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是一枚博物馆控,千万别来华盛顿!(暨公交攻略)(三)
这一篇,我挑了两个挨着的馆,就此说明一下:并不是每一篇代表一天的行程哦,所有内容都是综合了实际操作以及反思以后的经验,理出来的一些小路线或者说是经验点,各位可以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规划路线。当然,如果拿不准,我有问必答,尽力给出合理的参考。

【国家邮政博物馆-National Postal Museum】
是的,国家邮政博物馆真的是和联合车站一墙之隔!所以,如果当天只是去国家邮政博物馆和国家建筑博物馆两个馆的话,时间应该是充裕的,那就请不要吝啬十几分钟的时间好好欣赏一下车站吧:




是不是很有年代感,而毫无过时的意思?甚至你可能认定它永不过时!
同时,如果你和我一样打算坐大巴去纽约,也可以预先在这里买票噢(详见后文)。

一出车站大门,就看到国家邮政博物馆这样的侧颜,此时,刚好有一群鸽子飞过,透过阳光,扇动着翅膀的影子,在地面和博物馆墙面一划而过。总之,我是情不自禁地“哇”出声来!

如果说10分是最热闹的程度,我去的当天,国家邮政博物馆的得分大概只有3分。很少看到年轻人,更多的是老年朋友和带着孩子们的妈妈或老师。
而我,依然觉得它有一种低调的魅力,因为好多细节,只要你用心发现,就会get到其中的乐趣。

比如入口大厅走廊旁边的小信箱。


比如世界上最早的邮票,这个隐藏得比较巧妙,不过貌似我拍得太快了,打扰了。


比如你可以任选6张带走的真正的邮票(没有人监督,当然如果你非得带走更多的也没人管,但要是你选择困难症不是特别严重的话,相信我,6张足够了)。

比如滚动播出的多屏背景(这应该完全具备成为网红墙的潜力)。

比如你可以现场“制作”一张电子邮票,寄给自己或者那个TA(天啊,我也太不值钱了哈哈)。

比如即便你一不小心晃眼看到几个中文,你都会因为与身俱来的熟悉感而兴奋。

除了邮票与邮票相关的技术、历史以外,还有和邮政运输相关的展示,海陆空全面出击的既视感迎面而来。
同样,国家邮政博物馆其实也综合了很多互动和科普的项目,且设计得相当益智,难怪有那么多小朋友可以在现场愉快地学(玩)习(耍),舍不得离开。
好了,我点到为止,其他的就不剧透了,如果带着孩子,我建议预留3个小时左右比较合适。
【国家建筑博物馆-National Building Museum】
因为家里有人是建筑师,所以似乎有一种义务,得去一趟国家建筑博物馆。然而!就在这天,我竟然没有带钱包,没有信用卡,也无法手机支付!而这个馆,是所有我提到和即将提到的博物馆中唯一一个要收费的!是的,我本来都已经摆好付款的姿势了好不啦!



整体是很恢弘的,建筑作为时间的容器,需要这样胸怀和格局。
因为没有带钱,我走向大厅中央的咨询台,问了问有没有可以免费参观的部分,毕竟来都来了。正巧有一个,不过规模比较小,再加上对历史不熟悉,没有找到感觉;不过看起来这样的展览变动性比较大,也许下一次再去的时候,主题就变咯。

说实在的,有点失落,毕竟一旦开始旅行,总感觉从第一天开始就进入了倒计时,很容易被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吞噬。而直到我注意到在咨询台坐着的那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静静地看书,同时作为工作人员的她,耐心又轻言慢语地和我一问一答,我才意识到,为什么不顺其自然呢,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离开前,送了她一张书签,她用感激的眼光回赠于我。不知道她会不会因此开始关注中国的故事,欣赏中国的汉字呢?
However,Let it be~

P.S.一楼有一间卖甜品和咖啡的小店,细细看了价格很公道,如果你去了,可以替我试试看噢。老板告诉我可以刷google pay,所以如果有必要可以提前开通一个,作为备用。
出门没走几步就发现,一匹帅气的马,被牵引着从超长的卡车里走到我面前。是谁告诉他们,我这几天在路上一看到巡警(可能叫其他的名字)骑马,就好想近距离去看看呢?所以,这是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哈哈哈!



【公交攻略】
首先,如果你自驾,或者愿意随时Uber/Lyft请跳过这一小节。体验过一次Uber,郊区,车程大概10分钟,约11刀,供参考。


好,如果你没有跳过这一小节,我将分别从地铁、公交车和大巴车三种公共交通工具,大致分享一下我所了解的情况。
地铁
个人感觉,华府的地铁还是很便利的。我住在朋友家,位于弗吉尼亚的费尔法克斯,每天相当于得“进城”去逛华府。

一般流程是这样的:确定你想去的地方——在“GOOGLE 地图”中输入进去——点击下方STEPS查看路线,接下来,就可以跟着路线上下站了。请提前下载好GOOGLE MAP app,放心,有基本的中文标注,比如这样:

OK,那么问题来了:要不要买套票?这就要看你的行程了。其实根据现场提示,一般来说,如果购买七天的套票,在七天之内乘坐超过9次,就可以开始省钱了。那么怎么买票呢?往往在入口处就会有一个充值的机器,你可以投币,也可以直接插入信用卡,选择对应项目购买(因为朋友给了我一张闲置的地铁卡,所以我是直接充值,如果没有卡,可以去人工柜台买)。机器旁边一般都有执勤的工作人员,如果不知道怎么操作,可以向他们咨询。


购票以后,刷卡进闸口,看清楚行车的方向后,在站台等候:

可能是因为这个站比较偏远,所以每次上车,都很宽敞:

据说美国地铁兼具防空洞的功能,拱形的天花板加上这杨的灯光,确实让我有一种可以立马进入备战状态的错觉。




华府地铁以不同颜色区分,比如我每天必坐的就是银线。
如果低头你会发现这样的标志,也就是说,车到站以后,最后一节车厢会停在这里,若车从左往右行进,则不要站在它的左边了,免得上车太远不方便。
这里插播一个最后一天我遇到的事情:当天我进城了才发现没有带钱包(对,就是逛国家建筑博物馆的那天),身无分文连信用卡都没有的那种。一开始还庆幸地铁卡里还有钱,但万万没有想到,到站了刷卡才发现钱不够了。这时,只得礼貌而不失尴尬地找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工作人员:“没关系,你先走吧,下一次来乘车的时候补上就行”(对方没有纠结太多问题,边说边打开道闸)
我:“可是很抱歉,这是我旅行的最后一天,近期都不会来了……”
嗯,我想我看懂了对方的表情——好吧,还不是只有算了。、
公交车
我赶车的站台是这样的:

是的,这不禁让人感恩国内导航软件方便太多。因为在这个郊区的站台,如果你想知道下一辆还有多久到,那么需要用一种机器传统的方式:发短信。


然后,你就会看到第一辆和第二辆车预计还有多久到达了。


在这里,如果公交车师傅在远处看到站台没人,同时也没有乘客预先提示要下车的话,是不停站的,所以请就站在公交站牌旁边,别离太远(如上文站牌那张图,那个影子就是我!当天我就被大巴师傅提醒,下次不要站太远了)。
那么,怎样提前告知你要下车呢?最开始我以为和英国一样,竖立的扶手上会有一个按铃,而这里却是……靠近车窗的一根绳,不知为何,第一次看懂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设计略显清奇,哈哈哈。


大巴
在确定坐大巴从华府到纽约以后,我先在网上查好了现场买票的地方(联合车站),然后到现场购票。其实到了以后才发现,灰狗虽然是我最熟知的,但比较下来,并不是最优选项(班次比较少、价格略高),在问了两三家大巴公司以后,最后选择mega bus。


一张A4纸就是车票,上面写了站台的号码。我是提前几天买的票,也还是担心到时候时间临近来不及找到站台,所以订好票以后就去找到了站台,就在离购票处不远的地方。

坐mega bus,从华府到纽约差不多4个小时,可以在联合车站外带点shake shack,个人觉得味道和纽约的一样,并且,几乎不用排长队。
从纽约回华府,我也坐的大巴。因为是从中国城出发,所以选了一家最方便乘车的大巴公司:东方大巴,怎么说呢,价格很便宜,但是感觉好漫长,基本上花了5个多小时才到。
不过,再一次应证了逛国家建筑博物馆那天的启示:车上一位来自重庆的70多岁的奶奶(看起来像阿姨)坐到我旁边,给我讲了一路在她孤身一人,连一句英文都不会的情况下,独闯纽约的奇遇。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和生活方式,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再勇敢一点呢?

© 本文版权归 Sylvia_Gree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我就是狗熊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15 10:16:48
-
雨过天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07 21:16:28
-
松果家的刺猬🦔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9-08 10:29:56
-
西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8-04 22:57:41
-
雨过天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30 13:21:00
-
Greenfishlov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06 13:36:50
-
看什么看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22 21:42:13
-
乱花渐欲迷人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22 11:47:59
-
JENNY2027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20 14:26:06