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希望我妈是“母亲”,我希望她是“人”
对我来说,世界上最敷衍的礼物就是母亲节礼物。
我画教师节贺卡都比母亲节贺卡来的认真,有时候连贺卡都没有,只有一句“快乐”。
可是我妈需要这两个字从我嘴巴里蹦出来吗?她需要我在她打麻将的时候消失,她不打麻将了,需要我不要给她增加负担。
我妈是个,可爱的妈妈。因为她有点幼稚。
她会说“我都是为了你”,这是我国传统。但不会说“我没事”。
她的痛苦和愤怒总是在我面前,毫无遮拦。
包括她的“缺乏关爱”。
我也很缺乏关爱。这对于中国的家庭来说,几乎是个遗传性的毛病。父母的父母不关爱孩子,父母也不懂如何关爱我。他们要么不管我,要么控制我。很下意识的行为,成熟的人不会这样做。
因此,一些本能的爱,被沉重的控制给遮掩,子女往往是成为新的不合格的父母,才发现得了这种矛盾。
我不愿意陷入这种矛盾。我要在我有家之前,反向改造我的父母。尤其是母上。
初中,我妈躺在床上,说她不想给我做早饭,她想吃豆浆油条,她需要有人洗衣服,她希望我去做。
那个时候我很懵啊,我不是在“忙学习”吗?你难道不应该照顾我吗?怎么是我照顾你?你是妈妈我是儿啊!
但还是认认真真的去买豆浆油条并洗衣服了。
因为我妈赖在床上的样子真的很可爱。
现在我想,那是撒娇。
我妈只能对我撒娇。
在成年以后,我意识到,我爸对我妈的言语间尽是诋毁与蔑视,是一个无能之人对爱他的人的肆意践踏。
因为钱的问题,我妈曾经非常郁闷的问我“为什么我对你外公和舅舅这么好,他们还是要怪我?”,我气死了,那根本不是她的错,那是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第一次,我跟她说:“外公和舅舅怪你,是因为不爱你,不爱你的家人就不值得爱,他们再找你要钱你不要给,要是因为不给就说你,你来找我,我去骂人。”
我妈愣住了,说我变了。以前我是个只会哭的闷葫芦,现在居然会骂人。
我也觉得我变了。
我更加理解“母亲”和“女人”这两个角色在男权社会要承担多少不必要的东西。为此有多少人仅仅因为性别是女,就得逆来顺受,被索取,不被尊重,还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这欺人太甚。
我不希望我妈是“母亲”,我希望她是个“人”。
不用那么小心翼翼的撒娇,可以自然而然被人照顾。
为此她会懂得真正的爱与善良,懂得什么叫真正的“为你好”。
她不用把孩子视为自己最大的,或者是全部的价值,我不是她的救命稻草。
她会拥有自己的生活,而我只是和她互相关爱的女儿。
因此,血缘才显得有重量。要不然血缘是我第一忽视的东西。
母亲这个角色最好不再是程女士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她自己为自己的生活开心,我为我的生活开心,我们一起开心是因为一起做了某件事情。
天天都是母亲节。
我不用感恩,我只是日常关爱。
我和我妈,互相的。
因为她将和我一样,是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