着后房骂一下午。(电影版经典)
15.不过她还是不会过日子,银娣火起来自己下厨房,教女佣炒菜,省油,用一支毛笔蘸着油在锅里划几道。
16.她看看这些人的下场,只有他没叫她快心,但是她到底是个女人,从前和他有过的那一场,他要是落得太不堪,她也没面子。他那时候临走时恐吓她的话,倒也不是白说,害她半辈子提心吊胆,也达到了目的。
《色戒》
1.酷烈的光与影更托出佳芝的胸前丘壑,一张脸也禁得起无情的当头照射。
2.他是实在诱惑太多,顾不过来,一个眼不见,就会丢在脑后。还非得钉着他,简直需要提溜着两只乳房在他跟前晃。
3.一坐定下来。他就抱着胳膊,一只肘弯正抵在她乳房最肥满的南半球外缘。这是他的惯技,表面上端坐,暗中却在蚀骨销魂,一阵阵麻上来。
4.她穿着高跟鞋比他高半个头。不然也就不穿这么高的跟了,他显然并不介意。她发现大个子往往喜欢娇小玲珑的女人,倒是矮小的男人更喜欢女人高些,也许是一种补偿心理。知道他在看,更软洋洋的凹着腰。腰细,宛若游龙游进玻璃门。
5.她把那粉红钻戒戴在手上侧过来侧过去的看,与她玫瑰红的指甲油一比,其实不过微红......可惜不过是舞台上的小道具,而且只用这么一会儿工夫,使人感到惆怅。
6.“到男人心里的路通到胃,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
7.那,难道她有点爱上了老易?她不信,但是也无法斩钉截铁的说不是,因为没恋爱过,不知道怎么样就算是爱上了。从十五六岁起她就只顾忙着抵挡各方面来的攻势,这样的女孩子不太喜欢坠入爱河,抵抗力太强了。有一阵子她以为她可能会喜欢邝裕民,结果后来恨他,恨他跟那些别人一样。(想到殷宝滟送花楼会)
8.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9.想想实在不能不感到惊异,这美人局两年前在香港已经发动了,布置得这样周密,却被美人临时变计放走了他。她还是真爱他的,是他平生第一个红粉知己。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番遇合。
10.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着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最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级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音同昌,意为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的鬼,引导老虎咬别的人“为虎作伥”)
11.马太太望着他一笑。“易先生该请客了。”她知道他晓得她是指纳宠请酒。今天两人双双失踪,女的三更半夜还没回来。他回来了又有点精神恍惚的样子,脸上又憋不住的喜气洋洋,带三分春意。看来还是第一次上手。
《相见欢》
1.荀太太也在搜索枯肠,找没告诉过她的事。
2.苑梅没留神听,但是她知道荀太太并不是唠叨,尽着说她自己从前的事。那是因为她知道她的事伍太太永远有兴趣。过去会少离多,有大段空白要补填进去。苑梅在学校里看惯了这种天真的同性恋爱。
3.但是伍太太也有一次对苑梅说,跟着她叫表姑:“现在跟表姑实在不大有话说了。”
4.伍太太微笑不语。其实尽可以说一声“你来跟我住。”但是她不愿意承认她男人不会回来了。
5.......一有钱多下来就赶紧去买,乘绍甫还没借给亲戚朋友。她贤惠,从来不说什么。她只尽快把钱花掉。这是他们夫妇间的一个沉默的挣扎,他可是完全不觉得。
6.从前兴来兴去都是人字式两撇刘海,一字式盖过眉毛的刘海,歪桃刘海,横云度岭式的横刘海。“丰容盛鬋架上副小圆眼镜就傻头傻脑的。(形容女子貌美)
《同学少年都不贱》
1.木柱的枣红漆剥落了
2.食堂中坐三百多人,正中一张小板桌上一只木桶装着“饭是粥”,锅巴煮的稀粥。饭后去舀半碗粥,都成了冒险的旅程。(赵钰与赫素容)
3.“愉快”——恩娟 不过是随手写的,受了人家款待之后例有的一句话。 ......从此她们就断了音讯。她在贺年卡片上写那两行字的时候就知道的。
4.但是后来有一次,她在《时代》周刊上看见恩娟在总统的游艇赤杉号上的照片,......那云泥之感还是当头一棒,够她受的。
5.补: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