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徒步之旅
查看话题 >嘻游记之铜罐驿之行
近来重庆的天气让人捉摸不透,四月底热火朝天,大有盛夏的气势,五一过后又软绵绵地倒起春寒似的,一副寒沁沁的样子。这两天终于才又明朗开来。




就快研三,一入暑假大家就要各自忙起来了,趁着还未暑气过剩,还能有个完整的周末,[沙坪霸,微微辣]组合遂决定去铜罐驿走走。早在周五就买好火车票和零食的四人相约周六九八都起了个大早。天公作美,同周五一样是个晴天,空气中却透着些沉闷之气,估计隔天又是一场雨吧。

四人简单地吃过早餐后,在肿瘤医院坐公交,再转一号线到了两路口,因大家都已见识过皇冠大扶梯,遂选择沿着一百多米的阶梯而下,约摸九点一刻就到达了菜园坝火车站。小仙女向来心水各种充满年代感的古旧建筑,如今交通方式更多更便捷,火车站这一带虽比不上近年来开发的诸如时代天街,各种广场此类繁华新地段,古旧的建筑中依然能透露曾几何时此地也是人潮涌动的交通枢纽。


因一路求学都在川渝,并无多少机会乘坐这样的绿皮火车,更没有同小伙伴坐火车出行游玩过,心情还挺激动的。大概他们仨儿也同我一样欢快,九点五十检票进站后,就对着站内的铁轨和列车一通拍摄,找到座位后环顾四周才发现,原来同我们一样出行的人还不少。打扮靓丽的小姐姐带着摄影师在走道内穿行,穿着艳丽的一群孃孃们披着花花绿绿的丝巾也有说有笑。我们四个也提了一大口袋零食作为途中的消遣,为尽快减负,落座就吃起来了。像之前在海棠溪拍摄轻轨一样,小仙女执着于拍摄着周围的景致。





已然立夏,虽算不上春风花草香,却也有一番出行踏青的意趣。孃孃缩在窗边看着倒退的风景,阳光从窗口斜地打过来,一副岁月静好,你妹和我则坐靠走道的位置,边唠嗑,边剥瓜子儿,适时地来张自拍,纪念着我们的第一站。

小仙女一会儿听着哐当哐当的铁轨之声,甚是满足,偶尔探出半个脑袋观望,风吹乱头发的样子竟可爱的很。列车外时不时闪现长江流水,竟怀念起了高中岁月,当年每次同哈特休完归宿假回学校的时候,她总会让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因为我喜欢看岷江一会儿窄一会儿宽地随着车行倒退,有时候思念一个人,或一段时光,仅仅只是一条相似的河流。



列车在途中停了两站,经过了上次清明节同孃孃来过的铁路四村,那时我们还在这根铁道旁拍着经过的绿皮火车呢。一个多小时后,到了铜罐驿站点,虽有些许意犹未尽,想着还有很多风景等着我们,边潇洒地随客流下了车,恰巧那六个孃孃也在这儿下车,小仙女还帮她们拍了游客照。在站点驻留拍照了一会儿后沿着铁路一村的小道上行,道旁民居种的花花草草吸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一小方花坛里面开的极盛的仙人掌🌵花,嫩黄鲜艳,辣椒和茄子树都挂着果子,你妹一个劲儿夸屋檐下正干活的主人手巧。

往上一到达街区的主干道,聚集的许多三轮车司机便热情地上前询问,看来专程坐火车到这边旅行的人还不少,一家高朋满座的石磨豆花饭馆便可窥得一二。据你妹说大众点评上推荐过这家店,确实游客满满,我们四人为观景而来,却并未打算在此停留用膳,遂上了趟公交就去往了下一站。



就近先游览了天主教堂,路上偶或遇得三两挂着相机📷的年轻人,想来是同道中人了。此时虽有阳光却不强烈,偶尔还吹点凉风,吃着雪糕,一路说笑,倒还轻快。路边橙黄色的马缨丹小花一丛一丛错落地开放正盛。沿着路标,教堂也还好找,拾级进入院内,左右观之,是还未完全拆除的旧破土坯房,正面的教堂前种植着两颗形态高挑的白杨树,天主教堂风格的白色雕塑,教堂闭门,透过玻璃窗依稀可见内中排排座位和耶稣雕像。

让人不禁想起电视剧📺中的婚礼情节,又联想到《金陵十三钗》中的那座教堂,《放牛班的春天》的那座教堂,小仙女的喊叫声拉回了我的思绪。原来是在右边的园子里发现了一口一人多宽的枯井,正在那儿对着井口喊我的名字录视频,因旁边居民正在办丧礼,便上前瞅了瞅,喝令他不准再乱喊。花园中的植物中规中矩,像你妹科普了一把未开花的百合,还有三米多高的仙人棍打着硕大的骨朵,引得另一波游人点评。其他除了一座钟楼,便无甚景致了。总之,天主教堂作为这个村镇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足矣,虽然觉得对于远道而来的人不够友好。




从教堂出来后,决定正式前往铜罐驿古镇,此时温度渐渐高了些,却还不算得晒。教堂离古镇两千米,也就大概足球场⚽五圈,商议决定走着去,就当散步🚶。越走越觉得远离了城市的喧闹,环境也愈发僻静,偶尔听见几声犬吠,正如你妹想的,山野田间有鸟鸣,清风洗面去烦忧,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赛佛赛神仙。

一日闲散时光足够,索性慢悠悠地走着。路边间或种植着花椒树,还未成熟的青花椒籽密密麻麻挂满了一人高的枝干,定是一个丰收年。忍不住摘下一颗掐开来,麻溜溜的香味儿直冲鼻孔,小仙女折了一枝带回学校,说是要碾成粉,还做出一副吸食dp的样子,引得我们仨儿莞尔不停。孃孃发现了路边开得绚烂的三角梅,还闹着要小仙女给她摘了一枝,小仙女则发现了路边橘子树叶上贴着蜗牛,十分好奇,便叫我同看,大概是天气渐热,蜗牛都不肯探出脑袋来,用小木棍轻轻一碰,就掉到了地里。

有一大户人家院坝外种了一片白色的百合花,开得极盛,两棵栀子树也打满了骨朵,只待几场雨便可馥郁芬芳,小仙女故意去闻花骨朵做出香喷喷的样子,骗得你妹也欲上去闻一闻,忽然又警觉过来,大家有笑闹了一场。正好前方不远处一棵开花的树吸引了我,摘下一枝识图,竟是合欢花。只是在《甄嬛传》中听过名字的花,原来同其名一般美丽。紫红渐变的花丝呈伞状散开,两朵和起来,像一个粉色绒球。又想起了去年在歌乐山上头上簪着的金桂,孃孃便取了合欢花簪进了我和你妹的头发里,我很喜欢。只小仙女恶作剧,放了一串花椒在我头上。最让我们羡慕的是挂满绿串的葡萄树和没人摘完果子的枇杷树,只遗憾没人沿路卖枇杷,路边倒还立着许多[现摘草莓🍓][现摘枇杷]的指示。



两千米我们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在更偏僻的山上到达了目的地。泥巴路上的碎石子还挺硌脚,却还是能遇到几个游客。差点迷路想要放弃前行,中国人的法宝[来都来了]又鼓励了我们继续。路边发现一朵鸡枞菌,令我相当惊喜,奈何自己无锅无灶又吃不了它,令人相当遗憾。你妹和小仙女不识得这种蘑菇,以为有毒,劝我丢掉,幸好孃孃理解我。

穿过一摞民房,终于得见一块醒目的指示牌,沿着原生态的石头阶梯指向山下,走了许久终于快到了,四人遂一鼓作气向下👇蹦跶。最先见到的是一条平铺于山间的铁轨,对列车声音敏感的小仙女提示火车将至,原来是一趟运送天然气和货物的黑色火车,驻留半刻继续向前走便是期盼良久的铜罐驿古镇。

其实真称不上古镇,最多是古街,与罗城的船型街也是相差太远的,但确实是原生态,毫无后天刻意斧斫的痕迹,木质结构的房屋大多过于破旧,有些都已成断壁残垣也并未修缮,稍好的房屋都被当地人用来开店迎客了,石板路倒是没有损毁。大约二三十个游客,三五成群吃饭歇脚,躲阴凉。




沿路往下走,正好有小路到江边,便也顺路向前。江畔沿滩上村民种了许多菜,番茄,四季豆,茄子,黄瓜,倭瓜,一列列排着长相喜人,不少游客亲自采摘,付钱带走。江边停靠着一艘破旧的乌蓬小船,可能是用来运送蔬菜到江对岸的交通工具。遥望对岸,觉得长江渺茫宽阔,水不清,天也不蓝,还是感觉天高水阔。






也便是此时,日头高挂,热辣起来,山中蚊子多,大家穿得又少,所幸还有两把伞,四个人也尽够了,喷点花露水,涂点药膏踏上了归途。回程不想等公交,故选择了[麻木]三轮车,后又辗转两趟公交终于到了杨家坪。从铜罐驿古镇回到主城这一路,仿佛是坐上时光城从遥远的从前一路穿越回来,只鞋底的泥巴还见证着我们之前走过的崎岖山路。

下车大约五点,肚皮也呱呱叫起来了。你妹和小仙女恰好看到百香园,买了些蝴蝶酥和榴莲酥。先垫巴了一下后决定另找正经吃食做晚餐。走了两万多步四人都挺乏累,便就近进了[帽牌货冒菜]店儿,点了一大钵钵菜。重庆火锅大名鼎鼎,冒菜其实也不赖,又或者是一天下来实在饿了,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休息不久后去往今天的最后一站——网红书店[钟书阁]。






据小仙女说上次来时人超多,只在店外徘徊了下便却步了。今天运气不错,人算不得多,能进去一览全貌,看书的人和游览的人平分秋色,一半儿一半儿。

书店结构确实花了心思,店面落地玻璃尽是印着的古今中外名著中经典语句,天花板是镶嵌的玻璃,抬眼望去,便觉得整个空间异常开阔,自上而下旋转增开来的书架间错布局,不显拥挤。随着门廊起承转合,整个空间又像是小说的结构,中心地带是四合院式的包围结构,木质的楼梯对称分布,转折延伸至二楼,同样是天花板的镜子拉宽了原本紧凑的书壁排布。你妹和孃孃未上二楼书屋,本也不是奔着看书而来,简单地逛了一遍便下去同他们汇合。你妹发现了一本墨绿色封面的书,十分心仪,我认为门框顶处的灯光很美,孃孃在[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又红]前驻足良久。


出书店后在德克士外的座椅上消磨时光,一起欣赏合照,分享美照,你妹打麻将,我偷偷地写着游记。最后解决了剩下的零食后差不多已是八点钟,遂带着从路边掰扯的仙人掌🌵,青花椒,捡来的鸡枞菌踏上回学校的地铁。


虽然在地铁上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大概是身体上的疲乏导致心情上的郁结,所以对孃孃的行为敏感到伤心💔,小脾气总归在路上消失,回宿舍前又恢复了常态。 相识相聚是一种缘分,这样结伴而行的机会终将不复存在,且行且珍惜。


© 本文版权归 le serei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