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5.10听明朝
1.进击北元:王保保逃至和林两年后,元军再次进攻内陆,先后占领了东自吉林,西至甘肃、宁夏北部的广大地区。朱元璋召集十五万大军,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各率兵5 万人,分三路出征。从洪武五年正月至十一月,朱军北伐北元的战争告一段落,中路军徐达、右路军李文忠由于战况不利,先后班师,西路傅友德取得大胜。在这次北伐中,朱元璋并没有达到肃清北元的目的,双方就此进入僵持状态。
2.元朝的元字是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之义,代表了对中华文化的景仰。
3.自隋唐开始科举后,获得连中三元这一荣誉的只有十三个人。在很多材料记载明朝只有一个连中三元者,这是不对的,其实有两人。洪武年间,安徽人黄观连中三元,永乐靖难时,黄观为永乐所忌,将其名字从登科录上划去,改第一名为韩克忠,因此在大多数历史记载中,三元并没有黄观的名字。
4.科举制度在明朝发扬光大。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实行扩招。
考试分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考试范围是州县,考试合格的人称为“秀才”,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省一级统考,三年一次。考试过关的人称为举人,获得第一名的叫作解元。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
第三级考试叫会试。只有举人才能参加,朝廷录取三百人(可能有变动)称为“贡生”(贡士),会试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会试后贡士再由皇帝亲自御殿覆试,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5.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淮西集团即一路跟随朱元璋起家的一帮人,包括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常遇春等人,以李善长为代表。浙东集团以刘基为代表。两大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开始了斗争。
先是刘基因杀了李善长的亲信李彬而李善长逼回老家,刘基临走之时安排亲信杨宪接替御史中丞,准备反攻淮西集团。在杨宪等人的“努力下”,朱慢慢对李善长有了看法,朱召回了刘基,并委以重任,淮西集团全面被打压。为防止进一步被打压,李善长向刘基学习,找胡惟庸成为自己的代言人。在淮西集团的打压下,刘基被朱元璋请回老家,杨宪被杀,淮西集团取得胜利。
6.明朝言官:监官和谏官,并称台谏,通称言官。朱元璋建国之初,仿照元朝制度,建立了御史台,后改名为都察院,都察院的长官为左右都御史,都察院主要骨干是都察御史,共有十三道,以当时的十三个省区分。为监督都察院,朱元璋设立了六科,对应中央六部,各科设都给事中一人,即六科给事中。言官在明朝达到顶峰,甚至令皇帝都无可奈何。
7.刘基之死:胡惟庸成为丞相后,指使手下状告刘基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地。于是朱次下诏扣除了刘基的退休金。刘基知道自己不能原地等死,于是想办法回到了京城。洪武八年正月,刘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探视刘基,胡惟庸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服药后,病情加重,过了不久,就死去了。在胡惟庸案发后,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基的。朱明知胡惟庸和刘基有仇,还派胡去探望刘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胡是受朱元璋指使,刘基的死也有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